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实现遏制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政策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特别规定,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新建住房价格的控制目标。这种以房价增速为直接设定房价调控数量目标的政策,在国务院层级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0-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从生育成本视角探讨房价对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显著抑制了育龄女性生育意愿,房价上涨1%,生育孩子意愿数减少0.051个;加入男性样本后,房价上涨对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影响减弱为0.043,这一发现说明房价对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并没有现有文献所报告的那么大。进一步把房价的影响分解为挤出效应和财富效应,发现房价上涨在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中存在财富效应,但是总效应仍然表现为净挤出。异质性分析发现,房价对城市家庭、中高收入家庭、拥有住房的家庭以及中西部地区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更显著。从稳定房价、支持改善性住房、差异化调控、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以及生育福利全覆盖等方面提出了降低生育成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策     
《东南置业》2009,(12):16-16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12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要求,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一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4.
一、楼市新政对上海商品住房供应的影响 4月17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这是近年来最为严厉的一次房地产宏观调控。在“利空”政策的冲击下,房地产开发商在新增商品住房的供应方面,  相似文献   

5.
2010年我国开始通过"限购"政策给房地产市场降温,住房价格上涨较快的城市纷纷推出限制购买住房的政策。目前,从全国的房地产景气指数和房价指数来看,"限购令"抑制了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成交量下降到低位。以限购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在短期内遏制了过快上涨的势头,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  相似文献   

6.
一、本轮房地产调控采取的主要需求调控措施2010年以来,围绕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实现房价合理回归的目标,房地产调控在供需双向调节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了以抑制住房投资投机行为为核心的需求调控措施。具体来说,这些需求调控政策包括以下几种。(一)住房限购政策在部分城市实施住房限购政策,是本轮房地产调控需求管理的核心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2003年以来,我国从调整住房和土地供应结构,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负责制等方面进行了三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应该说,房地产调控在抑制投资需求、稳定房价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调控效果并不明显,房价进一步上涨,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8.
政策     
正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传递明年三大政策信号北上广深明年从严落实住房限购政策1、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数据显示,11月份北上广深房价连续第三个月同比涨幅超过20%。与此同时,部分二、三线城市却存在去库存压力,房价上涨后续动力不足。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要强调调控的针对性。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从严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和住房限购政策。房价开始下跌的城市,要注重消化存量,控制新开发总量。  相似文献   

9.
新闻月览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部署2014年工作时明确表示。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工作”,同时传递出三个政策信号: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和强化市场监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从严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和住房限购政策。房价开始下跌的城市,要注重消化存量,控制新开发总量。  相似文献   

10.
异口同声     
住房市场的供不应求必然造成房价上涨,而在其背后,土地供应不足.特别是城市中心地区的土地供应不足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此外二手房市场不发达,再加上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连续出台,增加了交易成本,使更多的住房需求被迫集中在新房市场上。  相似文献   

11.
借鉴货币最优政策模型,从机理上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变动规律,发现推动房价正常上涨的本质在于成本推动以及人口迁移下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其他政策虽然短期内可调节房价波动,但长期过度使用会导致房价不可逆转的畸形。进一步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与干预分析模型讨论了我国政策冲击下的房地产市场发现:房价波动短期内会影响房地产销售,但长期内房地产销售不受房价波动影响,房价上涨与销售额增长均具有自身内在的推动力;政策调整对房价调控的冲击出现逆效性,短期内可以抑制房价上涨,长期内则会造成房价的更大波动。  相似文献   

12.
观点     
《财务与会计》2011,(6):6-7
房价下跌总体影响有限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目前住房作为投资品,房价租金比过高,房地产投资依赖于其房价上升,中国9大中心城市的房价租金比远超美国,也超过香港。他认为,暂时来看,政府针对房地产泡沫的抑制正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如果房价仍无法控制,不排除进一步出台政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上海企业》2011,(8):48-49
《人民日报》近期发表了中国资深财经评论人朱大鸣的文章说:国务院日前再次重申了楼市调控从严的决心。而且,鉴于当前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已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要继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或24号文)。《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也就是说,面对各地房价快速上涨的趋势,政府不会坐视不管,希望建立一套有效的住房保障体系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并由此来稳定房价。  相似文献   

15.
为活跃住房市场,鼓励居民购买普通住房和换购住房,相关部门分别于1999年和2008年出台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允许减免征收契税及个人所得税。然而,近年来我国各地房价上涨幅度较大,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房价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活跃。为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16.
房价上涨原因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产价格也在节节攀升。房价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故广为社会关注。自2005年来,房价进入了加速上涨时期,国家为了稳定房价,出台了一系列税收、行政等调控政策,但实际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中国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中西部农村人口涌向经济发展较快的中东部地区,导致城市住房刚性需求日渐增强,这是  相似文献   

17.
企业受城市房价上涨的吸引进而投资于房地产业务,这对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会产生挤占效应,最终会对企业主营业务的盈余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及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研究发现,房价上涨显著降低了制造企业的盈余持续性,在住房限购政策实施之后,房价对制造企业盈余持续性的负面影响有所降低。进一步研究的结果显示,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在非国有企业中,房价上涨对制造企业盈余持续性的负面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政策     
《东南置业》2010,(9):18-1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精神,9月29日,国务院八部委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内容包括;一是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房价快速上涨。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自2003年以来,这个内陆型中等城市的房价经过几轮上涨之后,已经从800元/平方米左右攀升至2010年的3200元/平方米左右。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淮北市严格落实国务院及相关部委调控政策,修订完善了《准北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制定了《准北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和《准北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区改造规划(2010-2014年)》,建立了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体系,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违规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氛围,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基本被遏制。今年1~3月,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均价是3551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6.31%。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商品住宅价格普遍上涨较快,某些城市的房价甚至出现“飞涨”。造成房价过快、过大幅度上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1998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把住宅建设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一系列刺激住房需求措施的“惯性”作用;二是前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着力在控制土地供应、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等抑制房地产供给措施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