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边贸现状及走势林明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界线长达4060公里。8个地州27个县市位处边境,有9个国家级口岸、8个省级口岸和84个边民互市点。自1985年边境贸易复苏以来,云南边贸如鱼得水,迅速发展。“八五”时期,边贸进出口总值达133....  相似文献   

2.
云南边境贸易的转型与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超 《开放导报》2001,(8):17-19
云南是中国的边境地区,而云南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又是中国最前沿的边境线,边境贸易历来对云南本身和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生存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949年以前,为什么在不出产棉花的云南竟然能够建立两个纺织厂,其翻天覆地的一条就是那时的云南经济与边境贸易密切相关,通过边境贸易建立了云南与南亚、东南亚经济间的密切联系,获得了在那片区域出产的长绒棉,支撑起了云南的纺织行业。而计划经济时期,边民互市的活动使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相对内地的人民更丰富。而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边境贸易,使边境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获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边境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因为边贸的迅速成长,与内地的发展差距大大缩小。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家对边贸政策的大动作调整,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云南的这些边贸地区进入了一个因边贸转型需要进行重大调整而可能带来的艰难阶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以出口贸易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相对不足的是,边贸出口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漫长的边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边贸出口体系,这与蓬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极不相称。因此,认识边贸出口的战略地位,明确边贸出口的主攻方向,探索边贸出口的现实途径,对于扩大我国产品出口,壮大外向型经济阵势,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发展边贸出品的战略地位1、边贸出口是对外开放的组成部分。我国不仅有20000多公里的国境线,而且与欧亚14个国家毗邻接壤,这在世界上为数极少;在国内涉及到9个省和自治区,占全国省级行政区划近三分之一,面积和人口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了解昆明如何迎接西部大开发,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记者对经济学者出身的昆明市副市长雷晓鸣进行了访谈。记者: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后,西部各省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据了解,云南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是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在这个行动计划中  相似文献   

5.
区内动态     
《广西经济》2014,(9):6-7
正观点人民币区域化和面向东盟的金融创新需进一步提速。——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王纬表示,农业银行与东盟国家100多家金融同业开展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合作。在广西、云南等边贸区域,农业银行拥有20多年的人民币跨境结算经验,诸多特色金融产品为边境地区客户提供了高效跨境金融服务。广西等中西部地区有后发优势。——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西部是后发展地区,有着后发展的优势,如可避免走先发展地区走过的弯路。新加坡企业发现,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缅经贸合作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双方的经贸合作。据介绍,中国国务委员吴仪前不久在云南考察时,十分重视开拓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市场,专门听取了云南边贸情况汇报,还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对云南边贸给予政策倾斜。缅甸政府也很重视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其国家领导人把同中国的关系放在其对外关系的首位。这是进一步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二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刚刚加入东盟,对东盟寄予厚望的缅甸,转而寻求同中国的合作,急于加快双边贸易、转口贸易的发展,吸引中国企业投资。据了解,缅…  相似文献   

7.
本期聚焦     
云南是大西南通往东南亚的门户。加快对外开放步 伐,发展边贸,搞活云南经济,是云南当前最紧迫的任 务。云南对此在思路和对策上有什么选择,请看本期 首篇:加快云南对外开放步伐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8.
按照市政协制定的“关于黑河边境经济贸易调查、视察的实施方案”,在市政府的协助下,由驻黑河的省、市部分政协委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于1993年10月14日,对黑河市边境经济贸易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组首先听取市边贸局关于我市边境经济贸易开展情况的汇报.然后召开了黑河边贸企业、外驻黑河边贸企业领导座谈会,边贸企业效益分析座谈会,边贸内外部环境及发展趋势、对策分析研讨会和联检部门座谈会,与20多个部门100多位经贸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了解和座谈。通过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市边境经济贸易发展情况,分析了遇到和存在的实…  相似文献   

9.
师闻 《中亚信息》2009,(8):13-15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位内地媒体记者来到阿拉山口采访。肆虐的大风,让这位记者体会到了边境环境的艰苦。他说,即便月工资上万元,也绝不来这里工作。如今,阿拉山口已发展成一座功能齐备、生活便捷、环境优美的口岸城市,每年都有数百名青年愉快地来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座城市的崛起,与新疆边贸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南边贸日渐蓬勃本刊讯昔日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西南边境地区已经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边境贸易带。在桂、滇、藏86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如今已建立了10多个边境经济开发区,开放了40多个边境口岸和上百个边贸点,去年边贸总额已达50多亿元,比上年...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三年云南边贸情势述评林明在云南外向型经济舞台上扮演主角的边境贸易,1993年再呈快速发展势头:实现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出口2.5亿美元,进口1.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7%和8.3%。云南边贸自1985年复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最近在仰光同缅甸商业部长比松准将和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府部长埃布尔准将举行了会谈,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关系。石广生部长在会谈中说,中缅边贸已成为两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只要各自政府为边贸提供方便、加强管理和作好边贸的服务工作,中缅边贸定会有更大的发展。他表示,中国政府支持有实力的中国公司赴缅甸投资。比松和埃布尔在会谈中表示,为了促进边贸的进一步发展,缅方计划增开边贸口岸,并在时机成熟之时同中方签署银行结算协定。他们表示,欢迎中国公司前来缅甸投资办厂。中国拥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陕西省提出了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为了深入了解陕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为西部省份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决策依据和生动样本,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晓光,他对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最近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各边贸口岸进口货物大量积压。据对我国最大的边贸口岸黑河市的统计表明,黑河市就积压价值8亿元的进口货物,进口商品积压金额几乎与同期各家专业银行的边贸货款总和持平,各主要边贸公司的仓库都货满为患,从而使各边贸企业效益滑坡,资金周转困难,有的甚至破产。类似的情况在新疆、云南、广西的边贸口岸也大量存在。 造成边贸进口货物积压的主要原因是: 一、缺乏健全的国内市场销售体系。长期以来,由于各边贸企业只注重进货,忽视销售市场,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与边贸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国内销售网络,进口商品不能及时进入市场,造成进口商品积压;  相似文献   

15.
贸易与金融     
近几年,云南边境贸易发展迅速,边贸出口商品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从各口岸商检机构反馈的信息资料看,边贸出口商品在质量上仍存在很多问题。 去年云南商检机构共检验边贸出口商品10736批、货值16.37亿元人民币。其中不合格商品276批、货值2646万元,批次和货值合格率分别为97.43%和98.38%。其中有些商品经返工整理和外商确认后,达到出口要求,准予出口;还有一些商品经返工整理后仍不合格的,未予放行。  相似文献   

16.
吕彦青 《魅力中国》2011,(21):140-14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那么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呢?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对于从事大众传播的记者、编辑要充分了解并掌握现代网络传播方式、功能,使其成为工作的帮手和辅助手段,但它绝对不能代替记者的一线采访.  相似文献   

18.
穿过云南4060公里的边境线,通过境内外人贩子的勾结,越来越多的缅甸等外籍女子被拐卖到中国。 她们为什么会被拐卖?“买家”是谁?人贩子如何分赃?被拐女子怎样被解救?拐卖团伙又是如何被公安机关抓获的?2009年12月下旬,《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远赴中缅边境,对公安机关掀起的硝烟正浓的打击拐卖战役进行跟踪采访。通过调查,跨境拐卖妇女这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9.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经常运用的访问技巧和访问艺术,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包括: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针对采访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缩短和采访对象的距离;如何做笔记和记录;尊重所有被采访者等几个方面。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艺术地运用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20.
穿过云南4060公里的边境线,通过境内外人贩子的勾结,越来越多的缅甸等外籍女子被拐卖到中国。 她们为什么会被拐卖?“买家”是谁?人贩子如何分赃?被拐女子怎样被解救?拐卖团伙又是如何被公安机关抓获的?2009年12月下旬,《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远赴中缅边境,对公安机关掀起的硝烟正浓的打击拐卖战役进行跟踪采访。通过调查,跨境拐卖妇女这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