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活动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在不同的审计环境下,由于对受托经济责任的要求与理解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审计目标。我国审计法律法规明确了审计目标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真实性,即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的真实性进行审计监督;二是合法性,即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审计监督;三是效益性,即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的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2.
对经济效益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效益审计,国外称“缋效审计”或“三E”审计。在我国,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效果进行监督、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简言之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相似文献   

3.
所谓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或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所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行为。实行经济责任审计,既是对任期内的一种考察的监督,即过程的监督;又是对下一个任期的事前监督,即预警监督。因此有效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笔者就此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关于医院会计监督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济活动实行会计监督是我国进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会计的监督职能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也早已写入了我国《会计法》。“监督”一词在《辞海》中的释义为“监察、督促”。即某一主体为维护自身利益或实现某种目的而对客体的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一种行为。从会计的角度看,监督一般应是会计主体的利益相关者或这些利益相关者利用会计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所进行的一种监察督促行为。  相似文献   

5.
在审计定义的讨论中,各种提法都有,只不过是大同小异罢了。尽管也有过程论、监督论或工具论等不同说法,但总的还是标志着审计是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是对被审人完成经济责任和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效益性的实现与检查。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体现审计人员和被审计人员的关系,明确审计监督是其他任何监督不能代替的。《审计法》第一条指出:“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这是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不可少的审计监督制度化,也是宪法给予审计人员的权力和义务。  相似文献   

6.
从外延与内涵上界定审计概念刘长翠,周宁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审计定义的看法主要有经济一般监督论、经济责任监督论、财务监督论、信息传递论和经济活动监督论。研究审计定义,首先必须明确审计确指的范围,即审计的外延。审计的外延按审计主体划分应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结合近年来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审计作为专门监督一切经济活动的执法部门,依法监督各级各部门依法分配、依法管理、依法开支、依法办事,严肃查究经济活动中形形色色的违法违纪行为。执法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同样,开展审计工作。必须十分重视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具有证明审计事项的证据力和证明力,对于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家义审计长着眼于我国国情和审计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理论,这既是对审计本质的科学定位,又指明了审计工作目标和方向。由“免疫系统”思想可引申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审计机关通过履行审计职能,对财政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测评,纠正和惩治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实施“治病救人”;预防和净化财政经济活动及其行为,实现“防范未然”。  相似文献   

9.
一、审计的产生不是监督的需要,而是查错揭弊的需要 在审计理论界,探讨审计的产生原因时,大家所公认的是:审计的产生是由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个观点我们把它简称为“监督需要论”。对于“监督需要论”这个概念作者有不同的看法,作者认为审计的产生不是经济监督的需要,而是查错揭弊的需要,这个观点可称为“查错揭弊需要论”,或简称“舞弊需要论”。至于审计理论界提出的“监督需要论”观点,作者认为尚有深入探讨和修正的必要。 在深入探讨审计产生的原因时,有必要回顾一下民间审计产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及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监督活动,是在权力监督论、监督系统论指导下与经济责任相联系的一种审计形式。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李侠 《当代审计》2002,(3):28-29
一、审计的职能决定了审计监督是反腐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监督,对遏制、惩处腐败极为有效腐败问题大都与经济问题有关,审计监督是查处经济腐败问题的重要手段。审计作为综合经济监督部门,维护财经秩序,揭露纠正财经领域的违规违纪问题,工作本身就属于反腐败的性质。通常的审计监督方式都是对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即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完结后所进行的审计。通过审计能够查明所有已经发生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经过和结果,对于纠正错误弊端,挽回已造成的损失所起到…  相似文献   

12.
纪红梅 《活力》2006,(11):58-58
所谓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部门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有关政策,运用恰当的审计方法,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的经理(厂长)任职期间或离任时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的一种审计活动。其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受托性,它一般是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开展工作,实际是一种“被动”而非主动的审计行为。二是专一性,主要体现在审计时间、范围、内容和审计对象的专一性。三是事中、事后审计,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因为对经济责任责任人履行职责的情况无法也不可能进行事前审计。四是主要职能是评价,即对被审计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为管理部门提供考核、使用干部的依据,经济监督是审计评价的延伸和升华。  相似文献   

13.
《新疆审计》2007,(4):37-38
一、审计目标相同,方法不同经济责任审计是从财务收支活动入手,对单位主要领导有关经济活动应负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评价意见。同样,绩效审计中也包括对单位主要领导有关经济活动应负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以及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政府投资的效益、效果和业绩情况进行考核,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评价意见。这说明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审计目标有共同之处,但两项审计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方式方法不同。即经济责任审计的立项和委托部门是组织部门,绩效审计的委托部门一般是政府,两项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审计手段对某人或某事项的履行职责或业绩情况进行考核,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14.
所谓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财政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成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其经济效益或其他效益的优劣,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改善财政或经营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或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独立的综合经济监督活动。而财政效益审计,就是指由国家各级审计机关对同级或下级财政部门的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以衡量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效果和财政目标实现程度,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纠正违法违纪问题,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从而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而镇区财政效益审计则是由县区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主体,对镇区政府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的经济监督活动。  相似文献   

15.
审计的职能直接关系到审计作用的发挥,探讨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职能将有助于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确立正确的立足点,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保证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一、关于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的两种观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究竟应具有什么职能,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焦点,各种观点层出不穷,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观点,一是单一职能论,二是多职能论。(一)单一职能论持单一职能论观点的人认为,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根本职能就是审计监督,即对教育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持这…  相似文献   

16.
对审计定义的几种表述朱庆林西安市审计局、审计学会于1995年8月8日邀请部分教授、专家和审计实务工作者对审计定义进行了研讨,情况综述如下:关于审计定义的几种表述(一)“审计是专职机构的人员对经济活动资料所反映的经济行为独立进行评价、鉴证的监督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环境分析 (一)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 1995年审计署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2003年,审计署对内部审计进行了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8.
绩效审计,又称“综合审计”、“全面审计”或“价值为本审计”。是指由具有独立性的机构和人员对政府单位或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以评价其经济资源使用效益及效果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的审计活动。由于我国政府具有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所以政府绩效审计的对象可划分为以下两部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公共工程及各项基金的机构和部门;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部门、拥有国有资产的企业单位。自1983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以来,政府审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监督财政财务收支、打击贪污腐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我国政府审计目前仍只处于传统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还相差较远,因此,深入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成果,是审计行为的起点和终点,整个审计监督系统的运行机制就是围绕着审计目标来进行的。故研究审计目标的确立及演变,对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及审计实践工作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确立审计目标的基点 研究审计目标必须明确审计的性质。从审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看,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即审计严生与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因而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就成为这项独立经济监督活动的总目标。从审计诞…  相似文献   

20.
雷勇 《广西审计》2003,(1):20-21
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是独立于管理者之外,不参与具体管理活动,不履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职能,对财政、财务收支专司监察和督促的例行行为;是一项涉及人、财、物的监督、鉴证、评价的高层次经济监督活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中,审计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审计有利于建立健全我国经济监督机制,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纪,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