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了制约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指出通过构建建筑企业技术联盟可以提升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是降低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和增强我国建筑企业的技术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巍 《中国纺织》2006,(8):132-134
从我国纺织集群技术创新现状不难发现:我国纺织集群技术开发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资金投入也有所增加.只是技术力量相对分散。从单个企业看尽管其技术开发的整体能力尚比较薄弱各个企业单独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非常有限.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可能性希望渺茫.但并不排除其拥有某种独特的核心技术优势,且和其他企业的技术优势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因而迫切需要在企业间通过开展技术联盟活动,将分散的技术力量进行整合或将联盟企业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从而节省开发费用降低开发风险开拓区域市场,进入技术创新前沿实现学习效应聚合效应速度效应,有益于加速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的频率和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缓解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联盟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北京一位素食馆老板在第十三届北京科博会上,看到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企业产品后,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做菜所需要的素肉都是从台湾空运过来的,成本很高,没想到黑龙江就能生产这样的产品,而且价位还不高,这真是太好了,我们打算以后就从黑龙江进烹饪原料了。据了解,生产大豆  相似文献   

5.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产业技术发展,建构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而实施的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文件和纲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与技术创新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建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保障。其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则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和落实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际上美孚、埃克森等几大石油公司都在进行重组 ,并已将亚太及中国作为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意图垄断和操纵国际石化市场。而我国的很多大中型石化企业由于长期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 ,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 ,难以跟踪和把握市场变化动态 ;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差 ,产品开发和制造周期过长 ,难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快速变化的产品供给需要 ;企业经营资源不足 ,不能适应产品不断高档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但我国石化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受原料、产品、地域等影响也各自在技术、资金、产品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企业核心能力是建立技术联盟的基础.本文从交易费用理论、价值链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解释了企业生产经营中归核化趋势;以归核化和知识共享与知识溢出为视角,探讨了企业技术联盟的形成动因,并指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该将自己的产品和业务集中于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核心产品和核心业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科技创新正逐渐取代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但受资金、科技人才、研发平台等资源限制,单个企业或者企业间合作很难在创新方面有实质性突破,亟需一种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团队,而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起来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还可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备受各国关注和青睐。目前,国外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对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地实现联合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基于此,通过对日本、美国、欧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成效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以期其先进做法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R&D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路径进行了研究,深入的分析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引入知识转移效果和合作机制作为中介变量,深入剖析知识转移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提出相应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大样本数据进行路径验证。得出结论:知识转移效果和合作机制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D联盟企业通过增强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和知识扩散方的传播能力来达到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构建完善的联盟交易机制能够有效的促进联盟的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在北京和东华大学两地举行互动视频会议,宣告了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下文简称创新联盟)的诞生。经过选  相似文献   

11.
学习型战略联盟:企业知识的创新与外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联盟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组织形式.由于知识的特殊性,使知识交易存在市场失灵现象,企业为了转移和学习知识建立学习型联盟.不同学习联盟类型与不同的学习方式相关,我们区分了三种学习方式,探讨了与之相适应三种学习型战略联盟类型.并进一步指出学习型战略联盟的知识创新和学习竞赛导致的知识的外溢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浙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以江浙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率悖论”为切入点,提出区域技术创新所引致的效率涵盖了区域技术创新的市场效率和社会效率。在分析和比较江浙区域技术创新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并解释了“效率悖论”。笔者认为,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市场机制)的完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建设,以及政府对区域创新的促进(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可以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3.
Incentive structures embodied in different system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produce firms with inclination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cular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assets and disinclination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s. To the extent that there is an excessive dependence upon any particular type of governance, an economy as a whole will be endowed with both its benefits and costs. As such, governance reform in East Asian economies may be better aimed at cultivating alternative governance institutions alongside existing relational institutions, rather than in converting these governance systems into facsimiles of the so-called Anglo-American model.  相似文献   

14.
知识获取作为影响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创新的效率与成败。本文在分析已有知识获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而依据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获取特点,从知识的识别和转化、知识的转移和共享、知识的流动等方面系统研究了知识获取的路径,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利于在提高企业知识获取效率的同时加快其技术创新步伐,以达到最大化组织价值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小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从结构、资源、策略三个层面剖析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构成因子,阐述企业家关系网络、企业家社会资源、创新机会策略分别从控制利益、信息利益、策略有效性等方面建构获取创新赢利机会的结构能力、资源能力和策略能力。并基于结构洞理论推导结构自治、非冗余性、结构洞策略等相应的影响因子及作用路径,进而构建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理论结构模型,初步建立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增殖范式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遵循中小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修补脉络,聚焦于联系紧密化、联系差异化、联系细分化设计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种策略。通过辨析补洞策略、寻洞策略、析洞策略的作用和差异,从策略实质与策略优选两方面论述了中小企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架构。  相似文献   

16.
Starting with the distinction of natural science, engineer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technics"), the paper will stre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chnological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The first part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guing that technology is a genuine type of knowledge rather than "applied science". In technics, however, even technological laws, as transformations of scientific laws, cover a certain part of knowledge only. The greater part of technical knowledge includes technical know-how, functional rules, structural rules, and socio-technological understanding, which is just developing in our tim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knowledge types will be used for determining which kind of knowledge may seem appropriate to general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与建筑企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建筑业的现状以及建筑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并论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与建筑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技术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技术转移既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企业化研究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此,本文在分析技术转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企业化研究所技术转移中的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建立企业化研究所技术转移的合作创新机制,以期为企业化研究所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技术转移提供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石油工业技术和技术标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指出了石油工业发展的关键是自主技术创新,发展的目标是创新技术标准,提出了推动有效采用标准战略、参与标准制定战略的中国石油工业技术标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