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内A股市场整体股指的持续上涨和创业板市场一批互联网+科技类公司股价的疯长,自2015年6月以来已有奇虎360、人人网络、陌陌科技、易居中国等20余家中概股公司正在谋求私有化退市,回到国内A股市场。本文从资本市场的角度介绍了中概股公司积极回归A股市场现象并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了中概股公司回归国内后对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美国先是对中概股加大监管审查力度,随后中美监管机构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虽然短期内使中概股面临退市的风险降低,但从中长期考虑,中概股面临退市的风险以及回归上市的压力依然存在。运用事件研究法探讨中美经贸摩擦以及中概股回归对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的影响,从资产证券化率、供需关系和市盈率三个视角考察A股市场迎接中概股回归具备的条件,并对比分析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对中概股回归的吸引力。结果表明:中美经贸摩擦对市场有短期负面影响,中概股回归会提高港股和A股的市场收益率,A股市场也具备承接中概股回归上市的条件,港股市场对中概股的吸引力大于A股。最后,针对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概股回归是证券行业当前的热点话题。在美国的“高压”政策之下,我国坚守数据安全底线,中概股回归是大势所趋。本文梳理了现有上市制度下中概股回归A股的各种路径,结合对海外上市的处理及回国上市的路径研究,本文尝试为中概股回归提供一个综合且差异化的方案框架并给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越来越多的中概股选择退市,分为被动退市和主动退市。更有一些公司在短时间内完成私有化,并成功借壳回归中国市场。中概股大量私有化回归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探讨,从而来判断是否应该制止或者约束私有化。本文回顾了2015年美国中概股私有化的进展情况。并使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原因。本文分别选择分众传媒和完美世界来研究,形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部分中概股私有化与其股价被低估以及盈利能力降低有关,私有化退市是战略调整的需要;也有部分中概股私有化是为了赚取利差。  相似文献   

5.
该来的终于来了。刚完成H股发行的中行即将登陆A股,不仅证实证监会的“新老划断”果然有点急不可耐,而且也表明以H+A为标志的大盘股扩容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6.
H股回归及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亮 《新金融》2007,(4):44-47
随着内地经济以及股市的发展,原来赴香港上市的H股企业纷纷回归A股市场上市融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回顾了H股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历程、原因、背景、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H股企业的回归,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将重塑价值投资理念、增强A股市场与香港股市的联动,促进内地股市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证监会监管的变化角度,分析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阶段演变及A股上市公司选择分拆上市的动因、影响和风险,探讨分拆上市对上市公司的利弊,并得出相关结论与建议。结果表明:分拆上市共分为探索阶段、市场发展阶段、市场成熟阶段;分拆上市动因较多,总体是为了促进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共同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开辟新路;分拆上市对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有影响,集中表现在市值、融资能力、股权结构优化等方面;分拆上市会给母公司与子公司带来不同的风险,可以通过拟订方案、健全制度等方式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用卡》2009,(13):8-10
中国证监会于2009年5月22日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证监会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意味着A股IPO将于近期重启。虽然IPO重启是股市的融资功能正常回归,本来在市场预期之中,但市场仍出现了短期的调整。如何理解IPO重启对股市的影响?投资者应该如何操作?我们认为,IPO重启利空有限,A股市场表现关键还是要看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家》2010,(12):159-159
2007年6月22日: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市首发申请。 2007年7月3日:证监会下发批文,分别核准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发行不超过7亿股A股。  相似文献   

10.
闫玲玲 《会计师》2021,(3):57-58
海外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无疑会影响机构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信心.本文基于A企业财务造假事件,从博弈论视角建立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之间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根据未知量分情况讨论影响各博弈方最优期望收益的因素,并对A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中各博弈方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11年,国际板风声甚急。5月19日到21日举办的"2011陆家嘴论坛"更是成了国际板的动员大会。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目前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使得国际板推出的预期进一步升温。那么,目前推出国际板的条件是否真的成熟了呢?也许,为红筹公司回归A股市场松绑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新理财》2012,(4):63-65
上市历程《新理财》:中国交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决定整体上市?傅俊元:中国交建从2006年就开始考虑A+H股同时上市事宜,证监会当时也同意了我们的想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国交建由于信息披露时间较紧等原因选择了先发行H股,但对于回归A股,我们始终没有放弃。中国交建回归A股主要的障碍是旗下有存在同业竞争的A股上市公司。对于存在同业竞争的路桥建设,我们根据规则进行了处理,就是按照现在的做法吸收合并。2010年底,我们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后,启动了A股的上市程序。  相似文献   

13.
3月21日,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在此消息的刺激下,当天下午,A股市场一扫连日来的阴霾,浦发银行率先启动并最终涨停,煤炭、地产、  相似文献   

14.
<正>A股历史上诞生过很多妖股,暴风科技应该是去年很受瞩目的一只。暴风科技在2015年3月登陆创业板,并在A股行情大好的时候创下了39个涨停板的记录,股价一跃千里。然而这并不是暴风科技创下的唯一记录。它同时也是首个历时3年成功拆除红筹架构并回归A股的互联网公司,因此它的成功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它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给其他欲回国发展的中概股公司一剂兴奋剂。我们总能在国外的资本市场上看到熟知的优秀的互联网公司,为什  相似文献   

15.
大量中概股企业回归A股,其市值大幅上升。本文对中芯国际在美股退市前及A股上市后交易情况以及市值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标同样在美国上市的同类公司,经过筛选分析剔除业务并非完全相同或类似的三星、英特尔,最终选取美股的台积电、联华电子两个同类企业,以及A股的华润微公司作为标的,对四家企业的估值倍数、盈利能力、技术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将中芯国际的自身价值成长与中美资本市场差异、产业生命周期差异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芯国际在中美市场市值差异形成的原因。最后对高科技、高投入型的企业估值方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郭敏欣 《银行家》2012,(4):22-25
正执掌证监会2011年10月29日,卸任建行董事长的郭树清正式履新,掌舵证监会主席一职,遂成我国第六任证监会主席。值郭树清上任之际,我国证券市场早已踏上漫漫熊市之旅。从2011年4月开始,A股市场几乎呈单边下跌态势并"熊冠全球"。屋漏偏逢连夜雨,债券市场也是一片惨淡,"股债双熊"让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在A股市场颓势之余,"大小非"疯狂减持使得市场中弥漫着投资者的极度不满情绪。《人民日报》也连发数文直指A股市场中的各种毒瘤。投资者信心的极度匮乏使得市场持续低迷,尽管汇金出手增持四大行也无法扭转市场弱势。郭树清此时执掌证监会不免有些临危受命之  相似文献   

17.
据称,证监会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意见。笔者认为,当前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异化成了股价管理,为市场带来诸多问题,应该出台相关举措尽快纠正。  相似文献   

18.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07,(6):17-17
交通银行A股上市交易;证监会挖出基金经理“老鼠仓”;第二批改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开业;招商银行进入基金管理业;  相似文献   

19.
在最近的企业A股上市案例中,出资瑕疵仍然是经常出现在证监会反馈意见中的重点关注问题,也是保荐人和律师机构在项目尽职调查中的重点排查对象。  相似文献   

20.
事件·资讯     
《理财》2015,(7)
6月3日,分众传媒作价457亿元借壳宏达新材方案出炉,A股将迎来首只真正意义上的中概股回归。分众传媒作为“中国传媒第一股”,在美国曾有过一段跌宕起伏的上市经历。其间,公司曾遭到浑水做空报告的袭击。最终,分众传媒于2013年5月完成公司私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