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陈元婴认为,国有企业经营不仅要搞好生产经营,而且更要重视资产经营,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从消极被动的资产管理提高到积极主动的资产经营的高度上来认识。必须千方百计提高资产运营效益,确保国有资产滚动增值。其次,对国有资产经营来说,要贯彻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第三,要理顺产权关系。这就要分清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政企职责分开;二是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分开;三是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四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经营机构的…  相似文献   

2.
1995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一年,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笔者针对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状,谈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一、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状况产权即资产所有权的简称,是所有制关系在法律形式上的体现。它包括资产归属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从广义上来说,也包括资产占有权、支配权和经营权。产权内涵中各种权利的组合、制约、运作、构成,人格化和外在分布等具体方式,就是产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科学界定企业法人财产权,就是要产权关系明晰,也就是要求与产权有关的利益关系明晰。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应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调整国有存量资产,优化国有资产的分布结构,要加快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有资产法》起草工作的展开,经过社会各界酝酿讨论,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以下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也正是《国有资产法》起草面临的难点。——“政资分开”如何具体实现?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存在着4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政资分开”应该在人民代表大会层次上分开;第二种观点:“政资分开”应该在国务院层次分开;第三种观点:主张在财政部层次实行“政资分开”;第四种观点:主张在行业管理部门层次实行“政资分开”。对此,目前理论界特别是实际部门同志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如何正确认识中央与地方的产权关系?国…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兼并决策主体问题从理论上讲,国有资产是国家投资行为产生的,由国家享有所有权。但是,对成千上万个企业注入国有资本不可能由国家集中统一完成,需要通过授权各级政府分别来实现,各级政府即成为其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的投资人,他们对其投资的企业应依法享有财产权(产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兼并的决策权应由各级政府或受其委托的国资局掌握。《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规定:“全民所有制的企业被兼并,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审批核准。尚未建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地方,由财政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报同级政府作出决定”。这表明…  相似文献   

6.
国企改造是我国经济体制垢难点,而产权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在产权的宏观层面上,我国已经设计并正在构建“国资委-经营公司-国企”这样的新国有资产运营体系,但在产权的微观层面上,基本上沿用着传统的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模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片面强调法人财产权的功能,使劳动处于是“国家的主人,却不是企业的主人”的窘境。本从劳动占用权确立的客观必须性出发,将“两权分离”发展为“三权分离”,最终确立企业财产权,经营经营权与劳动占用权的三足鼎立的产权格局,从而实现了国企产权制度的创新,对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资产流失严重,经济效益不高,集体企业日益暴露出其在体制上的弊端和局限性,产权改革势在必行。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应分步进行:第一步,界定三种资产;第二步,置换国有资产;第三步,改革集体资产。界定三种资产、置换国有资产时,应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改革集体资产的难点是原有存量的清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换一个角度,考虑以清晰的增量来稀释模糊的存量。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我们认为应建立国有资产股权委托代理制度。一、客观上国有股权需要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管理目前,拥有国有资产的股份制企业,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政府对国有股权仍采用行政的管理方式,企业经理由政府或主管部门任命,企业的经营和用人制度等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直接干预,未能从政府的“羽翼”下走向市场,造成了“所有者职位”的空缺或模糊,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混杂,企业的经营机制得不到根本转换,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股份制乃至现代企业制度的各种形式,一个最主要特征是产权关系明…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国有资产在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应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行集中负责、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晰产权关系,从而推动国有资产合理配置以及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相似文献   

10.
企业财权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华 《新智慧》2004,(12A):8-9
理论界对财权的研究基本上是循着产权——法人财产权——财权的思路进行的。一般认为,企业产权分为原始产权和派生产权即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归企业拥有,而财权是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在具体界定财权的权能时,有人认为,财权是法人财产权中与产权资本化运动相关的权能,具体包括筹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使用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收益分配权等。  相似文献   

11.
以产权会计的基本思想为指导,在人力资源产权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人力资产、其他人力资源三个层次来设计人力资源会计的账户体系,从而有利于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商誉构成要素的历史文献进行了回顾,列举了有代表性的重要观点;然后在探究商誉本质的基础上对商誉构成要素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目前商誉的构成要素应由核心要素、外围要素和相关影响因素三个层次组成。  相似文献   

13.
国有民营是一种较为灵活的企业经营机制,近几年来已为不少中小型国有企业引入,效果明显,使不少企业“起死回生”。一、国有民营的资产所有权所谓“国有民营”是相对于国有国营而言的,实质上是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不改变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性质,在经营上引入个体或私营的机制,将国有资产以租赁的形式交给承租人去经营。国家对企业资产拥有最终意义上的所有权,在一定时期里,政府除向企业征收税金外,还必须收取必要的租金;除监督和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外,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但是与市场上通行的合约不同,构成企业的合约是一种关系性合约。企业产权不同于一般的财产权,它是中心签约人拥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企业产权的特殊性使得企业产权交易与资产交易具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科斯1960年发表的开创性论文"社会成本问题"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继科斯之后,由三个思想流派构成的后科斯主义产权理论分别从契约主义的观点、民事侵权行为的观点以及权利的观点对产权理论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对我国<物权法(草案)> 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资产的概念和确认条件,从人力资源的形成过程、人力资源产权构成及人力资源产权分割的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人力资源不应当资产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企业集团为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两权的分离决定了其管理职能不仅限于集团总部自身,还包括了子公司及其它成员企业的管理与控制,从而形成一个由多级管理主体(法人)、多级管理层次、多级管理对象构成的全方位的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将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壮大和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而不断地变化。管理体制组织架构的复杂性与多变性,给财务管理与财务职能的发挥提出了挑战。作为决策支持系统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处于国企改革的攻坚阶段,国有资产产权变动涉及到对国有资产的评估计价,而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中只注重国有有形资产,忽略对国有无形资产的管理,国有无形资产在国有资产产权变动中没有评估计价直接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加强国有无形资产评估的意义及其价值影响因素和适用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根据政资分开,政企分离,职贵分清,产权明码的原则,根据国有资产权益管理和财务监督在实行国有资产委托分工监管基础上贯彻国家统一意志的原则.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各类型国有资产委托经营公司——各类型国营国有企业三个层次,建立建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产营运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表外资产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监管机构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将会计理论与产权经济学相结合,从“控制”条件和参照产权的角度,为重要的一类表外资产——换入形成的表外资产及其会计规范提供理论框架。文章认为会计理论在资产定义中引入了产权经济学的产权束概念,但在控制条件两个指标的计算中并未强调现有会计准则中参照产权的滞后性。当主体通过对原有的产权束扩容或分解而出现新的子产权交易时,会计准则可能无法提供类似的子产权交易进行参照。当主体选择包含该子产权交易的最小产权束予以参照时,可能导致该子产权难以达到控制条件而无法进入资产负债表。因此,解决换入形成表外资产的重要思路是针对新出现的子产权交易,及时对会计准则中的参照产权进行细化调整。应用上述理论框架,文章分析了近年来部分会计准则的修订及其减少表外资产的作用,并提出技术上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