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深入开展,司法公正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试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加强司法公正中若干问题作出分析。一、司法公正概述司法公正是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准,也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最近几年,少数司法人员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给社会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极大地破坏了法律的权威,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是对法治的极大挑战。遏制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不仅仅是法律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更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司法公正是一个大的课题,它的内涵包括实体公正、形式公正和程序公正。实体…  相似文献   

2.
服务经济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公正执法是检察工作职责所在。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司法公正,首先应当搞清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弄清当前影响司法公正的主要问题;理清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着力点。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证。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司法公正肩负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我国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导致司法实践中程序缺位的现象时常存在。在此前提下,本文清晰识别、理性分析公正司法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以此对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改革的趋势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郭星 《黑河学刊》2011,(10):92+108-92,108
在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和司法公正的冲突日益凸显。从二者的矛盾出发,通过分析现象原因,对我国舆论监督如何促进司法公正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其法治作用表现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法治建设存在不足,立法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依法行政基本原则贯彻不力,司法公正独立的理念难以确立。从法治层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对策,坚持民主法治原则,履行依法行政,坚持司法公正独立。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建设法制社会的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司法不廉是导致司法不公的主要原因。司法不廉不仅仅是法官素质的问题,它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因素。改革司法体制,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是解决司法不廉、促进司法公正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鹏 《魅力中国》2010,(8):107-108
我国的犯罪预备立法与国外刑法原则上不处罚犯罪预备的普遍做法相异。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法治建设目标的确立,我国的犯罪预备立法不合时宜,且与法律至上、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等法治原剐相冲突。  相似文献   

8.
吕霓 《特区经济》2006,(6):95-96
注重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存在着社会不公问题。政府应当首先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减小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达到基本的经济公平;在此基础上,以福利保障、基础教育、司法公正等为突破口,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邓丹 《魅力中国》2011,(8):113-113
法官作为一社会特殊主体,具有多重角色冲突对司法公正有很大影响。法官应定位自己立场,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作出公正裁判。本文立足现实,试对如何保障法官司法公正提出见解,避免多重角色冲突,消除影响法官公正司法的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少明 《魅力中国》2011,(11):145-146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和保障其他形式公正的有效救济途径,法官作为司法公正最后的审判人员,直接影响到涉案人员的切身利益及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信仰,并对最终的判决起到了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法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直接影响到司法改革的进程,对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服务经济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公正执法是检察工作职责所在。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司法公正,首先应当搞清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弄清当前影响司法公正的主要问题;理清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着力点。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证。  相似文献   

12.
马群英  张虹霞 《魅力中国》2011,(10):280-280
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是民主法治社会珍视的两种价值,二者在所追求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然而,新闻活动与司法活动的本质特征又决定了二者具有天然的冲突性。本文为浙江省法学会2010年法学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主要从中国现状出发,探索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的协调之道。  相似文献   

13.
吴继美 《魅力中国》2014,(10):295-296
司法公正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相对于司法的宗旨而言,司法公正更具有工具性或形式性。因此。司法公正还应有更高的价值追求。本文从分析司法的功能与作用以度司法对于整个法律价值实现的思路出发,从八个方面论述了司法公正的价值及其如何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陆斌 《改革与开放》2001,(11):29-30
<正> 司法公正,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司法公正既包括司法结果的公正,也包括司法过程的公正,或者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现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核心、确保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一、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依法治国除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外,关键就是要做到严格执  相似文献   

15.
赵娜娜 《魅力中国》2014,(9):321-321
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监督是互联网普及后又一新型监督方式,在促进司法公正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网络舆论是最真实、最大多数人民意的结合,与司法审判有着价值上的一致性,他们都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在面对一些案件时,也会出现冲突,这需要两者共同的努力,去实现言论自由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滢 《黑河学刊》2006,2(2):108-110
社会公平已成为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社会中各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平等包含着权利平等,分配合理,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等内容。实现社会公平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公平建设;完善分配机制,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推进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以完善的社会政策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李森红  李玲苹 《杭州研究》2007,(3):70-74,87
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的灵魂,执法的终极目的。司法公正的现代要求是平等、独立、效率、和谐。制约司法公正的因素主要是司法不独立、公众法律信仰低以及舆论监督失范。针对这些因素,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的深入,司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司法腐败现象的严重性,使得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信任危机。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司法公正问题没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正确认识司法腐败,加强对司法公正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邹小军 《老区建设》2010,(16):28-29
为更好地发挥民行检察的职能作用,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矛盾纠纷上寻求新突破、寻找新方法,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方式来办理民事案件。本文以江西省渝水区检察院在实践中的经验为例,介绍了如何创新社会矛盾化解举措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肖肖 《魅力中国》2014,(7):259-259
独立审判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实行独立审判的关键在于法官独立,保障法官独立审判的关键在于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司法民主要求司法应当适度反映民意。强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并不表示不考虑民意,司法要独立于民意但是又不能远离民意。法官行使司法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向社会宣示正义准则的过程。法官在做出裁判时,只有关注裁判的社会价值取向,司法的社会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司法的权威源自于民众对司法公正性的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