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生态旅游内涵再论——兼与郭舒先生商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笑源 《旅游学刊》2003,18(1):64-67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如何理解存在不同观点。文章阐述了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 ,对生态旅游的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后 ,综合性地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内涵 ,同时 ,简要地分析了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的分类。  相似文献   

5.
夏倩 《西部旅游》2023,(24):1-3
<正>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性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文章首先系统地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关键要素,然后基于环境承载力定义及指标体系总结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和乡村旅游可持续评估指标,最后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乡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社区参与的管理模式、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服务提升。  相似文献   

6.
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许峰 《旅游学刊》2002,17(4):56-59
基于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和对会展活动发生发展的思考,本文提出了会展旅游及其相关领域的概念界定,并着重从旅游业与会展业互动的关系出发追索会展旅游活动的特点,从而进一步阐述了会展旅游市场开发的能力培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展望与预测。  相似文献   

7.
黄亚 《西部旅游》2023,(18):32-34
<正>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贵州拥有众多饮食类非遗,独具特色,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在研究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贵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发现贵州现有的饮食类非遗存在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方式单一、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进而提出政府积极引导、构建品牌体系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应对措施,促进贵州饮食类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旅游权利法案及旅游者法典》的误读造成了对旅游权利理解的诸多混乱.文章从应然的角度分析,旅游权利根据义务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针对经营者享有的旅游民事权利,个人针对国家享有的公民旅游权利.前者系私法权利,包括法定权利、约定权利,这一类权利甚少争议.后者属公法权利,包括前往旅游目的地的自由、旅游资源享用权,这一类权利从基本概念到具体内涵都十分混乱,比如错误地将休息、休假权、旅行自由等权利视为旅游权利.上述两类权利中,公民旅游权利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存在救济的困难,但这并不影响旅游权利整体的现实价值,它可以成为旅游法的价值支撑,并作为统一旅游法律体系的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内涵再论--兼与郭舒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笑源 《旅游学刊》2003,18(1):64-67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如何理解存在不同观点。文章阐述了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对生态旅游的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后,综合性地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同时,简要地分析了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
旅游生态补偿:内涵探讨与科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在旅游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一方面,生态/环境成为旅游地重要的吸引要素,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另一方面,旅游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和整体生态服务价值的增值.因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的旅游生态补偿受到了重视.文章在生态旅游研究起源分析基础上,对旅游生态补偿的4个核心科学问题进行系统分析:①旅游生态补偿的涵义(什么是旅游生态补偿);②旅游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补给谁,谁出钱);③旅游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多少);④旅游生态补偿的渠道与机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建立怎样的资金分配方式和政策体系).最后,文章展望旅游生态补偿的研究进行,认为需要关注3个重点问题:①从实践需求和研究现状看,目前首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判别旅游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和建立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共识;②未来研究需要具体关注旅游生态补偿的区域和产权界定情景;③未来亦需关注国外生态补偿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外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国外近15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外关于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视角较宽泛,理论研究与方法应用较为成熟。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网络旅游信息需求与搜寻动机、搜寻内容偏好、搜寻行为特征、搜寻者特性和网络旅游信息源等5个方面。研究方法上,注重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并借助先进的网络软件和技术,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最后,基于国外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立生 《旅游学刊》2004,19(3):82-88
本文以近十年来发表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的研究文献为样本,分析了近年来国外旅游学研究的主要研究脉络和研究进展情况。同时,重点分析了其研究热点和新的研究视角,并且指出了其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最后指出了国外旅游学研究进展对于国内旅游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邓冰  吴必虎 《旅游学刊》2006,21(4):84-88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CBET)是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趋势,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深度的探索,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对CBET的研究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内容和发展模式、利益相关者、市场研究、评估等方面.针对目前国内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现象,笔者建议引入国外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生态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回顾了二十余年来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将中国旅游发展规划分成事业型、事业向产业过渡型、产业型三个阶段,以及创汇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产品导向型规划四个类型,分析了影响区域与景区旅游规划发展的几个方面,文中阐述了中国旅游规划研究的三个阶段和主要成果;总结了中国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和阶段特征,归纳了中国旅游规划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思想方法,并指出中国未来旅游规划将朝着市场化、小区化、专题化、精致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旨在以旅游者视角来评价“城市旅游综合服务质量”软环境.该研究根据满意度理论和扎根理论,结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实践需要,构建了游客满意度调查体系,并以2010年全国50个城市的大规模调查数据为基础,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中国游客满意度的总体及区域特征.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包含现场问卷调查、网络评论调查及旅游投诉与质监调查,2010年全国整体处于78.95的“基本满意”水平,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正向空间集聚特征.建议推广“大旅游”的产业发展理念,切实提升涉旅行业服务质量和城市综合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优质"一词的起源和旅游概念入手,分析了优质旅游的本质和范畴,认为优质旅游的本质是满足人民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其所讨论的范畴是一个以旅游业为核心,以旅游产品为体现的综合系统。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旅游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旅游业贡献,提出了包括以旅游者旅游活动中幸福感获得为基础的旅游者评价框架、以旅游效应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评价框架和优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的优质旅游内涵性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7.
论假日经济内涵、特征及其与假日旅游之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子鹏  张薇 《旅游学刊》2001,16(4):31-33
旅游学界对于将假日经济等同于假日旅游虽然提出了质疑 ,但却始终未能获取明晰的答案。由此 ,本文将运用数理经济方法 ,对假日经济的经济内涵、特征及其与假日旅游的联系作出定性说明 ,以期为发展假日旅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及其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本文对国内外在休闲农业概念、资源开发与空间布局、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产业分析、宏观管理、休闲农业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据此及我国当前休闲农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休闲农业研究的四个理论问题:1.休闲农业的本质与乡村性;2.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与政策立足点;3.城乡互动与城郊型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4.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9.
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周玲 《旅游学刊》2004,19(6):53-59
国外旅游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入“利益相关者”概念,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相关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在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引入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和理论。本文对国内外旅游研究中有关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和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今后国内关于利益相关者研究的方向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