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固定资产是资金的实物形态,是保证完成各项行政工作和事业计划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设置“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原值,“固定基金”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用的基金;  相似文献   

2.
对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固定资产核算问题 (一)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及存在的弊端 1.事业单位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存在弊端.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于外购固定资产,应分别按照资金来源,借“专用基金”或“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相似文献   

3.
日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会计科目核算的.取得固定资产时,借记"事业支出"、"专款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的科目.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制度的局限性已突显出来,主要表现在:1.固定资产购置时入账科目的选择直接影响当期损益;2.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没有规定计提折旧,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3.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和净资产保有量;4.固定资产报废与否对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997年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在保留预算会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明显地向企业会计制度迈进了一大步,两种会计核算方式的差异相对缩小,但是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事业单位某些会计科目的核算还不够合理,似应改进。 一、固定资产支出核算科目过多,直接影响当期损益的结果,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灵活”掌握固定资产开支渠道调节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6.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础,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是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应该有所加强和改进,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也要相应重视,因为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保证事业单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保证  相似文献   

7.
一、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的核算合作社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时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合作社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按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相似文献   

8.
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而减少的固定资产,一般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和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会计处理:第一,固定资产转入清理。企业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应按清理固定资产的净价,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第二,发生的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以及应交的税金,也应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实际发生的清理费用以及应交的税金,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相似文献   

9.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购置资产的需求论证,避免固定资产大量闲置,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公开经营性固定资产管理,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督体系建立,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固定资产是科研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科研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薄弱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科研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力极其重要。加强和改善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对于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固定资产,保障和促进科研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保障,然而就昌宁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来看,却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内部控制本身的制度缺陷和执行上的缺失无疑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以及如何进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审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事业单位会计变革提上议程。本文就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增加固定资产核算相关科目;规范接受捐赠业务会计核算;对事业单位结余加以改进;将缴纳所得税作为一项支出而不是对结余的分配;会计报表中增加现金流量表;对外投资核算增加权益法;统一会计报表编制基础七方面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和国家科委于1997年3月颁布了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台件单价标准由原规定的一般设备200元以上调升到500元以上;专用设备500元以上调升到800元以上。这样,各级科研单位的财务部门都需凋整固定资产账面数和固定基金总值。除图书和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大量同类设备外,将不足标准的各类设备需从固定资产中开除出账。由于事业单位“资产”要素中不设置“低值易耗品”科目,在用的低值易耗品也不能再回归“存货”核算,这样,低值易耗品就变成了账外物资。多年来,各级科学事业单位根据单位科研发展的需要,都拥有大量单价为8…  相似文献   

14.
张芳 《绿色财会》2023,(4):50-52+56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近年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在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依然存在,事业单位有必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全面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在我国事业单位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从内部控制视角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风险,并按照自我规范和自我协调的原则对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新形势下,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使得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走向规范化。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不够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规范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主要任务,为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6.
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固定资产是各行政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各行政事业单位稳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所在单位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达数千万元。近年来兵团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大、范围广、期限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确保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事业单位履行其职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有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找出并重视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对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日益改善,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添置,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益增加,但纵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管理薄弱现象。为此,应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法规制度建设,实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全过程监控,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重要的职能部门,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保障单位有序运行的基础,也是强化自身服务功能的保障。因此,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保护非常重要。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保护固定资产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新会计制度出台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导致出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失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从新会计制度相关内容入手,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通过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核算解决相应的问题,避免固定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20.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已于1998年1月1日开始实施。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在实施这一制度过程中发现有几个具体问题值得探讨。一、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新制度规定,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按资金来源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