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核集团公司的机关刊,《中国核工业》杂志迎来了10周岁生日。作为常务副主编,我在《中国核工业》杂志这块阵地也整整耕耘了10年。抚今追昔,我为《中国核工业》杂志10年来的成长进步感到欣慰、自豪。对《中国核工业》杂志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2.
谨以此文纪念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五十周年2015年1月15日,是我国核工业创建六十周年。"两弹一星"的功勋们作为共和国的丰碑,已载入核工业的史册,屹立在一代代核工业人的心中。这些科技元勋们,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寻梦、追梦、圆梦的成长轨迹穿透历史,穿越时空,依然照彻着我们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65岁,再出发     
《中国核工业》2020,(1):8-8
2020年对于中国核工业还有一层特殊含义—创建65周年。从“两弹一艇”为新生的共和国撑起核保护伞,到“华龙一号”成为海内外享誉的“国家名片”,65年栉风沐雨。厚重的创业史、深沉的家国情怀,铸就核工业的底色。1月15日,核工业迎来创建65周年当天,中核集团围绕纪念核工业创建65周年举行了座谈会、媒体见面会和颁奖晚会,总结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机遇和挑战,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激励新时代核工业人为加快推进核强国建设而努力奋斗。在座谈会上,71名"核工业功勋榜”上榜人员或家属代表被授予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  相似文献   

4.
在共和国的史册上,中核集团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原二○二厂,以下简称中核北方)曾书写下辉煌的篇章.这个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综合大型核工业企业,作为我国最早建成的核元件、核燃料生产、科研基地,为我国"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和我国国防力量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打造出共和国第一个完整的核材料原件生产科研基地,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铀化工生产线、第一条金属钙生产线、第一条核燃料元件生产线……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荣耀已经融进二○二厂每一个人的血液里.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软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蓬勃兴起。1988年9月2日,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所(后改名为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核工业第一个软科学研究机构的诞生。20年来,在原中核总、中核集团公司历届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核工业软科学事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为核工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歌唱 核工业五十年锦绣华章 穿过半个世纪的风雨 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凝结成核工业闪光的履历 我自豪 核工业人无愧于民族脊梁的光荣称号 “两弹”威力照亮东方天地 “核威胁”“核垄断”的阴影梢声匿迹 决决中华从此扬眉吐气 核潜艇如水下垃龙劈波斩浪 在祖国的万里海疆 巡逻游弋 我展望 核工业人在经济大潮中奋力前行 开拓创新矢志不渝 一往无前再接再厉 乘着改革的春风披荆斩棘 源源不断的清洁安全的强大电力 为祖国插上腾飞的双翼 我祝福 核工业明天更加美好 我们拼搏、奋斗 我们创新、进取 为T大地的丰收 为了人民的富裕 啊,我们核…  相似文献   

7.
“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老一辈核工业人的“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核科技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新一代核工业人创新发展,继续将核工业推向前进的强大动力。作为一名有12年“核龄”的年轻一代核工业人,我感到无比振奋和自豪。  相似文献   

8.
我是核工业北京核仪器厂的工程技术人员,是来自科研生产第一线的党员。作为国有企业基层的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能参加本世纪末最后一次党的代表大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鼓舞。这是全厂职工对我的信任,是核工业在京单位全体党员对我的鼓励。作为基层的十五大代表要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会  相似文献   

9.
<正>1955年1月15日,是共和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这天下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这是一个历史起点的标志,从此开始了我国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的艰巨而伟大的秘密历程。  相似文献   

10.
时间总在回眸中,变得清晰而短暂。不经意间,《中国核工业》杂志改版就一周年了,又恰逢《中国核工业》杂志作为机关刊出版100期——2008岁末,众多时间坐标的重叠,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1.
滚滚向前的人民共和国车轮驶向了第50个国庆盛典。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由弱到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核工业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两弹一艇”,为壮我国威、军威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跟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也走过了不平凡的49年历程,在“两弹一艇”的科研攻破技术难关和原子能科技骨干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原子能出版社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唯一的一家专业出版社.几年来,为配合核工业的第二次创业。特别是核电建设.出版了大量的核专业图书,为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新的发展阶段,原子能出版社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核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为宣传核工业、普及核科学技术知识、促进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创抓机遇跳出常规发展固定思维记者:随着核电产业发展,与之配套的相关产业——铀资源开发、核燃料、乏燃料后处理等诸多环节都面临新的转型升级,而"十三五"正是这些产业发展的关键窗口期。核工业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孙勤:在党中央高度重视核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核工业的发展环境我觉得可以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和。在这样的环境机遇下,核工业业界怎么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实现习总书记提到的"再创辉煌"?我们确实需要坐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核工业》2008,(12):5-5
时间总在回眸中,变得清晰而短暂。不经意间,《中国核工业》杂志改版就一周年了,又恰逢《中国核工业》杂志作为机关刊出版100期——20HD8岁末.众多时间坐标的重叠,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核工业是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抚今追昔,我们为我国核工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为实现核工业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在庆祝人民共和国50华诞之际,我们决心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增强国防实力、科技实力,继往开来,努力开创核工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正>中核集团的企业文化传承自核工业文化和核安全文化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中核集团的企业文化多传承于核工业文化和核安全文化。中核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具有核工业独特性的企业文化,铸就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形成了以核安全文化为灵魂的企业文化。目前,中核集团整体上形成了由企业宗旨(兴核强国、服务社会)、企业精神("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  相似文献   

1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在核工业战线上已经工作了23年。23年来,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愣头学生,成长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所长。在我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研究院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离不开核工业精神的激励和核事业发展的指引,更离不开我的两位老师王方定和郭景儒的悉心栽培和无私的帮助。每当我在生活上有烦恼、工作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核工业》2015,(1):8-13
习近平就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和平利用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李克强批示指出,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为把我国建成核工业强国而继续奋斗在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对我国核工业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为新形势下我国核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优秀的核工业人的形象写照,是对核工业优良传统的人性化表述,是建设核工业特色文化的灵魂。“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同时也是核工业人人生的一种境界和追求,是中核集团公司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员工个人自我成长责任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全党全国人民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潮中,中国核工业报社和中国核工业杂志社举行一报一刊通讯工作暨企业形象宣传研讨会,我谨代表集团公司向全体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中核集团公司作为国家大型军工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康日新总经理讲,要保住我们的政治地位,保住我们核科技优势地位,取得与我们的政治地位相称的经济地位,必须加快发展。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是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稳定是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必须舆论先行,抓住人心,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我们的新闻媒介必须为此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中国核工业报社和中国核工业杂志社自发地联合举办这次企业形象宣传研讨会,共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工业企业形象宣传问题,我认为办了一件好事。希望大家认真交流和研讨,并对核工业的企业形象宣传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宣传我们的企业形象,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改革发展。集团公司领导分工,我分管办公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