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又一强大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 同时,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较晚,相关经验缺乏,因而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就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依法治国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驱动力, 今后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工作之一就在于如何有效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建设,从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俊 《魅力中国》2014,(14):41-42
城镇化是中国下一个10年的最大机遇。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将成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十八大精神确立的“城镇化新政”,不仅标志着我国改革的新起点、传递着平等的新理念,更预示着城镇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红利。就安顺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专题调研、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邓维青 《中国经贸》2013,(14):120-120
城镇属于城市之尾和乡村之首,它拥有城市与农村两种特征,城镇经济属于城市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同时它也是农村经济中的核心环节,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开发、加快城乡收入差距、推动乡村城市化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让城镇经济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田林讯 今年以来,田林县深入开展“城镇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基础设施为主体.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房地产开发为突破口,全力巩固提高城镇建设成果。一是县城绿化、美化、净化水平提高。抓好重点路段和区域的城建设施维修、电缆铺设和垃圾清理等工作;对县城花草树木除草、施肥、补苗,重点修剪万鸡山森林公园、30米大道、新市街路树;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城镇化发展不能离开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也不能离开城镇化发展,两者之间要协调发展,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家把城镇化发展摆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将其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之所在。城镇化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象山县县长叶剑鸣指出,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象山将全面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两美”浙江、市委市政府“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突出“四个注重、四个着力”,全力建设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  相似文献   

7.
金潮 《宁波通讯》2006,(5):29-29
l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重大历史任务。法治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完善农村法治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按照依法治国原则要求,农村法治建设应当抓好以下内容:一是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树立以人为本的法治观念。把法律教育作为农村法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提高普法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二是依法规范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实现主体的法治化。首先要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权利保障和机会平等来调动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其次,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加大对“…  相似文献   

8.
刘景良 《魅力中国》2014,(11):32-3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推进城镇化建设。而加快小城镇建设正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进而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中发挥法治保障作用的途径。要以理念创新作为核心引领,推进社会管理重点项目的创新,为依法管理社会奠定制度基础,要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平台的创新,推进社会管理矛盾解决机制的创新。增强政府对未来预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需要同时加强文化建设以提高人的素质.应重视在居民中传播环保理念,引导居民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以社区文化为切入点丰富居民精神生活,统筹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琛 《发展》2006,(9):97-98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概念,并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国际通用的提法叫城市化),一般认为,城镇化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为节约时间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三明市人口和面积第一大县,立志崛起的"新兴工业县",  相似文献   

13.
14.
刘亚娜 《改革与战略》2014,(10):119-124
随着北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失地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有关失地农民复杂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养老保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问题。当前北京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养老保障意识欠缺、养老安置方式单一、养老补偿多样性不足以及养老保障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还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城乡二元结构、农村转型带来的挑战。基于失地农民的现实需求。文章最后在加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建设、提升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意识、重视养老服务建设、探索土地股份制经营新养老模式等方面提出应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车向前 《魅力中国》2013,(31):44-44
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国家征收农民的土地,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日益严峻,这不仅影响到失地农民的自身利益,还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本文在论述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失地农民养老得不到保障的深刻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我国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杜立莉 《魅力中国》2011,(17):326-327
经济类专业开设以经济活动为导向的法律课程,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客观需要。法律课程的从属地位以及学科划分的界限,导致经济类专业法律课程的受众有其特殊之处,也直接决定了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从特殊之处入手,独辟蹊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即使将来实现了高度城镇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不可偏废,要协调推进,“双轮驱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8.
吴跃双 《浙江经济》2013,(22):50-5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景宁县委书记林康在全县城镇化大会上指出,城镇化是加快景宁集聚和统筹发展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住房和非农用地不断增加,对农业用地征用激增,进而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由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以及农民自身条件限制,造成失地农民在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失地农民就业无保障的情况下,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因此,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和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