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以和为贵”伟大思想的民族,“厌讼”“无讼”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价值理念.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在社会和法律都承认家长或族长这种权力的时代,家族实被认为政治、法律之基本单位,以家长或族长为每一单位之主权,而对国家负责.可以说家族是最初级的司法机构,家族团体以内的纠纷及冲突应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在中华民族二千余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调解制度稳定了当时条件下的社会关系,而家族本位政治法律的理论的基础,也是齐家治国一套理论的基础,每一家族能维持其单位内之秩序而对国家负责,整个社会的秩序自可维持.  相似文献   

2.
王芬 《乡镇企业科技》2013,(24):140-141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刑、德被视为治国安邦良策的核心。以刑法和刑罚为中心的古代法律制度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本文浅析中国古代刑罚的政治观对古代刑法的影响,及古代刑法中的德治思想,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无讼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进科 《企业文明》2007,(10):69-70
《说文解字》云:"讼,争也。诉,告也。"可见,诉讼最初指的是解决争端。西周时,"争罪曰狱,争财曰诉",相当于现代的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无讼,是相对于诉讼而言的。有学者认为,无讼的直接含义是没有或者说不需要诉讼,引申为一个社会因没有犯罪而无需制定和施行法律。也有学者认为,无讼追求的是一个没有纷争的和谐的社会。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思想是厌恶诉讼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三个学派,无论是儒家、法家还是道家,无讼都是其追求的目标,对无讼境界的追求可以说是一致的,都想达到一个大家共同生活于和平与和谐之中,而不必诉诸法律,他们的区别只是在于达到这一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和过程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4.
“无讼、息讼”的思想是中华法系特有的传统法律思想之一,而在中国乡村,传统法律思想表现得尤为显著,乡民们“无讼、息讼”的法律心理也表现得更加明显。本文将从中国乡村社会的视角下探析“无讼、息讼”这一传统法律思想在中国社会的表现形式及其存在根源。笔者希冀通过对此种法律心理的窥探能够引来对这方面问题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问题,目前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为解决此问题,不仅仅要完善反家庭暴力的相关法律制度,而且应注意并着力解除传统文化中的无讼观念、权利意识的淡漠等对这些法律的有效实施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以来的封建法律表现出重刑轻民,民附于刑、诸法合体、民事法律不发达情况。所以中国历史上的中华法系,并无现今民法、刑法、程序法这样的法律领域的划分,各种社会关系,均由同一法律调整。本文侧重于古代民法的规范内容,从自然经济、刑律、礼教的角度对古代的民法特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庐陵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庐陵不仅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还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本文主要对庐陵文化传统中的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对庐陵民俗体育的文化来源与特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社会法律文化的形成,需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本土法律文化,同时吸收和借鉴外来法律文化,并对二者进行适当整合,进而形成自己独有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法律文化。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法的问题上其实并无真理可言,每一个国家依照各自的传统自定制度如规范是适当的。"在现代,古代法律文化在我国法制中有大量体现,因此,古代法律文化对现代法制仍有借鉴作用。一、法律文化的含义法律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人类在长期的法律实  相似文献   

9.
回顾与展望: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传统城市规划法律思想与制度远未形成完整体系,其鲜明的"礼"法相结合的特色并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之需,但传统中也不乏值得借鉴的文化因素,文章全面回顾古代城市法律文化的发展脉络,对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思想与重要法律制度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传统城市规划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特点以及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魏丽 《价值工程》2011,30(25):270-271
中国古代法律伦理化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特征。法律与伦理道德的融合是中国封建专制特性的明显表现。本文就中国历史上法律伦理化的利弊得失作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在世界法律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的尧舜禹时期,伴随着社会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出现,传统法文化也在习俗文化的基础上得以产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经几千年积淀而成,在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过程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渊源,发展过程,以及其所体现的时代价值.并且利用民法方法论的价值分析方法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求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积极价值,推进当今司法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千年发展,在尊重民族性、地区性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改良、进步,形成富有内涵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国古代建筑从最初的巢居,到木架构的出现,再到砖石技术的成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并且深受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带有儒家思想的烙印。文化影响建筑,建筑是文化的反映,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横向特征和纵向特征,不仅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而且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亦耕亦读"耕读传家"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对当时具有深刻的影响,亦对当前农村生活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启示.本文基于Y村的实地调查,以其门额文化为例,了解门额文化的内容,探索门额家训中体现的耕读思想,进一步分析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曼 《价值工程》2011,30(9):179-180
罪数就是犯罪的个数。本来罪数是与犯罪现象相伴而生的,就是说有了犯罪即有了犯罪的个数问题。但是,罪数自一种客观存在的犯罪现象,发展为一种理论形态,乃至在法律上得到反映,是与人类文明同步进行的,是人类法律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经历了一个从客观到主观,从个别到一般、从朦胧到明确、从简单到系统的演变历程。本文通过叙述我国古代刑法制度关于罪数规定的演变进程,分析我国古代刑法制度中罪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孝道”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古代刑法是专门为“孝道”立法的,但是相关的法律规范究竟是在怎样的程度上创设又是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的呢?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孝观念的起源、不孝罪及其他与孝道有关罪名的规定、相关司法原则的实施来考察上述问题,以期对在现代社会孝道能否涉罪的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胡巍 《集团经济研究》2005,(17):165-167
罪名是对犯罪本质的简明概括,它应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能够最贴切的反映犯罪的本质特征;二是应当简洁凝练,易懂易记.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同在东亚,文化相似,地理接近,与中国相比,日韩两国均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两国的现代法律直接渊源于欧美,均很重视对税收违法犯罪的惩治,法律条文列举详尽,处罚分明,既不至于使税收犯罪因法无明文规定而逃避制裁,而又防止多设罪名,滥用刑罚,对于我们的工作多有借鉴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17.
唐昱 《企业研究》2010,(7):20-25
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建构模式的基本特征 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建构立当融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理念,捕捉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不断从企业实践中提升和整合先进思想文化要素,并具备以下两点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法律是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法律,是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刑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民.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还补充确定了刑法的目的以及罪刑法定等基本原则,从而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并凸显了刑法所具有的,通过惩罚犯罪以预防犯罪,维护秩序,保障人权,实现正义的价值.刑法的价值问题是关于刑法的一个本质性问题,因而也是制定和适用刑法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吕建磊 《价值工程》2010,29(3):118-118
传统法律文化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本土资源,中国法治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法律文化。在利用法律文化时应注意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应注意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改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美国和英国在法律文化传统和意识领域的对比来阐述"法律的地理禀赋"这一话题,指出法律的地理性质确实存在于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法律文化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日中国的法治进程中,有些学者主张移植西方法律:有些学者主张发展中国自身的传统法律文化:孰是孰非暂且不论,但法律的地理禀赋都应予以重视,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同时,本文也在理论上论述了地理因素对于法律的影响并从地理的层面,给予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以本源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