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住房金融也就愈加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文章通过对国外几种典型的住房金融模式的分析比较,从中得出有益于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6.
7.
保证作为一种广泛运用的贷款担保方式,在业务发展和业务竞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保证贷款本身的特殊性及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其频频出现风险,且受偿情况并不理想。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保证贷款风险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
住房信贷“发展瓶颈”与个人信用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消费信贷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住房消费信贷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增加个人信用制度供给是发展住房信贷的突破口。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制度面临着公民信用记录缺失,信用法规不完善,社会氛围不够等缺陷,因而应从设置信用局,加速立法,完善配套制度入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天津近几年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要改善住房的需求愈加的强烈,但同时房屋价格的快速攀升,造成了百姓的购房款总额高于百姓的现有流动资金的支付水平,有了融资购房的意愿,给住房信贷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对天津市住房市场进行基础上,提出了住房信贷新的策略方式,提出了几种针对不同人群的还款方式和新的融资模式,希望给住房信贷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已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该<解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对房屋买受人的保护,规定了大量经买受人申请法院应予支持的合同无效、解除或被撤销的情形,因而对于减少商品房开发商侵犯买受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解释>中确定了两个合同效力的关联性,即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解除或被撤销均可导致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解除,从而使得银行的住房担保贷款风险大大增加.在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今天,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各商业银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14.
农业银行孝昌县支行课题组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2,(8):55-56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客户群。当前,如何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特别是信贷支持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下面,笔者将在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己之见。一、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一)银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制约。1.各商业银行贷款权限的上收。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在县级区域大力撤销机构的同时,对贷款的审批权限也一收再收。这种贷款最终审批权的上收,一方面造成基层商业银行重存轻贷,对发放贷款没有积极性,致使许多好的中小企业被银行自身因素制约而排挤在外;另一方面贷款审批手续严、环节多、时间长、费用大,虽说这种审批程序规范性强、风险性小,但其低时效性、高成本性和"衙门"作风都与中小企业的强时效性、低利润及高效率性极不协调,影响了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或者说限制了中小企业贷款。 相似文献
15.
16.
美国的住房抵押信贷及风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大规模发展 ,美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住房抵押信贷市场运作体系 ,信息迅速准确 ,管理严格 ,经营规模庞大 ,业务品种齐全 ,服务手段多样 ,产品流动性高 ,融资工具有效 ,支持性机构和基础设施完整配套。如今 ,住房抵押贷款已成为美国银行业的一大重要业务领域 ,它通过推广“自购住房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社会理念 ,带动住房业长盛不衰 ,并使美国拥有住房的人口达到了 6 5 %的较高比例。 一、美国住房抵押信贷市场 美国住房抵押信贷市场的发展 ,一直和美国住房交易市场的壮大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方面 ,活跃的住房交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住房信贷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其对于宏观经济及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影响也值得我们注意。在发达国家,住房消费信贷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高达20%~40%,而在我国这一比例还只是个位数。在我国,由于当前市场发展程度的局限,特别是由供需矛盾导致的土地绝对稀缺性和局部垄断性。 相似文献
18.
19.
投资信贷、生产流通信贷和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三大领域。过去建设银行主要是发展第一领域(投资领域)业务,并将其发展成为建设银行的传统和特色业务,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影响,这个领域我们要继续巩固发展。在80年代初期,我行着手发展第二领域(生产流通领域)业务,即在生产流通领域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这是我们吃了很多的苦头以后,总结出来的一项经验,以前仅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信贷,项目建成投产后,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