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自由与可持续经济增长:中国的检验(1978—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模型框架内,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自由及其增量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越自由,越有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经济自由不仅直接对经济增长率产生影响,同时也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途径产生间接的影响。分指标检验结果发现,贸易自由、城乡人口流动自由、金融自由和非国有化都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率,而通货膨胀、税收负担和地方政府干预则不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同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方法表明,中国的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这使我们认识到推进经济自由并不是单纯的制度建设,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内在耦合的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人口转变、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人口出生率、劳动力占比、人口增长率、少儿抚养比、老人抚养比等人口变量对人均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不一致,说明了人口转变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冲击处于一定的转折期,但是技术进步可以弥补这个阻碍作用,起到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此外,东部省份除了广东和福建之外对人均经济增长的作用均为负值,并且2004年是人口转变、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的转折点.这意味着中国东部省份的产业转型和经济方式转变已经非常关键,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要注意推进产业转型和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韩国金融危机是宏观危机与微观危机的切合有人乐观地认为,亚洲金融危机即将划上句号,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根据韩国财政经济院向IMF列具1998年经济改革修正大纲预计,1998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CDP)增长率为1%,低于1月初设想的1%~2%,同时,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可能性依然存在;1998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全年通胀率可能达到10%左右;由于货币贬值以及失业率显著上升的负面影响,1998年财政预算预计为0.8%GDP的赤字预算。这与近30年来韩国创造的年均8.2%的增长率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由此可见,韩国金融危机化解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4.
由于模型构建和变量度量的主观性,我国学者通过扩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来直接计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一个可行的方法是首先检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再通过协整性检验对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代表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投资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1952年~2007年的宏观数据为基础,利用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估算并分析了我国1952年以来55年的TFP增长率。发现建国以来,我国的TFP增长率波动较大且水平较低;从1952年-2007年间,平均TFP增长率仅为1.48%,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也仅为18.4%。这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增长质量较低;同时分析自1992年以来,我国TFP增长率下降的原因,认为进一步的推进改革,消除降低经济效率的体制因素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一边仍是全球最高的经济增长率,另一边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已是身陷寒冬、叫苦不迭,这成了中国企业特有的一种现象,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中国企业的"中国现象",这种现象昭示了什么呢?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虽然是连续9个月下滑,但仍然是全球最高的经济增长率。可就是在这种全球最高的经济增长率下,中国许多企业都感到酷寒难耐,有的甚至说,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 1978~2017 年中国资本、 劳动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TFP) 增长率以及资本、 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 (TFP)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并与美国、 英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要素结构变迁规律进行对比。 研究表明: (1)1978~1992 年TFP 增长率起伏波动且波动较为剧烈频繁,1992~2008 年呈递减趋势, 2008~2017 年呈递增趋势, 这种变化既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客观要求, 也是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源泉; (2)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中长期动力主要是提高TFP 增长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3) 提高TFP 增长率的主要方式是把握要素变迁阶段新的增长极逆势崛起、 人力资本优势长期存在、 创新基础越发夯实、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改革向纵深处推进的新优势, 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科研人力资本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化学工程与新闻》1月9日发表的周刊指出,一年前该杂志发布《全球化学工业展望》时,亚洲经济正在充分享受近10年来的黄金时期.一年过去了,该地区的消费者和化工业务正在逐渐适应这种好的形势。据亚洲开发银行(ADB)最新估计,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2%。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则将达到6.9%.高于ADB先前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印度经济增长率为6.5%的数值。而亚洲最大的经济体日本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2.4%,高于经合组织(OECD)先前预测的2.1%。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观点认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发展的不平衡"和"增长的不平衡"两个角度,对此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观点并不能成立,尤其是1991年后,我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的扩大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相伴而生的,两者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另外,尽管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率的趋同趋势较为明显,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我国区域间增长的不平衡程度之间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环境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再估算:1998—2008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序列Malmquist-Luenberger(SML)指数法估算1998—2008年中国各省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研究发现:考虑环境约束之后,TFP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10%,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粗放增长的现实,技术进步是我国TFP增长的源泉,技术效率呈下降态势;样本区间内TFP增长率呈上升趋势的地区包括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和大西南地区,呈下降趋势的地区包括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大西北和东北地区;2005年以来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我国近年出台的环境相关政策对于破解环境问题和转变增长方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回归分析显示,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约束下的TFP增长率呈U型关系,经济开放度、工业结构中的大中企业比例对TFP增长有正向影响,能源强度、国有企业比例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美国经济的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出口。2008年2月2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克南发表经济预测报告,其中分析了住房、劳动力和信贷市场存在的风险。伯克南暗示说,现在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的走向面临着十字路口,但朝通胀率走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由于目前"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储蓄率高低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快慢的重要因素。探明不同国家储蓄率差异的原因,是了解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率差异的重要一环。本文探讨中国和美国储蓄率差异很大(1984~1994年中国居民加储蓄率为24.4%,1959~1992年美国居民的储蓄率约为8.8%,二者相差1巳6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并且探讨各主要原因的相对作用大小。本文的分析建立在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基础上。一、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和储蓄率函数经济学家提出过若干个用于经验研究的消费函数或储蓄率函数,其中Modigliani等人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最著名。Modi…  相似文献   

13.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决于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经济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有两大特点:第一是经济增长率颇高。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GDP增长率分别为10.1%和11.2%,在世界206个国家和地区中分别居第二位(博茨瓦纳为第一位)和第一位;第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性甚大。20世纪80年代GDP增长率波动系数高达35.6%,“八五”期间降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而中国则不同,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在Baumol、Oulton和Sasaki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来解释中国这种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寻找其原因所在。模型证明了这种状况是由于中国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TFP增长率为零造成的,随后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与日、美、德、法相比,中国服务业TFP增长率显著低于这几个国家的服务业TFP增长率。由于服务业中的生活服务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属于真正的"滞后部门",因此,中国的服务业TFP增长率几乎为零主要是由于本应属于"进步部门"的生产者服务业对整体服务业的TFP增长贡献不足所致。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认为中国生产者服务业TFP增长率对整个服务业TFP增长率贡献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大规模实现主辅分离以及中国的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像制造业和印度的软件业那样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而且国内生产者服务业市场还受到发达国家生产者服务业的排斥。所以要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就必须大力促进服务业尤其是作为中间投入品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经济长期预测(2000~2050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0~205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预测是超长期预测,未来50年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我们只能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如不发生世界大战,国内基本保持社会安定等),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预测。这里我们使用了系统动力学、投入产出、经济计量三者相结合的模型,预测中国在2000~2050年间人口、经济增长以及结构变化情况。下面就是预测结果和分析。  一、人口总量不超过16亿,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中国的人口数为121121亿,占世界总人口5716亿的1/5。1995年世界的人口增长率为15%,中国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回归和结构计量分析方法对经济制度变迁、二元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详细分析出各种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证明了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不仅在于渐进式经济制度改革,而且得益于转轨的“后发优势”;二元经济转型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无论从增长质量的改善上还是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上都高于经济制度变迁;简单的资本非国有化改革在过去有弱化我国规模经济以及资本产出效率的作用,未来经济改革的核心应当从过去的所有制改革、市场化和开放化转向以二元经济转型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之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经济运行方式的不断融合,数字经济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统计机构与研究学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提炼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形成要素,构建数字经济规模核算框架,界定数字经济核算范围,确定数字经济产品,筛选数字经济产业,对2007—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与总产出等指标进行测算,并将测算结果与美国和澳大利亚进行比较。测算结果表明: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53028.8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6%;数字经济总产出147574.05亿元,占国内总产出的6.53%。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约为美国的58.12%;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美国0.44个百分点;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约为美国的52.77%,占GDP比重低于美国0.77个百分点,略高于澳大利亚0.03个百分点。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率明显高于美国和澳大利亚。2008—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率达14.43%,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率8.27%,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本文深化了数字经济规模核算框架研究,系统监测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与结构,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数字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和提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学习能力和技术人员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技术学习的视角,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了产业层面的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档次的机械制造业领域,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较高,在0.7到0.8之间;而在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研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如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创新效率为0.262,0.278,0.216。研究还发现,国内企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低于这一临界值,国内企业技术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GARCH模型生成了度量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指标,并实证分析了1983年1月至2007年6月中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将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增加经济运行的成本,相反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比追求经济增长率更重要.  相似文献   

20.
罗亚光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6):106-107,137
从本质上讲,生产函数反映了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与产出量之间的技术关系.我们假定决定航空运输产出量的关键要素为航空运输飞机和飞行驾驶劳动,并且规模报酬系数为1,从而利用改进后的C-D生产函数和1994-2003年中国民航运输生产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模型估计,参数估计结果通过了相关的计量检验和经济检验.根据中国民航运输生产的估计模型,我们可以观察到航空运输生产的一些特征,并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