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外资银行发展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成立代表处,成为第一个抢“滩”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1982年,第一家境外银行分行香港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正式成立。1985年,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诞生。1993年,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花旗银行率先将其中国区部从香港迁至上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截至1998年底,已有153家外资银行分行、7家中外合资银行、6家独资银行、和1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在我国落户。外资银行代表处达到266家。外资银行的业务规模逐年扩大。从19…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作为零售银行业务最大利润来源的房贷业务已经悄然成为外资银行争夺的第一大蛋糕。外资银行在争夺房贷市场上攻势迅猛。除了推出有吸引力的创新房贷业务外,  相似文献   

3.
年初以来,花旗银行在中国金融业连施妙手,制造出了一连串的新闻号外,令金融业一时眼花缭乱.先是花旗银行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中国经营全面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而轰动一时;此后不久,南京爱立信熊猫公司"倒戈",提前还贷撤离中资银行投奔花旗门下,令银行业震惊不已;接下来,又有一位上海市民到人民法院状告花旗银行,称因不愿交纳银行规定的服务费而被拒绝开户;此案未定,又有消息说,一份由国内商业银行撰写的关于花旗银行"定价策略"的分析报告,送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有关部门.这份报告直指花旗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定价策略,对花旗银行享受的"超国民待遇"愤愤不平,提出了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应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4.
席涛  胡家戍 《银行家》2002,(2):56-59
多年苦心 从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被批准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外国银行.到1993年,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一花旗银行率先将中国总部由香港迁到了上海,外资银行在中国业务一直处于健康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2002年,中国WTO元年.花旗银行上海分行成为加入WTO后中国内地第一家被允许经营国内个人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标志着中资银行"与狼共舞"的全新的竞争与合作的时代已悄然到来.中资银行如何进行金融创新,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生机?笔者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6.
信用卡是集信贷、结算、消费于一体的新型信用工具,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和平饭店内设立两台自动柜员机(ATM),以提供花旗银行持卡人人民币取款、转帐、结算、查询等服务,这是第一家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中国开办人民币自动柜员机服务的外资银行。1994年10月止,已有31家外资金融机构进驻上海,大多数外资银行都瞄准中国的信用卡市场,这无形中给中  相似文献   

7.
财经动态     
8家外资银行转制申请获受理,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中国银监会首批受理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等8家银行将分行改制为法人银行的申请。我国取消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对象限制  相似文献   

8.
欧明刚 《银行家》2006,(12):35-38
开放的轨迹在中国入世的第一年里,外资银行表现了非常强劲和凶猛的态势,当爱立信另嫁花旗银行之时,中资银行明显地感觉到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气势。中资银行说起外资银行来总是难免有谈虎色变之感。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花旗银行正式获批在中国内地开展信用卡业务,成为继东亚银行之后第二家可在我国单独发卡的外资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卡巨头获批单独发行信用卡,将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不小的冲击和压力。  相似文献   

10.
要闻回顾     
12月24日中国银监会批准9家外资银行将境内分行改制筹建为法人银行,这9家银行是: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花旗银行、荷兰银行。9家外资法人银行的注册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外资银行分羹北京房贷尚需时日为期3天的2007年春季二手房交易会近日在国贸闭幕。我爱我家、中大恒基等经纪公司都带来了不少二手房源,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现场设立专柜接受房贷咨询。而外资银行首次现身二手房展,成为展会上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2.
肖林江 《银行家》2002,(12):42-43
纷至沓来 自1984年大连成为我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后,大连金融业便迎来对外开放的春天.1984年11月,第一家外资金融机构在大连设立代表处,1992年9月,东京银行大连分行开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获准在大连地区设立营业性机构的外资银行,到2001年底,大连市已拥有外资银行分行10家,外资银行代表处7家,外资保险公司代表处7家,大连成为东北地区惟一拥有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业界资讯     
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本刊讯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自2006年12月11日起向外资银行开放对中国境内公民的人民币业务,并取消开展业务的地域限制以及其他非审慎性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2006年11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宣布法规于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根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06年6月,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共214家,而9月末这一数字上升为283家,仅仅一个季度,在华外资银行就开了69家网点。中国银监会已收到汇丰银行、花旗银行…  相似文献   

14.
专利作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已经成为中外资银行市场竞争角力的焦点。花旗银行、大通银行等外资银行专利“抢注”事件更是在中国银行界引起轩然大波。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专利申请的先进经验,剖析中资银行在专利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国内商业银行归纳提出专利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2006年12月底,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花旗银行、荷兰银行等9家外资银行首批获准将其在中国境内分行改制筹建为法入银行。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使中国银行业竞争氛围骤然加浓,中资银行面临竞争压力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6.
理财日历     
《金融博览》2009,(6):10-10
2月17日渣打银行(中国)推出创新房屋按揭贷款产品——“活利贷”个人房屋抵押贷款,这是第一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的此类创新房贷产品。2月22日中国工商银行今后只对银行卡透支未清偿部分计收从银行记账日起至还款日止的利息。2月23日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中银优选基金开始公开募集发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房地产的持续高涨.引来了银行业的高度关注。房贷业务一时问成为中外资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各家银行使出浑身解术,期望在这块涂满黄金的大蛋糕上挖到一块。外资银行拥有丰富的房贷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他们的网点正在扩大.人员正在加强.业务正在增加.新的竞争即将在房贷业务上激烈展开。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博览》2008,(10):51-51
9月24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率先推出一款新的房贷产品——个人住房按揭阶段性贷款。该产品由花旗银行联合新加坡房地产开发商吉宝置业推出,贷款币种为人民币,客户可在上海各分支行申请办理。  相似文献   

19.
王智 《银行家》2002,(7):72-76
2002年,一场中外银行的生死大战终于拉开序幕,打响第一枪的是老牌外资银行--花旗银行.由此,中外银行之间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人们终于明白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对外资银行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而中国本土的银行也的确需要给予适当的保护期,才能使其逐步完善、壮大,以便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20.
《安徽城乡金融》2000,(10):48-48
中国工商银行8月10日在上海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花旗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东亚银行有限公司、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上海巴黎国际银行、东京三菱银行、日本第一劝业银行、日本三和银行、日本樱花银行、韩国产业银行等11家外资银行签定了支付结算业务代理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