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集中体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否起到了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作用依然存在争论,其作用机制同样值得进一步讨论。本文基于2007-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与地区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的正“U”型关系。(2)数字普惠金融与地区间资本错配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通过降低地区间资本错配来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3)扩展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前沿技术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替换核心变量度量方式以及考虑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以后,主要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存差扩大成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关于存差问题的理论讨论越来越多,本文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找出一些影响存差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存款和资本金共谋的特殊资本结构假说"得到了较为有力的支持,此外金融深化假说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持,而其他假说对存贷差的解释能力并不强.银行存差扩大成因更多源于中国特殊金融制度安排所造成的"存款和资本金共谋的特殊资本结构",而较少来自于金融深化进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存贷差扩大应该归因于金融深化进程的减缓,而不是金融深化进程加速所带来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多元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回到G-Z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揭示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宏观数据对金融发展水平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长期,经济增长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了负面效应;而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这与国内已有研究结论恰好相反,却验证了Galor和Zeira(1993)提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线性负相关假说。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并不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其真正原因可能在于现行经济增长模式。该研究结论将对我国下一步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及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在这基础上利用带有两个协整的VECM对该机制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通过降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效力影响经济增长,且金融发展程度有助于缓解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这种的负作用;经济增长通过物质资本途径扩大收入差距,通过人力资本途径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采用1990—2017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运用二次指派程序基于全样本、分时期、分年度、分地区四个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全样本来看,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的地区差距对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具有负向作用,金融结构的地区差距发挥正向作用,其影响强度较大,仅次于城镇化;分时期来看,金融结构的地区差距对地区经济差距发挥的作用由正向转变为负向,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始终发挥负向作用;分年度来看,金融结构的地区差距与地区经济差距之间在长期呈现倒"U"形关系,金融规模的贡献度有所上升,金融发展成为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力量,而资本存量对地区经济差距的贡献度持续下降,城镇化和对外开放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差距的主导力量;分地区来看,金融结构的地区差距对东部地区经济差距发挥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对东部地区经济差距影响强度最大,金融效率的地区差距对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发挥负向作用,政府行为是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0倍,平均每年以约10%的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依据定性研究结果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1978-2012年,市场化程度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东部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水平等具有正向作用;中部受市场化程度等正向影响;西部受外贸水平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95,自引:2,他引:195  
本文以经济增长文献中有关收敛性理论为基础 ,对中国自建国以来 ,特别是 1 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省际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 ,不仅存在着显著的“俱乐部收敛”(clubconvergence)特征 ,即按东中西划分的区域内部人均产出具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而且存在着条件收敛 (conditionalconvergence)的特征 ,即在具有相同的人力资本、市场开放度等结构特征的经济地区间存在着一定的增长收敛趋势。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还显示 ,各地区间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增长收敛性构成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本文利用收敛分析框架研究技术引进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地区间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经济较落后地区技术引进的技术外溢作用更强,技术引进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收敛。基于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的结论证实,技术引进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对地区经济收敛也产生显著影响。技术引进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董先安 《经济研究》2004,39(9):48-59
本文对解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地区收入差距演变的各种假说进行了归纳、分析与检验 ,同时提出并检验了 2个主要假说和 4个推论。使用弹性分析与条件收敛分析检验了人力与物质资本、农业生产结构、城乡差距、产业结构、产权结构、政府规模、企业规模、户口结构等多组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与收敛的影响 ,并估计了其影响力。上述检验较好地验证了各种竞争性与互补性假说 ,以及本文提出的假说与推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本文利用收敛分析框架研究技术引进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地区间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经济较落后地区技术引进的技术外溢作用更强,技术引进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收敛。基于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的结论证实,技术引进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对地区经济收敛也产生显著影响。技术引进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区域产业与前沿技术差距、区域产业自身发展条件和前沿技术吸收能力的整合空间面板实证分析框架,量化分析了前沿技术、吸收能力和空间外部性引致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区域产业与前沿技术的差距对于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在短期体现为能够显著的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长期则表现为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前沿技术的吸收能力能够显著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效应。因此,提升区域产业自身对前沿技术的吸收能力,合理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研发创新等空间发展规划,是实现中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目标。  相似文献   

12.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考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技术进步影响,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检验。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中国西北各省区的经济金融化程度均得到提高,但是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弱,全要素生产率对金融规模的响应程度和显著性不高,西北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蒲勇健  魏亚敏 《技术经济》2013,(4):104-109,129
研究了金融开放背景下我国省域金融成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区域收敛性。基于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标体系,全面衡量了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金融产业发展水平,并利用Moran's I从全局及局域层面揭示了各省金融成熟度的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选择标准β收敛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β收敛进行分阶段探索。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成熟度在金融开放过渡阶段呈显著的β收敛特征、地区差异在减小,而在全面开放阶段呈显著的发散特征、地区差异在增大;金融开放加大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4.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s (HSR) in China has attracted serious research interest.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model to explain how and why HSR may lead to faster economic growth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China using data from 285 cities in 2010–2014. TSLS estimation suggests that HSR has a powerful impact on urban economic growth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It suggests that HSR was a potent driver responsible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steady economic expansion of the Chinese region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相似文献   

15.
金融发展、研发创新与区域技术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本文构建了金融发展、研发创新与区域技术深化的实证研究框架,以面板协整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空间误差修正模型(SpECM)和面板动态最小二乘回归(DOLS)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规模与效率的区域创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具有显著的研发创新效应,但区域差异显著,西部地区省份相对滞后,分产业的金融发展效率的区域创新效应也与中、东部省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空间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进一步说明金融发展的效率与规模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以金融发展促进中西部省份服务业的产业技术升级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区际及国际贸易联系、促进省份层面技术引进与研发创新、共享技术空间溢出效应是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1978-2003年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1978-2003年的有效数据,对我国的金融成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和计量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期间并不存在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倒U形曲线,而是呈现三次曲线的变动态势,从更长时期看,倒U形曲线是否成立还未有定论,需要多方面指标的比较和未来时间的检验,但是区域金融成长的非均衡是长期存在的,这个结论同时也得到了演化经济理论的有力支撑,因此我国区域金融成长不能过度强调趋同,应该适度差距、系统优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Jordan Shan 《Applied economics》2013,45(12):1353-1367
Using a 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 approach, several hypotheses are re-examined suggested by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 The models use quarterly time-series data from ten OECD countries and China. Innovation accounting or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alysis is applied to examin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ables in the VAR system and, therefore, differs from the more usual Granger causality approach. In particular, it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oxied by total credit. At best, weak support is found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ads'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7-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及分全国层面、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三个样本对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及其中间渠道重新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中国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这意味着,加快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从而推动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总被引:192,自引:0,他引:192  
本文在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进行制度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52—2003年的实际数据,对中国整体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关系直接替代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并不相符;同时,也验证了制度和结构分析所揭示的“中国金融发展中防止结构和功能失衡至关重要”的命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就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1978-2006年中国28个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了检验财政分权、金融发展、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关系的协整模型(co integration model),并采用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FMOLS)对模型进行估计。本文把地方政府官员参与政治晋升锦标赛竞争的行为影响经济绩效的假设引入对分权化改革过程的分析,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何以在促成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又导致各地区在财政分权、金融发展、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方面呈现出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本文的分析结论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