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运输、信息、时间等因素,不同地区的出口会有成本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不同地区的FDI企业的产品出口比例会不同,进而会使FDI对投资地出口的拉动作用强度呈现出区域差异。首先对这一问题作一理论上的论述,并讨论的这一研究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全国欠发达地区.和田是新疆欠发达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和田,其财政入不敷出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一问题.也是和阳财政人长期以来思考的重点问题。以下是我个人对此问题的肤浅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努力改善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国较普遍存在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西部落后地区,这一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解决起来更加棘手,后果影响也较大。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集约化经营,削弱了对县域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加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二是信贷资金向少数行业和企业集中,多数中小企业和部分行业得不到相应支持,造成了经济结构失衡,使繁荣经济、扩大就业的宏观目标实现难度加大;三是落后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金融工具欠缺,阻碍这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四是银行贷款向少数行业和企业集中后,造成这些…  相似文献   

4.
浅议我国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我国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典型情况进行了举例说明。文章从社会、制度、经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些问题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哪些不良影响。针对近年来争论较多的“全国性的定额是否还有必要存在?”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由此展开了对我国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改革的探讨。文章提出了我国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改革要做到区分使用对象,取消行业定额,核实特殊项目,尊重地区差异,细分客观因素,提高修正频率等方面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丽华  蒋元全 《活力》2005,(6):198-199
西峰油田地层压力低、渗透率低,常规钻井液对油藏伤害较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适合该地区地层特点的泡沫钻井液体系。2004年长庆石油勘探局工程技术研究院在西峰地区进行了2口井的试验工作,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呈现较快发展势头。这一地区新一轮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和跨省市合作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就有关问题作一些宏观思考,期望对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和跨省市合作有所神益。一、1990年国务院向全世界宣布了上海浦东开发政策,1992车沿江开发战略全面实施,沿江地区经济增长成效显著,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发展和跨省市合作,是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需要,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希望所在。I.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是继沿诲经济带之后,正在兴起的支撑我国经济的又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盘县红果经济开发区不但是贵州省的重点经济建设区域,同时也是国家大力扶持的地区之一。在这一背景下,盘县红果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同时,该地区的供水矛盾也随之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壁板坡应急饮水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基于此,文章就贵州盘县红果经济开发区壁板坡应急饮水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近些年,人力资本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问题是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人力资本理论逐渐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对于理论本身的实证研究也在进行当中。本文拟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结合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以我国有典型差异性的东部和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这两个地区在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实证分析两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model)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1978~2003年的经济总体就业弹性和非农就业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差异,论证了东部地区就业弹性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对它们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迅速崛起,中部地区加大了FDI的引进力度,吸引着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而FDI对中部地区国内投资的影响却似一把双刃剑,可能挤出也可能挤入国内投资进而影响到中部经济的发展。文章就这一问题采用Agosin和Mayer构建的总投资方程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FDI已显著地挤入了国内投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成因。  相似文献   

11.
能源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对收敛问题的几种常用分析方法进行了梳理,然后对1986~2006年中国地区间能源生产率差异进行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地区间能源生产率的总体差异并没有呈现出显著的σ收敛,而是表现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率收敛特征各异:东部地区差异缩小且较为稳定,中部地区经过小幅波动后也趋于收敛,而西部地区差异呈现出三个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特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模型研究表明,中国地区间能源生产率总体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巩固和发展这一趋势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许俊彦 《民营科技》2011,(11):91-9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加深。人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思潮和想法,跨文化交际这一新名词随之诞生。现通过文化背景差异,价值观、世界观差异两方面阐述了影响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因素。进而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误区和盲点,更好地方便不同地域人们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韩慧林 《财会月刊》2011,(35):37-39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根据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最近几年代表财政自给能力的相关数据,着重分析了形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并就如何缩小和均衡这一差异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我国转轨时期各个地区金融组织成长与经济绩效的关联性问题,通过金融组织视角探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金融组织通过规模的扩张特别是非银行金融组织规模的扩张,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市场化进程,对一个地区的经济有实质性贡献。因此,可以认为金融组织成长快的地区,经济绩效显著;金融组织成长慢的地区,经济绩效欠佳。要缩小这一绩效差距,就不能忽视各个地区金融组织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年来这种模式促进了农村发展,保持了农村稳定。然而随着我国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经营模式在促进经济发展、应对市场化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时代的要求。昌吉市大西渠镇在这方面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创立了“支部+公司+协会”模式。文章着重以哲学的视野来分析这一模式的现实根源和经验不足问题,力图对这一模式的实践价值作出恰当的分析,对于完善发展这一模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连锁经营管理模式,沿海较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的企业开始探索这一新型的现代化经营方式,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一现代化经营方式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河南省自身条件制约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突显出一些问题,文章从河南省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为提高其连锁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方法和理念提出了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在经济学界向来是很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20年,我国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奇迹,这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素材和社会实验室,使我们能从中国的经验和案例来分析已有的理论。钟昌标博士的专著《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就是我国学者在探索这方面问题的一次大胆尝试,该书不仅对我国改革开放20年对外贸易发展作了反思性的概括,而且对未来我国外贸发展作了前瞻性的探讨,现实性很强,理论上也不乏创见。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一体化和跨国资本流动的快速发展呼唤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推进中国与东盟会计的协调化,逐步实现地区会计趋同,已成为加强这一地区经贸往来、减少商业用语障碍和成本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桥头堡"战略的意义出发,引申出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的问题,针对中国—东盟会计差异的现状,提出中国—东盟会计多边协调的设想。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不仅仅是纯粹的会计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利益的选择与权衡问题,并将影响这一地区经济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19.
周梦菲  王新安  王甲 《管理观察》2011,(24):141-142
本文探讨了地区间收入差异与投资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以工资相对差衡量城镇收入差异及以投资产出弹性衡量投资效率,并进一步以我国东部与中部地区的数据证明了这两者间的相关性.通过数据研究,揭示了收入相对差异对投资效率差异比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相关,且这一影响有两期的滞后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的加快,中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文章结合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从东中部产业结构梯度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角度分析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同时指出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