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1972年中澳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统计,中澳双边贸易额在1972年不到1亿美元;而2009年中澳贸易额已达600.84亿美元,中澳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2.72%,在单个国家(地区)贸易伙伴中,澳排名上升至第7位,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个新兴经济体,中印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中国目前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印度是中国南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虽然中印贸易增长快,但是贸易不平衡、两国贸易结合度不高并且贸易结构虽然互补但是呈现一边倒的形式,不利于两国产业内贸易与经济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德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外商投资者之一,中德建交30年来,两国在投资与贸易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去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欧洲贸易伙伴,约有1800家德国公司涉足中国市场,投资额约85亿美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取得了成功,因此,近年来,我们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欧洲投资商。 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满怀信心。事实上,几乎没有一家德国企业在中国经营失败的。德国企业通过投资传统的高科技产业成功实现了重大的技术转换。有些投资领域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汽车制造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主席抵达日本的"暖春之旅"意义重大,值得庆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多年来.中日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双边贸易额1963年为1.1亿美元.中日建交的1972年为11亿美元,1988年为190亿美元,1994年为462亿美元,2001年为877.5亿美元,2004年为1678.8亿美元,2006年为2073.56亿美元,2007年为2360.22亿美元.至此,中日贸易额已经连续第9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日本是中国在亚洲国家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04年以来连续名列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美国,更是我国亚洲贸易伙伴中唯一的发达国家,因而具有其他亚洲贸易伙伴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我之所以要祝贺胡主席暖春之旅成功.更是因为这关系到中国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5.
尹以庄  熊凯 《时代金融》2007,(10):45-46
中缅两国于1950年建交,自1971年11月两国签订贸易协定,双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以来,两国间的双边贸易额逐年不断增长。据缅甸方面统计,目前中国已成为其仅次于泰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作为中缅两国最大的边境陆路口岸地区,也成为两国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俄罗斯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目前,俄罗斯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俄罗斯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约为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4.3%,其中中方出口28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80%,俄方出口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正处于谈判进程中的俄罗斯,在未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与俄罗斯经贸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澳大利亚作为亚太地区两大主要地区经济体,在很多方面存在密切的合作与互补关系.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提供的2003年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是澳大利亚第3大贸易伙伴,贸易额达到252亿澳元.  相似文献   

8.
2007年,俄罗斯虽然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但其经贸政策接连调整实质上对我国沿边地区中俄贸易提出了挑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俄罗斯经贸政策调整对中俄边境贸易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我国边境贸易如何有效规辟政策风险,促进银氽双赢和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已经成为继欧盟和美国之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已经越来越重要,但是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存在着逆差。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以及计算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竞争性指数来分析造成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减少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建议。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开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日益紧密,截止到2016年1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2959亿美元,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已经成为继欧盟和美国之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形成中国与东盟五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提高中国与东盟双边服务贸易的相关对策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中美经贸的快速增长对双方经济发展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自从1979年7月<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签订以来,两国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不仅美国成了中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同时中国也成了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尽管两国的统计数据不尽相同,但双方的贸易统计都表明,过去20多年来,两国贸易年均增长达到18%以上,超过了同期对其他绝大多数国家的出口增长速度.据中国海关统计,自1979年至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其中2001年当年就达到805亿美元,为1979年中美建交时的32.8倍.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历史证明,快速发展的双边经贸关系使得中美双方的经济都从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潘成 《中国外资》2014,(4):19-20
中国与拉丁美洲相隔太平洋万里之遥,双边经贸关系却丝毫不减热度。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拉丁美洲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拉美也成为了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过去的十年中双边贸易额以30%的速度迅猛成长,更有望在未来数年内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面对这样一个看似陌生却又与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地区,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其经济发展模式和对外贸易特点,找出双边经贸关系中的现存问题,提出改进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欧盟27国与中国货物贸易在疫情中双向增长,欧美贸易则双向下降。在欧盟前十大货物贸易伙伴中,中国是唯一实现贸易双向增长的。2020年,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这一最新数据由欧盟统计局日前发布,2020年欧盟27国与中国货物贸易在疫情中双向增长,欧美贸易则双向下降。在欧盟前十大货物贸易伙伴中,中国是唯一实现贸易双向增长的。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与韩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展缓慢,与韩国为山东省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极不相称,亟须加快推进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贸往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贸易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山东省与韩国隔海相望,地理相近,文化相似,两地在经贸上差异性和互补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在贸易上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在近二十年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双方作为贸易伙伴的重要性不断得到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在出口产品结构和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在对外贸易上具有很大的竞争性;同时,双方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又具有不少的互补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促进双方贸易关系的协调发展,从而带动本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开展贸易与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双边贸易发展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年均增长约20%.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双方贸易在国际形势不佳的逆境中仍以年均约15%的速度增长.东盟现已成为我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我国已成为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东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汽车制造商重点开发的市场,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我国同样也是这些国家的巨大潜在市场.  相似文献   

16.
屠志成 《中国外汇》2023,(11):40-41
<正>当人民币国际化沿着货物贸易+货币互换+双边本币结算的发展思路拓展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贸易伙伴,人民币会有更大的国际使用空间。近期人民币国际化又有新进展,在原先央行货币互换的基础上,中国与很多贸易伙伴签署了双方贸易可选本币结算的相关协议。人民币的国际化路径从现状看更依赖贸易基础,特别是货物贸易,体现了制造业立国的中国特色。从客观数据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与美元、欧元等差距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中俄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达291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我国第八大贸易伙伴。满洲里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货物运输量的60%,双边贸易发展比重逐年增加,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51亿美元,在中俄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7%,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近年来,满洲里中俄两国银行间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中俄两国双边贸易蓬勃发展,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俄罗斯也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黑龙江省是我国最重要的对俄边贸省份,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特别是近期俄罗斯对外贸易政策调整频繁,边贸企业及银行面临的外贸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信用环境恶化,贸易壁垒、贸易安全以及银企信心不足等矛盾和问题愈发突出,  相似文献   

19.
与汇率水平、汇率波动不同,本文研究汇率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结论发现:中国同34%的贸易伙伴是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对固定汇率制度贸易对象的出口规模是浮动汇率制度贸易对象的1.30~1.92倍;如果中国同所有贸易伙伴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中国出口将减少6.42~13.29%;固定汇率制度对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产品的作用更明显。这意味着固定汇率制度不仅增加了出口规模,也优化了出口结构。寻求固定汇率制度的替代性金融工具是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由循环经济启发的五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必须要具有国际经济“循环”的观察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当说是生态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的循环是离不开国际经济生态环境的,被称之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更离不开国际贸易的大循环。2004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总额高达11548亿美元。从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收支平衡情况, 我国对欧盟和美国处于顺差,而对亚洲周边国家(地区)则处于相当大的逆差。2004年发生了重大变化之一就是日本在持续12年为我国第一大的贸易伙伴后降至为了第三位,欧盟和美国分别成为了我国新的第一和第二位的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市场对我国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