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鉴成 《科技和产业》2021,21(2):151-156
煤炭行业税收负担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测算,煤炭行业的税收结构中增值税等间接税占比较高,而企业所得税占比相对低.在对煤炭行业税收负担进行测算并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前后的增值税税负和总税负进行对比后发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煤炭行业的税收负担,但是随着资源税的从价计征和环境保护税的开征,行业税负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攀升.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煤炭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承受国家税收的状况或度量,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分配数量关系。在考察税收负担水平时,我们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从宏观方面看,就是把税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或者说考察整个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水平,这种反映一国总体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我们把它称之为宏观税负。宏观税负的高低,表示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集中程度的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宏观税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文  董静静 《山东经济》2009,25(1):87-95
宏观税负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GDP构成、产业结构等经济因素;税种构成及税率的确定、税式支出政策、非税收入所占比重等税制因素;政府职能范围;税收征管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对我国1985年以来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人均GDP与我国税收收入绝对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是引起宏观税收负担变化的重要原因;间接税占税收收入的比例与宏观税负存在正相关关系;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与宏观税负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弹性系数大于1。  相似文献   

4.
1927~1936年中国宏观税负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宏观税负体现了一定时期内一国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能力,传统的观点认为我国近代时期税收负担沉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我们利用拉弗曲线对1927~1936年间的最佳宏观税负进行了测定,然后与当时国民经济所承受的实际税负进行对比,得出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5.
李广舜 《山东经济》2008,24(5):121-124
税收负担既影响微观经济活动,又影响宏观经济发展,同时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物业税是对土地和房屋等不动产在其保有阶段征收的一种税,要求所有者和承租人每年缴纳一定的税款。从物业税的税收负担与政府经济的关系来看,税收负担水平的高低,直接涉及政府的收入规模,从而影响政府的活动范围和经济的规模。本文从对税收负担的理论评价入手,进而分析物业税开征前后的税收负担、全国统一物业税的负担,最后对不同辖区不同税率的税收效应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虹 《天津经济》2007,(10):63-65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其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即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在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税收负担的轻重直接关系到企业实得利益的多少。因此,企业应全面调整财务管理决策,尽量降低税负,取得最大化的税收收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走势,观察了房地产行业的税负状况,提出假设:在我国税收总量不减少的大前提下,是否可以同时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提高、房地产行业税收负担降低与保持税收公平效应这三个目标。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均衡计算得出,这三个目标如同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一样①,最多同时实现其中两个。最后本文解释了所得结论的现实意义,并结合我国的经济走势及房地产政策变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税负过重,还是税负不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我国的税收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3倍的速度增长,税收增幅连续几年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引起了一片减税的呼声。但是从实际的税收负担水平分析,我国目前并不存在减税的空间。税收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税负过重,而是税负不公平,所以现阶段不应该实行减税的政策,而是要改革税制,促进税负公平。  相似文献   

9.
《管子》中关于税收负担方面的内容较多,包括国家控制税收负担的重要性以及采取的各项政策和手段等,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税收负担理论体系。其税收负担理论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今天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蒙萍 《中国经贸》2014,(11):186-186
税收负担一直是我国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其关系到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对我国税收负担的研究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目前我国税收负担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必要的分析,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角度出发对我国目前税收负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快讯》2014,(7):82-82
近日,有学者称我国已经迈入“人均万元税负阶段”。此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随之引起了中国人税收负担高不高等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有学者称我国已经迈入"人均万元税负阶段"。此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随之引起了中国人税收负担高不高等一系列探讨。公众由"人均万元税负"引发的焦虑和讨论,其实是一个概念误读。"人均万元税负"并不等同于每个公民年缴税额,而是衡量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表述。宏观税负,通常以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税收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NI)的比例来表示。宏观税负的经济内涵,显示了一国政府为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04,(11):63-65
税收既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十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税收负担是否合适、是否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税收政策制定和税收制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为此,需要对我国的税收负担状况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正确  相似文献   

14.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对其涉税事项的预先安排,以非违法为基本原则,以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延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标的理财活动。狭义的税收筹划指合法的节税和非违法的避税,广义的税收筹划还包括税负转嫁和涉税零风险。  相似文献   

15.
魏超说,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分内外资两套税制。由于标准不同,使得实际税负差别很大。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内资企业法定税率33%的税收实际税负为22%左右,几乎是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11%)的一倍。目前中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不统一,导致税收负担不公平。考虑到我国税前扣除项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宏观税负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云 《特区经济》2005,(3):182-183
一、宏观税负及其度量指标 宏观税负,又称宏观税率,是指一国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税收总额占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即国家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所集中的价值总额及其比率,反映了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及财政功能的强弱。西方国家税收收入占政府收入的绝大部分,计算税收收入就能比较客观反映税收负担的轻重。而我国则不一样,政府收入中除了税收收入外,还有预算外、制度外收入,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扩大农村需求,有利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增加农民收入的众多方法中,笔者认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当前最必要最直接的途径。本文在分析农民负担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规范税收负担和减少税外负担两个方面探析为农民“减负”的举措。 一、农民负担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民负担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概括地讲,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在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无偿付出。具体地看,包括税收负担和税外负担两种。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1978-2004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锋 《亚太经济》2006,(2):114-117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1978-2004年福建省的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税收负担水平比较低,税收变动与经济变动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税收变动对GDP变动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今后税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吉赟  王贞 《南方经济》2019,38(3):17-35
文章以税务稽查系统的改革-"金税工程三期"作为政策实验,利用上市公司2006-2016的年报数据,在双重差分模型下研究了"金税工程三期"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工程三期"上线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显著下降。进一步探讨内在机制,发现"金税三期"提高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负担率,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金税三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非创新型企业和现金流不充裕的企业中,并且与"金税工程三期"试点版相比,"金税工程三期"优化版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更大。这表明,税收负担的加重会阻碍企业创新,政府应当适当减轻企业税负负担,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1978-2004年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1978-2004年福建省的税收负担和税收弹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税收负担水平比较低,税收变动与经济变动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税收变动对GDP变动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今后税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