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美携手推动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取得积极成果。但拜登政府视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主导地位的主要对手,持续施压以期让中国承担更多不合理减排责任,以及中美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矛盾趋于尖锐,使中美在气候领域的竞争性日趋突出。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道义力量趋弱,联邦气候立法仍未获得实质性突破,主要盟友不愿放弃各自气候政策的独立性,这些因素使得美国对华气候合围策略难见成效。美国推动修订《巴黎协定》有关条款以改变关于减排行动的核证、遵约等安排,强化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或企业的201、301、337调查,将气候议题纳入未来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调整进程,意图都在抑制中国。展望前景,中美气候合作在未来拜登政府议程中紧迫性或降低,中美气候领域分歧或加剧,虽然控制疫情、振兴经济等现实利益考虑也使美国回归并维持更为务实的对华气候合作政策,但是中美双方应着意培育、引导、强化合作倾向,为维护中美气候合作势头增添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2.
杨瑞龙、周业安同志在《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一文(《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期,以下简称杨文)中提出了利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创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命题。对此,笔者有一些不同看法。鉴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以求得在企业理论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和一致。一、“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不能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杨文在文中十分推崇“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据就是它能解决由政府的“廉价投票权”所引起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建立在…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产业集群发展与治理已成为引领湖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关键。目前长株潭产业集群治理存在资源消耗大、关联效应弱、根植性不强、相关和支持产业发展滞后和政府引导误区等问题。为提升长株潭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推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围绕产业布局调整、企业之间的合作网络构建、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长株潭集群治理策略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淡化国与国之间的地域界限,呈现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跨国一体化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涉及中国和东盟十国的跨国经济合作区域,如何在该区域内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网络是在新经济形势下提升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结合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并从技术创新网络平台、创新制度保障、创新网络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姚景源 《董事会》2007,(2):22-24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是由经济学界部分有识之士在京共同发起设立的学术沙龙。“中国经济50人论坛”聚集了具有国内一流学术水准、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并且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吴敬琏、樊纲、林毅夫、胡鞍钢、周小川、李剑阁、刘鹤、楼继伟、龙永图、张维迎等著名经济学家。从本期开始,本刊与“中国经济50人论坛”合作,开辟《长安讲坛》专栏,刊发他们对中国经济问题及政策建议研究的新成果和思想,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6.
环境治理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是单个企业的末端治理,也可以是具有纵向关系的企业间合作治理。后一种环境治理组织方式在激励机制、节约信息成本和治理成本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环境治理和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借助交易费用理论.从供应链的视角考察具有纵向关系的企业间合作环境治理的组织形式与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供应链上环境治理的驱动者与驱动方式的选择问题。分析表明.面向供应链的环境政策是末端治理政策一个很好的补充与替代。但面向供应链的环境政策必须能够降低供应链上企业环境治理的交易成本.并依据纵向关系或供应链的组织特征而有所差异.才能提高企业问协调环境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2021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元年,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规划强调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在对抗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企业运营在线化、数字化得到了加速发展.而财务工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5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对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国家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不应仅单纯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合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多重稳定均衡,从而实现善治的治理目标.文章以国家治理的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国家治理的逻辑和模式论证了现阶段我国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财政学的视角提出了我国实现有效国家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观点集萃     
胡锦涛:审慎稳妥把握刺激政策退出时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6月27日在20国集团领导人多伦多峰会上讲话时表示,要审慎稳妥把握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节奏、力度,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并表示,要确保20国集团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在这篇题为《同心协力,共创未来》的主旨讲话中,胡锦涛就推动世界经济尽早进入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提出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浪潮和网络组织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子公司定位由传统科层范式向网络范式演化。本文在对子公司定位的演化路径、动因和理论根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当前定位转变对跨国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挑战和企业相应的变革对策。文章最后对新时期中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和中国跨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系契约与企业网络转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系契约是企业网络形成和运行的微观基础,它有两条形成途径:一是由专用性资产而形成的双方依赖.二是动用个体社会资本而锁定双方的关系。相应地,企业网络可分为契约型和关系型两大类。关系型企业网络是中国转型经济的特征,家族企业及其网络的发展和寻租性企业网络的大量出现是转型期的必然现象。关系型企业网络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独特的家族文化。经济转型要求企业网络从关系型向契约型转变,实质就是从关系治理向契约治理的转变。为此,必须从产权和日常管理方面加强对家族企业和国有仓、止的管理。尤其要着力培育宏观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2.
The dominant activity in telecom reform is now shifting from policy development to implementation. This is a more difficult task that depends heavily on competent, independent regulation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 speed up in the remaining steps to complete full institutional restructuring is needed, including clarification of the roles for national and regional regulation and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New national regulators must rapidly establish transparent participatory processes and decision criteria to minimise uncertainty and enhance credibility. Experience to date indicates that competition in reality may be a more limited instrument of policy than it has been in theory, and the goal of a global universal service will remain elusive unless given a higher priority in policy and practice. Telecom reform is leading to increasing integration of telecom with other sectors of the economy, and telecom policy with broader economic and social policy. Telecom networks are providing the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 which in turn are rapidly becoming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the 21st century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s. For the future, telecom policy and regulation must facilitate knowledge network development in new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 and societies. This raises a question of whether telecom regulation should assume a more proactive role in facilitating new network service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public sector.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也在逐步加大,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非和谐的社会经济问题。当前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文章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来研究政府应当采取何种区域干预政策,以促使我国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并提出有关建议:强化增长极与周边环境关联度的政策意识;制定新增长中心建设与原增长极产业转移的宏观政策;实施政策性诱导为主的政府干预政策;构建“特色增长极”的区域经济策略;制定激励性的区域干预政策。  相似文献   

14.
以中朝两国政府出台的振兴规划为切入点,立足于两国政府的地区发展战略,通过对中朝两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比较.分析建立两国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可行性与障碍性;立足于两地的比较优势,总结了两国开展跨境经济合作的优先领域与有利因素:基于我国财政政策理论探讨中朝两国政府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模式、实施途径以及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新常态和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加快实施京津冀绿色创新战略,促使EKC现实拐点尽快形成,是解决京津冀经济转型升级与环境治理双重困境的关键路径。本文深入分析了京津冀绿色创新系统协同度的动态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从经济政策与环境政策的融合、创新政策与环境政策的融合以及绿色创新支撑要素的区域合作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治理机制与企业网络的规模:嵌入性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网络的规模直接影响着一国产业的竞争力。本文以能够使成员企业合作激励达到最大的自由交易的概率衡量企业网络规模的大小.运用随机图表示企业网络内部的关系结构。通过博弈分析研究了企业网络规模与网络治理机制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的规模是由合作的张力决定的.当企业单纯依靠网络成员之间自发的嵌入关系维持相互间的合作时.网络规模只能在较低的水平上达到均衡。要想从根本上扩张企业网络的规模。必须引入外部治理机制。我国当前推动企业网络的发展。重点应放在强化外部司法惩罚机制上。  相似文献   

17.
中原生态经济区强调同时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侧重相互合作与整体利益,突出资源的节约共用与可持续发展,是工业系统、交换系统、社会网络、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物质空间建设,其健康运行需要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治理、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工业网络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It is a widespread perception that the role of contract in Chinese society is limited because obligations often derive from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t is not clear how Chinese managers view the governance and importance of contracts when they deal with foreign counterparts in their joint ventures. To addresses this issue, this study proposes and verifies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interpartner contracts in a setting of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JVs). Extant research on IJVs has extensively examined IJV performance but inadequately assessed how this performance is influenced by contractual design. Our analysis of 114 sample IJVs in China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an IJV contract includes four dimensions, namely, issue inclusiveness, term specificity, contingency adaptability, and contractual obligatoriness. Each of these dimensions is validated to be important to IJV formation, interpartner cooperation, and process efficiency as perceived by Chinese managers working in IJV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