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管仲任齐相,安民、富国、强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功垂青史。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王朝的宰相不下几百个,很少有敢与自比的。管仲可谓功名盖世了。然而,管仲任相,齐国称霸功不可没的还有一位幕后英雄,那就是鲍叔牙。本来,那个宰相的宝座,齐桓公是让他去坐的。他才高资深,是帮助齐桓公夺得齐国江山的功臣,而管仲不过是敌人的帮凶,与齐桓公有一箭之仇,是齐国通辑的逃犯。可鲍叔牙胸怀坦荡,大公无私,考虑问题一切从齐国利益出发,人才观念特强。他自认才不及管仲,就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极力劝说齐桓公一定要把管仲请回来做宰相。这才有了齐国的霸业和管仲的功名。鲍叔牙若是有一点私念,随便歪歪嘴巴,管仲不仅出不来,而且早做了刀下鬼。  相似文献   

2.
仇人宰相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一个叫公子小白,两个人身边都有一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3.
杨发军 《活力》2013,(22):94-94
管仲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40余年的宰相生涯,使管仲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把处于东海之滨的小小齐国治理得民殷物阜,国富兵强,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管仲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先富民教民,后富国治国,最终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总会计师》2009,(5):136-137
管伸(约公元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理财家。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经鲍叔牙的推荐,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实施改革。管仲在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齐桓公终于成就一代霸业。  相似文献   

5.
《大众标准化》2016,(3):45-45
正有一年,齐国军粮出现短缺。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对大臣管仲说:"你一向足智多谋,你能不能想个法子,在不增加百姓赋税的前提下,为国库筹备足够的军粮呢?""这好办!"管仲胸有成竹地点了点头说,"前几天,北郭有个人,挖地时挖出来一只龟,这只龟就值五百亩地的粮食。我去把那只乌龟弄回来就行了。"齐桓公不知道管仲的葫芦里要卖什么药,但他相信管仲的智慧,便没多说什么,任由管仲行动。第二天,管仲派出十乘车的使团,浩浩荡荡前往那个人家,赐给他官帽一顶后,便一路敲锣打鼓,把那只龟给"请"了回来,供奉在寺庙前的大台上。白天杀了四头牛祭祀它,晚上派百名士兵把守。众人大惑不解,一只乌龟何以受此隆重的礼遇?管仲就宣称:这只龟是东海海神的儿子,是无价之宝,谁要拥有了它,要风  相似文献   

6.
管仲是齐桓公的宰相,他当宰相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强国政策,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富足、最强蛊的大国,称霸诸侯。管仲作为一名实践型的思想家,与其他思想家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亲自参与了政治,所言所行,无不合乎实际,绝非空言。  相似文献   

7.
魏纪侯 《英才》2008,(5):126-126
全世界最早亮起红灯的地方是齐国临淄,而促使妓女职业化的人就是流芳百世的管仲。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科技》2009,(26):30-31
在一次培训课上,将要讲到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时,我先给大家讲了一个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很多齐国人都穿起了紫色衣服。一时间,紫色衣料价格猛涨,一匹紫色布的价格超过五匹素色布的价格。闻听此状,齐桓公发愁了,于是向管仲讨计,管仲回答:“主公如果想制止这种局面,就不再穿紫色衣服。同时你还应该对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染料的气味。’如果有人穿着紫色衣服来见你,你一定要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色染料的臭气!”’齐桓公照方抓药,结果,当天所有的近臣就不再穿紫色衣服;到第二天,国都临淄已没人穿紫色衣服;第三天,整个齐国也找不到一个穿紫色衣服的人了。听完这个故事,大家都露出了会意的微笑。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培训课上,将要讲到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时,我先给大家讲了一个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很多齐国人都穿起了紫色衣服.一时间,紫色衣料价格猛涨,一匹紫色布的价格超过五匹素色布的价格.闻听此状,齐桓公发愁了,于是向管仲讨计,管仲回答:"主公如果想制止这种局面,就不再穿紫色衣服.同时你还应该对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染料的气味.'  相似文献   

10.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既要以人为本.更要以公为准。这是认真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主张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指导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经济理论家管仲在其名著《管子》中指出:“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德利百姓,威震天下。”“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齐桓公采纳管仲建议,实行以人为本的财经政策,使齐国首先迅速成为中华东周列国第一强盛之国。  相似文献   

11.
信任的魔力     
故事春秋初期,齐桓公接受鲍叔牙的推荐,拜管仲为相,并尊其为“仲父”,明确告诉众人说凡国家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一律先去问管仲,一切政务的实施全凭“仲父”来处置,即所谓“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齐桓公的这种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使得管仲能够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在他担任齐国宰相的三年时间里,齐国实现了“民富”、“民安”,国家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相似文献   

12.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名相。他雄才大略,胆识超群。且在用人上有独到的见解,对此,史书多有记载。   管仲病重,管仲身后谁能为相?齐桓公来到管仲病榻前征询意见。首先提出的是功德盖世的鲍叔牙。这是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选。对齐桓公来说,鲍叔牙是辅佐他取得君位的股肱重臣,如果不是让相管仲早已为相。对管仲来说,鲍叔牙对他有济贫之惠,知遇之恩,让相之德,是情同手足的挚友。但管仲却没有降格以求,以鲍叔牙“爱憎分明太过”为由,一口回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无容人之量不能为相。   最信任最倚重的人不能为相,…  相似文献   

13.
管仲当了齐国的丞相后,在齐国的政治、经济等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改革,在他的治理下,齐国国力遥遥领先于其他诸侯国,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后来他辅助齐桓公扬国威于四方,使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天下公认的霸主。  相似文献   

14.
“廉”考     
「廉」考⊙康德彬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廉」就是一种极受褒扬的道德修养。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就将「廉」奉为国家的「四维」之一,即立国的四大纲要;北宋苏辙以为「唯廉可以服殊俗」,即「廉」能使异族风俗顺服认同;明朝王文禄更将「廉」视...  相似文献   

15.
在经历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长段艰难曲折的转变之后,人们可能很难想像得到,世界上第一个积极倡导自由市场的不是西方人,而是东方人,还是中国人,是在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春秋时期在齐国任朝政大臣的管仲,整整比亚当·斯密早了上千年。管子笃信物质生活为民生之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6.
袁浩 《秘书工作》2011,(1):41-41
据《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一国尽服紫",引起齐国紫色衣料价格暴涨。齐桓公对这一风气带来的后果感到担忧,管仲建议他从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做起。  相似文献   

17.
王唯佳 《企业导报》2012,(16):237-238
管仲的思想、言论被管仲学派收集在《管子》一书中。《管子》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它是《国家管理学》、《组织理论与设计》、《经济学》、《市场经济理论》、《人口学》、《战争学》等重要学科的鼻祖,很多观点开创诸子学说之先河。其中的经济学理论堪称经济学论述之典范,是我国历史上有关国家经济学论著的首部重要文献,在论述民本、四业、市场、轻重等论点上都是我国经济学说之首创,是一部治国安邦的百科全书,管仲施行的这些措施,使齐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称霸天下。  相似文献   

18.
识人用人说“五视”□王英成秋时第一霸主齐桓公小白,论其一生大略,成在用人,败亦在用人。成在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败在用“三子”,祸国殃民,齐国大乱。“三子”是齐桓公三个近臣,即易牙、竖刁、开方。“三子”的本领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比如易牙,听...  相似文献   

19.
刘伟 《企业经济》2002,(7):39-40
《管子》是后人根据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国相管仲(公元前725年-前645年)遗说编辑而成.《管子》各篇的著述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故内容庞杂、叠出重复,虽不乏后人假托之说,但其蕴涵的丰富思想,特别是有关经济方面的论述,不失为我国古代经济思想宝库的重要篇章.管仲在任四十年,辅佐齐桓公建立了一套以粮食生产、流通、管理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调控方法,使一个经济凋敝、人民流离失所的齐国,发展成为经济强盛的春秋首霸.《管子》中所反映的一些粮食经济管理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顶多3元。”“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值多少钱?”“正好10元呀。”“只有10元吗?”“7加3不是等于10吗?”“但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可以做成芝麻糖,这样,芝麻糖就可以卖到20元了。”最后,商人告诉儿子,生活给你一斤芝麻,不只是一斤芝麻,生活给你一斤黄糖,也不只是一斤黄糖,它们的附加值,就全靠你的智慧去创造了。用好人生的加法,对于人生的成功,也就成了事半功倍的事了。用好人生的加法@黄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