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各地有着数不胜数的各种蜡像馆,新加坡、北京、纽约、巴黎、东京等城市都有着号称最大或者最具特色的蜡像馆,大都以名人为体验主题.为何唯有杜莎夫人蜡像馆能够长盛不衰?细腻把握游客心理、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使每一个参观者都获得独特体验.让每一个游客感觉是与一个有生命的、“活”的名人在互动.这就是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成功之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7,(4):155-157
名人故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活化是故居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路径。根据体验经济的理念,名人故居活化的实质是为游客塑造动感性、参与性强的深度体验。通过大力提升娱乐体验、强化教育体验、注重遁世体验和增强审美体验,整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刺激,为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创新服务理念 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锦江旅游采用旅游产品线路及价格透明制度,让游客明明白白消费、真真实实体验旅游之真髓,以公开、负责的姿态向国内外游客递交一张诚信旅游的"名片".同时,在旅游广告宣传中坚持规范用语、明码标价,绝不以模糊概念和虚假内容误导消费者.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施,在确保从前期咨询、签订合同、行程开始到行程结束、最后质量反馈,都时刻秉承着"锦江旅游,品质一流"的企业精神,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把好质量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时代》2005,(8):114-117
创立于1895年,历经一个家族4代人的经营,拥有110年历史的法国经典制鞋品牌Berluti;一直深受各国皇室、贵族、教皇、名人及社会精英的青睐。在Berluti的理念里,每一双皮鞋都是艺术品  相似文献   

5.
旅游企业在一般正常的服务之外,如果融入体验的内容,将会创造一些意想不到的价值。主题的确定应该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加强游客旅游体验过程的参与互动;营造温馨和谐的旅游服务体验氛围;保证游客旅确保游客旅游服务体验过程的安全;还要优化服务场景规划与布置。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关联度大的产业 ,被誉为 2 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不少地方依托当地优势旅游资源 ,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 ,着力塑造具有鲜明特征的精品 ,吸引国内外游客参观。目前 ,各地都在大打名人牌 ,拉长旅游产业链 ,增加旅游收入。本文就陕西铜川市如何打“玄奘牌”提出一些意见。一、打名人牌是发展壮大旅游业的需要发展旅游业要有特色。只有对名人、名地进行包装 ,才能打造精品 ,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名人 (名地 )效…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济》2019,(10):61-67
为了延续"网红城市"的品牌热度,提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忠诚度,以"网红城市"重庆为例,通过构建一个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探讨地方依恋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并考察游客满意度的中介效用和休闲效益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地方依恋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有显著影响;游客满意度对地方依恋与游客忠诚度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休闲效益对地方依恋和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休闲效益调节了游客满意度对地方依恋与游客忠诚度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本文从推动网络营销与智能服务、积极拓宽旅游目的地与游客建立情感联系的途径、打造优质旅游体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网红城市"游客忠诚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一个公民的名义,我不希望看到一个国家总理为一个农妇讨薪的事操心.不希望看到某某领导的一个批示,才使得多年积案得以昭雪。我更希望看到,在法律的保障下.每一个农民工都能按时足额拿到应得的工资,每一个受了冤屈的公民都能通过法院讨个清白。不论事关一个农妇.还是涉及高官名人,凡事能在法律的框架内说话。  相似文献   

9.
国内体验经济和体验旅游实践了十几年,虽已初见成效,但体验类产品和服务不够精细和深入,远远没有形成体系。如今,游客的感性情怀和精神满足日益成为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所以应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定义游客,转换游客身份,寻求游客参与景区管理的新模式。本文结合大槐树景区CEM简报中2018-2019游客NPS得分值结果和标准化建设目标,提出"游客身份反转"战略,以构建大槐树景区游客身份反转机制为突破,完善大槐树景区大数据平台,强化游客品牌体验,促进标准化建设,优化提升景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体验活动,游客越来越注重旅游中的各种体验.遵义红色旅游粗放的经营模式面临体验经济的挑战.红色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结合游客的体验来精心设计.应设计各种刺激感官和心理的体验元素,来增强旅游活动和项目的体验性、参与性,使遵义红色旅游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游客体验需求为导向的博物馆解说系统规划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球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9):177-178,176
伴随着20世纪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和发展,博物馆作为展示历史文化的载体之一,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娱乐及旅游的重要场所。博物馆解说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景区及辅助游客体验的手段,历来是博物馆的重要内容。解说系统的运用关系到参观者的体验经历、满意度。被认为是将游客旅游经历提升至体验层次的必备条件。而目前结合游客需要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仍是空白点。文章通过分析博物馆解说系统的功能及利用现状,探讨如何基于游客体验需求,规划设计博物馆解说系统。  相似文献   

12.
王欣 《河北企业》2012,(1):19-20
<正>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与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密切相连,每一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对工程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只有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造价管理的作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工程的全过程管理是指工程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管理,指工程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李兵 《企业活力》2008,(5):46-47
<正>旅游景区是各国旅游购物的主"战场"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景区购物增长缓慢,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本文从体验经济的视角,重点探讨景区游客购物体验的塑造路径,为我国景区旅游购物的开发经营提供些许参考。一、旅游购物开发经营的核心是塑造购物体验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就预言体验经济将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人类世界第四种经济形态。体验经济的倡导者们认为,体验事实上就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  相似文献   

14.
黄其新 《价值工程》2013,(2):301-302
旅游景区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更新管理观念。本文认为旅游景区发展必须拥有三大核心理念:一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二是关注游客的体验需求;三是为游客提供完整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衡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胜水秀天下,名人名流贯古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有名气,可以说衡阳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市,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发展前景诱人。但从目前开发的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景点多而散,旅游线路没有一个系统的安排,一些景区景点太少,游客没有多少内容可看;二是旅游景点、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我市的旅游社大多数都是组团向外旅游,把钱送到外地消费,而不是向外推介我市旅游线路,做好旅游接待工作,把我市旅游市场炒热,人气做旺。各县、市、区旅游局是各县市区的工作局,局限于引导策划,缺乏具体组织管理,其实是…  相似文献   

16.
主题公园作为旅游业种的心的旅游形式,带给游客新的体验。如何运用游客的体验来管理主题公园是主题公园要面对的问题。在介绍主题公园与体验经济的基础上,对主题公园在新形势下的管理偶是与管理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体验经济的旅游品牌营销——以丽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莉 《现代企业》2009,(11):58-5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就旅游业而言,旅游者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方式,而热衷于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现代旅游娱乐方式。旅游品牌营销需以游客需求为中心,为游客创造出最大的体验价值,营造美好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特色旅游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绿色旅游 绿色旅游是让久居喧闹都市的人们到恬静的乡村度假,在绿色的海洋中遨游,重新认识大自然的价值,增强城乡人民的友谊和交往。 民俗旅游 中国地域辽阔,民俗各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于是,许多地方都推出了民俗艺术节,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赛马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等等,都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人们在一饱眼福的同时,还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一次民族风俗的生活情调。傣族的泼水节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的中外游客,游客们与当地人一起尽情地唱歌、跳舞、泼水取乐,尽管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但无不感受到身心的快乐,过一把异乡民俗风情的瘾。  相似文献   

19.
从5月1日开幕以来,上海世博会每天都给人们带来新鲜的视听感受,无论从展馆的外观设计,还是展馆内的高科技设施,都震撼着每一个游客的心灵。为保障世博会在这184天的时间里安全顺利的开展,各有关部门都在竭尽全力保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丛一 《中国质量》2016,(4):38-39
下班路上,听车里一个广播节目中,一位长城保护专家说了一句话:现在应该培养游客欣赏历史沧桑的眼光一心里一动。所谓"欣赏历史沧桑的眼光",大意是指欣赏那些外形不起眼、不壮观、不漂亮,甚至有些破破烂烂的文物古迹之美,包括只剩下一个土堆的古迹、一间破房子的名人故居、一段残垣断壁的城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