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最优的缴费率。最优缴费率与资本产出弹性α、未来效用的贴现因子ρ、人口增长率n、有效劳动增长率g、个人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λ等参数有关。结合中国现实,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个人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比例λ的不同导致个人最优缴费率的差异。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账户缴费率与实现福利最大化的最优个人账户缴费率相比是偏低的;适当提高个人账户缴费率不会影响在职者的当期消费,提高个人账户缴费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韩伯棠  李燕 《经济与管理》2008,22(10):11-18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对社会福利的作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因此,要达到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域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就需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来实现,当然,制度创新必须适应客体的实际情况,从多维和动态的角度来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3.
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打破了货币供给前提,提出中央银行既没有能力控制基础货币,也不愿去控制基础货币。他们认为货币的供给是内生的,即由信用驱使、需求决定的,与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有关。结合最新的实证研究对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评介,并认为其将与宏观经济、开放经济相结合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同时也存在诸多缺陷。"民生"成为近几年的热点话题,人们对社会福利越来越关注,要求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覆盖面扩大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对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基于对中国社会福利概念的认识,立足于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现实情况,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设定经济增长基本方程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构建闭合增长模型的不同思路,进而对两种增长理论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都对收入分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且都坚持阶级、制度、非均衡的分析方法;然而,两者在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的最终决定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极限以及增长过程中的市场结构等问题上仍存在明显分歧。与后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在理论基础、研究视阈及内在逻辑一致性等方面都更具优势。全面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骆昭东 《经济师》2006,(10):90-91
烟草产量与消费者健康密切相关。文章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分析了市场上最优的烟草产量,并考察了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烟草生产。分析发现,对烟草行业来说,完全竞争市场并非是最有效的,此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可以控制烟草生产;垄断与寡头市场结构下,烟草产量较少,如果以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量为政策目标,无需实行专卖制度。  相似文献   

7.
李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1,(32):112-115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政府出资和补贴。福利经济学作为理论分析基础,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缺点进行评价,通过谋求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而进行各种政策的倾向性选择。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居民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实践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政府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宝贵的改革经验,从而为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制度的经济学性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经济学中关于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对基本药物和基本药物制度的经济学性质进行基本判断。并采用外部性理论和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对将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公共产品的理由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基本药物本身是私人产品,而基本药物制度则是准公共产品;将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公共产品的理由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医疗服务消费的广泛的外部性的存在,二是公平性是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9.
布雷顿森林体系蕴含了在选择汇率制度时,更多地从宏观经济变量和汇率制度外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并以发达国家作为分析蓝本。这一方面导致了对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忽略,另一方面将经济结构的相似性看成了无须说明的前提。因此,现有的主流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应用于发展中国家时,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本文试图寻找新的、可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模型。模型的设立以出口厂商以本币表示的利润最大化为基础,引入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概念,把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内生化、长期化,基本逻辑是:产业结构高度→主导产业→商品进出口结构→国际收支长期趋势→汇率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0.
邵宜航  刘雅南  张琦 《经济学》2010,9(3):1559-1574
社会保障制度选择是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建立了一个考虑存在收入差距的异质性个体的内生增长世代交替模型,综合考察了社会保障制度选择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分析表明,现收现付制对稳定状态的经济增长率有负面影响,但其收入再分配功能对提高社会总福利存在正向作用,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当收入差距较小时,现收现付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强,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收入再分配功能将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其综合效应可以改善社会福利。在一定的收入差异程度范围内,存在一个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现收现付制比率。基于对中国实际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该注重发挥现收现付制的再分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