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1.选育与选择优良品种。2.控制适宜的环境温度。调控棚温在黄瓜生长适温范围内黄瓜冬季叶片黄化怎么办,如白天温度25~30℃、高温不超过35℃,夜温15~18℃、低温不低于13℃。因此,越冬茬和早春茬生产中应注意增温、保温等。越夏和秋延迟生产中,当光照过强、棚温过高时,可采取覆盖遮阳网或喷洒大棚降温剂等措施。3.科学的光照。(1)掌握合理的定植密度,以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找出近40年来菏泽气温变化的特点及规律,为农业生产和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分析了菏泽多时间尺度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突变性。[方法]利用菏泽地面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71~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年最高最低气温、高温低温日数资料,采用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法、六阶多项式线性拟合法、变异系数法、显著性检验、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的方法分别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近40年来菏泽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6℃/10年;(2)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其中冬季升温最为显著,线性速率为0.54℃/10年,秋季、春季次之,夏季最小;(3)最高气温以0.13℃/10年的线性速率增加,最低气温以0.587℃/10年线性趋势升高,最高气温的增温趋势明显低于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和突变性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变化的特征;(4)高温日数(≥35℃)以1.09d/10年线性趋势增加,低温日数以0.81d/10年线性速率减少;(5)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分别在1993年、1979年、1982年发生了突变。[结论]近40年来菏泽的年、季平均气温、年最高最低气温具有明显的增温趋势。  相似文献   

3.
1956~2009年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北地区89个气象站的逐日地面气候观测资料,采用气象气候倾向率、MK检验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54年来东北地区热量资源要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无论是年平均气温还是各季节平均气温都表现明显的升高趋势,但各季节间气温增幅存在差异,冬季增温幅度最大,为0.49℃/10年,夏季增温增幅最小,为0.17℃/10年;(2)≥0℃和≥10℃积温增加趋势明显,倾向率分别为58.74℃/10年和60.97℃/10年;(3)≥0℃初日平均提前1.98天/10年,终日平均延后0.53天/10年,持续天数平均延长2.34天/10年;≥10℃活动积温初日平均提前1.18天/10年,终日平均延后0.57天/10年,持续天数平均延长2.49天/10年;(4)较1956 ~1979年,1980~ 2009年各界限温度和活动积温等值线在空间上明显北移.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年代际东北玉米冷害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地区产生显著影响,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作物冷害分析研究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方法]利用1981~2010年中国地面气温0.5°×0.5°格点数据集,以各年代东北玉米生长季(5~9月)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之和以及近30年(1981~2010年)各年代月平均气温之和距平等主要气象要素分析东北气候变化趋势,根据《北方春玉米冷害评估技术规范》(QX/T 167-2012)行业标准,进一步对1980s~2010s各年代各等级东北玉米冷害发生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和区划,结合有关东北历史冷害记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东北玉米生长季气候趋暖明显,热量增加,近30年东北玉米各等级冷害发生年数、区域及频率都呈显著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东北几乎每年都有冷害发生,20世纪90年代为冷害发生转折点,年代后段(1996~2000年)冷害年数较前段(1991~1995年)明显减少,到21世纪10年代冷害年数进一步减少,轻度冷害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中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其发生频率也小(0.1~0.2次/年),中度及重度冷害只在局部发生,冷害的显著减少为东北玉米连续丰产增收创造了十分有利条件。[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玉米冷害减少,但个别年份还发生重度以上冷害(如2002、2003、2009年),冷害发生仍具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方法]利用德州市11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4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经验频率法、趋势分析法,[目的]对该市0℃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隔日数、积温变化特征、稳定通过界限温度80%的保证率及其对粮食作物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德州地区≥0℃的初日呈显著提前趋势,增长速率为4.12d/10年,主要集中在2月中下旬;终日有延迟趋势,推后速率为0.27d/10年,主要集中在12月上旬;间隔日数显现出略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4.39d/10年,平均为288d;≥0℃活动积温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增温速率为117.2℃/10年,平均为4 982.5℃。全市稳定通过0℃界限温度80%保证率的初日范围为3月1~6日、终日范围为12月9~17日、积温范围在4 939.7~5 295.4℃之间。[结论]气候变化使当地热量资源增加,夏玉米等作物生长期延长,冬小麦播期有所推迟,返青期、成熟期提前全生育期天数缩短,对粮食作物造成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华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华南地区1960~2011年101个时间序列较长的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累积距平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华南地区光能、热量和水分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华南地区年总辐射量呈现“U”字型变化趋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1960~2011年,华南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019℃/10年、013℃/10年和023℃/10年,温度生长期内≥10℃积温的气候倾向率为767℃/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与1960~1980年相比,1981~2011年华南地区≥10℃积温高于8000℃以上的积温约向北移动了040个纬度,高于7500~8000℃积温约向北移动了025个纬度,高于6 500~7 500℃积温约向北移动了015个纬度,这将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产和种植。同时,近52来年均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38mm/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与全国降水量分布呈一致性。1960~2011年,华南地区光能、热量和水分等农业气候资源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农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作物生长期延长,生长季热量增加,种植界限向北、向高海拔扩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野生太子参实生地的生态因子,在贵州省寻找适于太子参生长区域,为太子参在贵州省的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找野生太子参标本,寻找太子参实生地,应用Arc GIS从气候栅格数据库(年均温、3月平均温、7月平均温、1月平均温、湿度、年降水量、日照)、土壤数据库和100hm~2的地形栅格数据库中采集野生太子参实生地生态因子数据420组;以此为依据,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系统(TCMGISⅡ)分析贵州省被栅格化的生态因子值,并从中寻找与实生地生态因子相似的区域,作为太子参在贵州省的适生区域。[结果](1)太子参实生地生态因子范围:年均温7.3~21.4℃;3月平均温-6~12℃;湿度58.8%~82.1%;日照991~2 646h/年;年降水量556~1 410mm;7月平均温8.9~27.1℃;1月平均温-11~7.6℃;土壤为暗棕壤、紫色土、棕壤、酸性粗骨土、黄棕壤、粗骨土、暗棕壤、黄红壤、黄棕壤、暗黄棕壤、褐土。(2)在贵州省找到的相似度为80%~100%的适宜太子参种植区域。[结论]威宁、赫章两县作为最适种植区;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县、纳雍县、织金县、毕节市、普定县、大方县、贵阳市、平坝县、清镇市、修文县、黔西县、安顺市、正安县、金沙县、绥阳县、六盘水盘县、六枝县作为适宜种植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文章研究2007—2016年10年山东德州的耕作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和近50年来的气候突变情况。[方法]根据2007—2016年山东德州地区10个县、市、区,1967—2016年德州市德城区夏玉米生长季(6—9月)耕作层5cm、10cm、15cm、20cm平均地温,及同期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诊断方法。[结果](1)近10年德州地区各县市夏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平均地温、各月平均地温大部分呈上升趋势,临邑、夏津两县各土层均呈下降趋势。各层上升幅度最大值均出现在齐河,为233~280℃/10年。(2)同时段的地温高于气温,地气温差均为正值,5~20cm温差范围分别为11~20℃、10~17℃、08~15℃、06~13℃,各层地气温差最大的是庆云、宁津,最小的是武城。浅层地温与气温的变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近50年来,各月平均地温都出现了一次显著的波动。6月份5cm、10cm平均地温在2004年发生了气候突变,7月份10cm平均地温在2005年发生了气候突变,8月份5cm至20cm平均地温在1981年均发生了气候突变。[结论]以上各月浅层地温气候突变前为相对偏冷期,突变后为相对偏暖期。该地区夏玉米生长季期间耕作层地温的上升,有利于夏玉米根系生长和充分吸收深层养分、水分,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有利于夏玉米提高产量,降低生长季后期其他气象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依据湖北省1961-2012年近52年来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线性倾向、Mann-Kendall、小波分析法对极端气温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年极端最高气温呈现弱增温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趋势远大于年极端最高气温,增温倾向率为0.556°C/10a;年极端最高气温在1994年发生突变,年极端最低气温在1986年出现突变且存在11a和6a周期;空间上,大部分地区极端最高高气温呈弱下降趋势,极端最低气温则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空间差异明显。全球变暖和地形因素是造成极端气温差异的可能因素,局部地区的极端气温变化和城市化水平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运用IPCC(2006)提供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计算得出2000~2014年我国及30个省域的一次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并对全国和各省的碳排放量变化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运用扩展的Kaya模型和LMDI因素分解法,将2000~2014年全国的碳排放分解为人口效应、经济增长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并对每一种效应进行详细分析。最终结论:(1)我国2000~2014年间的一次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一直在不断地升高,碳排放形势堪忧,需采取更强力的措施来促进节能减排;(2)全国不同省域之间的排放量差异不断扩大,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几个排放大省;(3)驱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其中前者对碳排放起拉动作用,而后者是抑制作用。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减缓碳排放增长,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1.
1961~2013年菏泽0cm地温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3年菏泽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3年菏泽0cm地温的变化趋势以及与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水汽压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53年来,菏泽年平均地面温度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22℃,冬、春季节的升温对年平均地面温度的升高有主要贡献;年平均地面最高温度呈弱上升趋势且春季显著趋暖、夏季趋凉,年平均地面最低温度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且冬春季节趋暖;平均地面温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显著趋暖,地面最低温度的趋暖在平均地面温度的趋暖中起主要贡献;年平均地气温差呈递减趋势,秋冬季节地气温差减小,不利于近地层污染物的扩散,致使菏泽秋冬季霾天气出现多,空气污染加重;近53年来,降水量减少、水汽压极显著增大,导致菏泽地面温度极显著升高,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对地面温度升温趋势有弱的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揭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典型地区不同特征气温的变化规律。[方法]基于1960~2015年间的观测数据,综合线性回归、距平、小波和重标极差分形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探讨淮河流域气温变化的过程、趋势与周期特征。[结果](1)年平均气温、春、秋、冬季气温总体都呈上升趋势,但夏季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且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不同气温都存在明显的升高趋势。(2)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最低气温上升幅度大于最高气温,而气温年较差为波动减小趋势。(3)年气温、春秋冬季气温存在较显著的2年、3~5年左右短周期,而夏季气温无明显周期规律。(4)未来气温变化趋势上,年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不同季节气温仍将呈升高趋势,而气温年较差仍继续呈减小趋势。[结论]1960年以来淮河流域不同特征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显示了气候变暖的区域影响效应,但气候变暖对气温偏低季节的影响更偏大,且未来流域气温仍将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冬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黄淮海区是我国第一大冬小麦主产区,研究选择黄淮海区为研究区域,首先运用线性倾向率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区近50年来太阳辐射量和平均温度在全年和冬小麦生育期两个时段内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运用AEZ模型计算了黄淮海区各气象站点的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辐射量和温度变化对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淮海区全年日均太阳辐射量和生育期内日均太阳辐射量均表现为减少的趋势,且全年日均太阳辐射量减少幅度较大;(2)黄淮海区年平均温度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而冬小麦生育期内平均温度的上升趋势极不明显;(3)黄淮海区冬小麦生育期内太阳辐射量的减少和平均温度的降低是导致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宁夏银川地区1961-2015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明确了酿酒葡萄生长季内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主要农业气候因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演变特征。[结果]近55年银川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起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显著推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间显著增加,每10年分别增加97.6℃和2.6d,尤其是1995年后积温出现了明显增加。近55年酿酒葡萄适宜的放条出土时间提前,可能的生长季呈显著延长趋势,生长季内热量资源显著增加。近55年酿酒葡萄全生育期内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生育期内日较差均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但在酿酒葡萄适宜生长范围内。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显著增加,每10年增加0.28℃,不利于酿酒葡萄优良品质的形成。酿酒葡萄采收前1个月(9月)降水量及降水日数表现为增加趋势,对品质形成不利。不同级别霜冻及越冬冻害发生频率有所减少。[结论]热量资源增加为晚熟品种的成熟提供了保证,但是霜冻及越冬冻害依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河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风电基地,研究河西地区风速、有效风速时数、有效风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为风能资源的开发提供基础参考。文章基于1958~2012年河西地区13个气象站月、日值平均风速,月平均(最低、最高)气温数据,采用M-K非参数检验法、 IDW插值法等对近55年风能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年平均风速自西向东递减(-1.25~-7.04);各季风速减幅春季>夏季>冬季>秋季,不同站点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各月平均风速4月最大(3.5m/s),除乌鞘岭、马鬃山外,各站均呈减小趋势;有效风速时数分布高海拔地区>走廊西部>走廊东部>走廊中部,年、季节有效风速时数以减少趋势为主;河西地区多年平均有效风能空间分布高海拔地区>走廊西部>走廊东部>走廊中部,年有效风能除乌鞘岭增加外,其他站点均为减少趋势,减幅为走廊西部>走廊东部>走廊中部。河西地区气候变暖特别是平均气温的显著升高及大尺度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化是平均风速和有效风速时数减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揭示全球变暖对云南省橡胶林适生区的影响,为云南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及支持。方法 文章以云南省橡胶林物种分布数据,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变量数据为基础,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确定对云南省橡胶林分布有显著影响的主导环境因子,分析当代气候条件下云南省橡胶林适生区的分布特征,并预测未来气候变暖对云南省橡胶林适生区分布的影响。结果 (1)对云南省橡胶林分布有显著影响的主导环境因子共5项,以12月平均最高气温(51.2%)居首,其余4项依次为5月平均降雨量(10.2%)、年降雨量(9.4%)、坡度(8.8%)、1月最低气温(8.5%)。(2)云南省橡胶林适生区集中分布于西双版纳、德宏和临沧等地区,红河、普洱和保山亦有零星分布,总适生区约占云南国土面积的5.32%,且总体上,高适生区(1.44%)居中,其外侧环绕中适生区(1.25%),再外侧环绕低适生区(2.63%)。(3)RCP4.5、RCP8.5情景下,云南省橡胶林总适生区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分别达到云南国土面积的13.96%、19.04%,高排放情景下的增幅更加明显。(4)两种排放情景下橡胶林总适生区的质心均沿西南—东北方向,向海拔和纬度更高的无量山、哀牢山方向迁移,且高排放情景下迁移距离更远。结论 气温变化对云南省橡胶林适生区分布影响显著,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橡胶林适生区面积趋于更大,且质心朝着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移动。在考虑气温作为主导因子的情况下,橡胶林的种植区可进一步向高海拔、高纬度区域扩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对植被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扩张等人类活动对植被初级生产力的间接影响,以赣江流域为例,探究了2000-2015年十五年里城市建成区变化情况,并从整个流域与城市两个尺度分析2000-2015年赣江流域植被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建成区面积与降水、气温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5年赣江流域植被初级生产力除部分建设用地地区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非建成区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297 d/km2。在城市尺度上,随着建成区面积的增大,城市植被初级生产力也随着不断上升。另外,研究表明,气温与降水等气象因子对城市植被初级生产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周期对环境变化敏感,研究农作物生长季长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对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在区域尺度上卫星遥感是揭示作物生长季长度时空特征的有效手段,但遥感数据须经地面观测校正才能更准确反映作物的真实生长状况。该研究以黑龙江省水稻生长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气象参数、遥感数据和地面站记录数据之间建立转换函数的方法,将站点观测的水稻生长季数据在空间上外推到站点以外区域,实现地面观测数据由点到面的扩展。结果表明:(1)仅包含积温因子的模型优于同时考虑积温和降水的模型;(2)利用模型校正后的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季长度,在空间上存在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延长的趋势。该研究为区域尺度农作物生长季长度观测数据的融合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农田土壤水分监测农业水平衡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51—2017年辽宁省各气象监测站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辽宁省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以及蒸发量的影响因子。[结果]辽宁省蒸发量以及气候倾向率地域分布特点是自西北向东南递减;3—8月蒸发量明显减少,是年蒸发总量减少的主要贡献时段;9月至翌年2月呈弱增加趋势。春夏季明显减少,秋冬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年蒸发量倾向率为-22.98mm/10年,并在2002年气候突变,突变之后平均减少159mm。辽宁西北部丘陵区减少趋势最显著,气候倾向率为-30.90mm/10年;中南部平原沿海区气候倾向率为-19.33mm/10年;辽宁东部山区减少趋势不明显。平均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风速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蒸发量的贡献率达到85.8%。[结论]辽宁省蒸发量时空分布差异性明显,东部、中部、西北部3个不同气候区,各区蒸发量变化特征不同;蒸发总量的减少,其各月变化不同;因此,在研究农田水分平衡、水循环、水资源评价时蒸发量的时空分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