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文章探讨了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布趋势及发展阶段特征,揭示了现代服务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具有空间不均匀分布的特征以及在工业化中后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对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战略举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在精心研究相关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从新城区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发展的实际出发,对现代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有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现代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的增加,服务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上海作为我国现代化水平比较高的城市之一,也加大了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项目"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共性技术支撑研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比较,并得出一些启示,以给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邯郸市要建设成为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本文结合邯郸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邯郸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邯郸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本文在总结杭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经验、探索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像杭州这样的二级城市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分析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历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总结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对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晓艳  宗景才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13-15
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虽然山东省的现代服务业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旧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十一五"期间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现代服务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值武汉全面推进实施"服务业升级计划"的关键时期,市委组织部从全市服务业领域的职能部门、国有企业精选一批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赴香港参加了服务业转型升级研讨班的学习.笔者作为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现代服务业职能部门分管负责人,与全体学员一起参加了香港的培训,系统学习了香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新业态、新知识,切身感受了香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理念和氛围,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通过学习思考,笔者认为,香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路径和主要特点,对于光谷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现代服务业的提档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的战略要地,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中国企业进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速度与发展水平.本文从新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合作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其在对外合作中的优势及潜力,对发展新疆现代服务业国际合作提出了服务业先行、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服务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业不仅是服务业的基础产业,而且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现代商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工农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现阶段,正确认识现代商业在大连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对于我们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北京服务业快速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完善首都城市功能和发展首都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此,北京市科委设立了"现代服务业促进"的主题计划,就是要充分发挥集成资源的优势,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推动新型现代服务业的产生及发展,提升服务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北京服务业快速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完善首都城市功能和发展首都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此,北京市科委设立了“现代服务业促进“的主题计划,就是要充分发挥集成资源的优势,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推动新型现代服务业的产生及发展,提升服务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老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云  杨坤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6):91-93
文章基于现代服务业知识密集、技术含量大、新兴性、空间集聚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结合老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布局条件,包括经济社会基础、技术与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并进一步阐述了老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与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徐代明 《改革与战略》2012,28(11):49-52
产业融合是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作为产业重要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章认为,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应尽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共识,破除产业融合发展障碍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探索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来实现两者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我国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满足这个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深入了解近几年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情况,最近,市政府研究室查阅了相关资料,召开了部门、企业座谈会,走访了服务业集聚区,对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06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幅达15%,高于同期GDP增幅1个百分点;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6%,比"十五"末提高2.3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大体来看,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赵勤 《北方经济》2008,(1):38-40
一、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判断 (一)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2004年末,东北三省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达到9.9万个,企业法人单位4.6万个,个体经营户51.5万户;企业平均规模6925.3万元,是传统服务业的7.7倍.2005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885.7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了44.8%.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益凸显,服务业的现代化,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服务业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最早是在1997年提出,广义上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升级和新兴服务业,亦即服务业现代化;狭义的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可以分为: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和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19.
郑京淑  袁飞 《珠江经济》2008,(10):35-40
世纪之交,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其中之一是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领域,这无疑给广东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当前广东发展现代服务业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找准定位、制定措施,从而推动广东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工业化发达的今天,现代服务业得到了高速发展,逐渐成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产业形态.这卞要是源于信息技术的催生和发展.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服务部门进行技术改造,使之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产业: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服务高速发展,逐渐在现代服务业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两手同时抓好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