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曹伟 《上海会计》1997,(11):32-33
为加大会计改革力度,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继基本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我国正在积极地研究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目前已有约30项具体会计准则,正处于广泛征求意见阶段。其中,为三张主要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制订专门准则可以看作是我国的一个特色。因为,从国际会计准则和我们看到的西方国家现有会计准则来看,几乎没有专门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制定准则的。为什么国际会计准则和多数西方国家没有制定资产负债表准则和损益表准则?我国要不要制定资产负债表准…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制定工作若干问题的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制定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之中.社会上对此存在一些不全面的认识,认为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制定工作滞后,发展10多年竟然没有评估准则指导行业发展,并据此认定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存在严重问题.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不客观,应当全面认识资产评估准则及规范性文件在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活动越来越频繁,快节奏的经济活动和快速信息传递的需要让我们和国际审计准则接轨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上审计事故的频发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让我们更加认同国际审计准则的先进性。我国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和新的审计准则,准则中明显表现出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本文将就我国新审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27日,财政部副部长、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主席、职业道德准则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军同志主持召开了两个委员会的联合会议。会议通报了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最新发展,讨论了中国审计准则的修订计划和修订体例,审议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草案。王军副部长在会上就中国注册会计师两个准则的建设问题,谈了许多重要观点及思路。王副部长的讲话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国办5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抓紧做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纲 《会计师》2009,(11):67-68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CAS8)中关于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的规定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产生实质性差异最大的规定,对这一规定产生的影响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资产减值准则。  相似文献   

6.
贾蓉 《财政监督》2008,(2):63-64
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规范了保险人签发的原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与存货准则、固定资产准则等不同,原保险合同准则是一个全新的准则。它充分考虑了金融机构中保险公司的业务特殊性,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本文拟就我国原保险合同准则与国际准则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7.
宋雪梅 《中国外资》2012,(19):127+129
会计要素是会计理论的基石,是会计核算的核心。本文通过对中国会计要素、国际会计准则(IASC)及有代表性的国家会计要素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会计要素内涵,便于我们对我国的准则中描述的会计要素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主席,我今天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UNCTAD-ISAR)举办的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论坛。众所周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负责基金会的治理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监督工作。我们负责制定发展战略、筹集资金以及其他事务,最重要的是确保国际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国际审计准则趋同进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国际会计准则步伐加快,国际审计准则趋同同样紧锣密鼓。近几年,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准则制定机构、监管机构等纷纷对国际审计准则明晰项目作出了积极反应,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支持。关注国际会计、审计准则的利益因素,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发展的本质认识,关注国家未来利益,实现国际会计、审计的实质性趋同。  相似文献   

10.
浅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会[2006]4号)《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通知》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等22项准则,以及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26项准则。为了便于注册会计师正确理解和运用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草拟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征求意见稿),于8月17日印发。正确理解新审计准则体系,为我们积极主动地从事财务工作将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评估准则制定工作始于1998年,2005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构建了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包括职业道德准则和业务准则两部分。职业道德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业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2.
屈悦玲 《会计师》2019,(22):64-65
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现行收入准则将旧收入准则与建造合同准则合并。此次修订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对很多建筑企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指出了建造合同准则中存在的缺陷,探讨了现行收入准则的变化之处及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并为建筑企业适应现行的收入准则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颁布于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IASZ)“存货”,是对1975年批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历史成本制度下存货的估价与列报”的修订。修订前后的准则在很多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认识这些差异对于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动态和制订我国存货准则都是十分有益的。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比较IASZ新旧准则间的不同,并就我国存货准则的制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IAS2新旧准则的比较l.适用范围的有关变动。旧准则“不研究在长期施工合同下的累积存货及对副产品存货的处理”,而新准则“不适用建筑合同中的在…  相似文献   

14.
《会计师》2015,(12)
《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讲解从在国内A股上市公司实施到现在已经接近十年,行业会计制度的废除给我们财务人员,特别是影视文化等特殊行业的财务人员带来了很多困惑,影视文化企业如何正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取决于财务人员能否全面的贯彻《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理念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解读新会计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典  万俊辉 《理财》2006,(5):61-6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了一批新制定或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从而完成了两大准则体系的建设工作。这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真正接轨并达到了趋同目标。换句话说,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国际上取得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同等”的地位。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还包括22项新推出的会计准则。不少专业人士判断,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企业可能极大地改变财务报表数据,上市公司利润也将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IASB-FASB联合项目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最终完成,公布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最新规定《2011年第4号会计准则更新——公允价值计量》(主题820)。这预示着国际两大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基本实现了一致,也表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面临着持续趋同的挑战。本文分析比较了我国现阶段准则(2006年版)与主题820准则的差异,希望据此能为我国准则的持续趋同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理财》2008,(5):12
在财务报告方面,有一系列的成功现象.特别是在国际会计准则方面.我们看到世界各地正日益趋同。中国已经采纳了大多数的国际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8.
彭碧宁 《云南金融》2012,(6X):10-10
2011年4月,IASB-FASB联合项目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最终完成,公布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最新规定《2011年第4号会计准则更新——公允价值计量》(主题820)。这预示着国际两大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基本实现了一致,也表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面临着持续趋同的挑战。本文分析比较了我国现阶段准则(2006年版)与主题820准则的差异,希望据此能为我国准则的持续趋同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婷 《现代会计》2007,(1):38-40
我国于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下文称新准则),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在多方面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一无形资产》,对我国现有无形资产准则进行修订。本文拟对新准则的一些变化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新世纪,我国会计审计界的一件大事是,紧密配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进程,加快制定和完善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将基本构建起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我国审计准则体系,并着力构建与国际会计准则充分趋同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丰富,其中包含着两个标准:一是商品技术标准的全球化;二是资本技术标准的全球化.从会计审计层面检视,后者的标志就是会计审计准则的充分趋同.趋同,实际上是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和谐.本文就目前我国审计准则的具体情况来分析说明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