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邹建峰 《经济论坛》2001,(13):12-13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其实证研究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认为 :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 "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这是各国开展国际贸易活动的基本原则。此理论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操作性强,能够较方便地揭示某一时点上的比较优势格局,对于当时的国际贸易问题分析大有帮助。其后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揭示了比较优势的来源,通过对各国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的分析,能够看出一国的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从…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对比较优势原则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 过程,是比较优势原则由静态到动态、由短期到长期的过程;而国际贸易政策围绕“最优贸易政策”的选择,也相应经历了 “自由贸易”到“保护贸易”再到“新保护贸易”(或“战略贸易”、“管理贸易”)的螺旋上升过程。发展中国家应从本国国情出 发,依据贸易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制定出相应的切合本国实际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3.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比较优势理论,也称比较利益说,最早可追述至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上占劣势的产品。他的理论也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并且由于斯密强调分工以及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又被称之为内生比  相似文献   

4.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
竞争优势理论与中国外贸策略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论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其适用性的基础上,探讨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策略选择的启示,提出发展对外贸易、谋取国家竞争优势的策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采取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方针、运用政府适度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6.
张磊 《经济研究导刊》2014,(31):252-253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由天然资源禀赋所形成的传统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后天人为培养的规模经济、科技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等竞争优势因素成为国际贸易格局的决定因素。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应遵循由传统比较优势向独特竞争优势转变的原则进行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7.
2001年12月11日,中国终于叩开世贸组织大门,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本文将简要总结中国入世后对外贸易的变化情况,重点探讨面对日益盛行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哪种理论更适合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两种贸易理论的假定前提、世界贸易实践的比较来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11日,中国终于叩开世贸组织大门,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本文将简要总结中国入世后对外贸易的变化情况,重点探讨面对日益盛行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哪种理论更适合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两种贸易理论的假定前提、世界贸易实践的比较来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罗堃  邓娟 《技术经济》2011,30(3):68-76
针对在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计算RSCA指数并构造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浙江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强,且分布不均匀;处于强、弱比较优势以及比较劣势三种状态的不同细类产品的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持续性、流动性特征,亦具有不同的提升潜力。在此基础上,针对处于不同比较优势状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剖析了比较优势动态演化的深层机理。  相似文献   

10.
徐清军 《现代财经》2000,20(10):17-21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客观上已迈入经济大国,同时也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大国经济与对外贸易二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我国未来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与外贸发展有很多不适应性。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在于国内需求;在贸易发展层面上,应转变当前的发展战略,实施竞争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背景下湖南省对外贸易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玉翠  陆玉麒 《经济地理》2007,27(2):222-225
湖南省具有农业自然资源、有色金属资源、交通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也好于其它中西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外贸发展滞缓,甚至和中西部某些省份比也有较大差距。文章在分析湖南对外贸易的差距基础上,对加快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萨缪尔森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在美国原来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里的技术进步,会导致美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和福利的下降。但从现实数据看,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扩大恶化了中国的贸易条件。从长远看,中国基于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纵向对外贸易的比重将逐步下降,而基于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横向贸易的地位将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3.
汪德根  陆林  刘昌雪 《经济地理》2004,24(1):124-128
将德国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六国进行比较,从闲暇时间、经济基础、出境旅游人数、旅游消费支出、居民出游率、国际旅游者产生率和政策导向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德国出境旅游市场的比较优势;根据德国出境市场六大新发展趋势,以及德国旅华市场现状,阐述了进一步拓展德国旅华市场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 how the network externalities of communications activities and trading opportunities interact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se interactions are examined by constructing a two‐country, three‐sector model of trade involving a country‐specific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tor. The role of the connectivity of network providers, which allows users of a network to communicate with users of another network, is also explored.  相似文献   

15.
陈懿赟 《经济地理》2008,28(2):327-329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随着1950年代企业竞争趋向于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等新特点而产生的。在技术内生的情况下,静态比较优势并不是永恒,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演进的,需要通过创新,加强政府监管和规划等措施来促进静态比较优势的初始模式发生转化,从而获得持久的动态比较优势。这对分析湖南花炮行业发展现状,通过利用既有产业优势、规划花炮产业长远发展、获取持久的动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发展与外贸关系的面板协整检验和因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跨省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理论和面板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多种协整检验方法一致表明,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金融发展与进口贸易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而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则表明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同时存在长、短期双向因果关系.这意味着在金融深化改革和贸易增长方式调整的特殊历史时期,保持金融和贸易政策的有效组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拓展中越商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婷 《经济地理》2003,23(3):342-345
即将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贸易创造效应,文章对21世纪拓展中越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集群化、市场行情分析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的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国坤  吴贞淑  赵玲 《经济地理》2005,25(6):779-782,791
通过对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发展的一般特征阐述,分析了区际联系的基础条件和特点,并预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段永光  黄健柏  钟美瑞 《经济地理》2006,26(6):1009-1013
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中协整检验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湖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出口与经济增长,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进、出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是进、出口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在Feder模型中引入进口因素,可以推导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额增长率尤其是制成品进口率的上升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促进作用则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