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股权与非股权安排为视角考察了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均衡条件。采取逆向归纳法,基于东道国FDI政策以及东道国企业生产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分别探讨一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内在动因。通过推导子博弈完美均衡解探析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最优选择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外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新建投资成本充分小的情况下选择以新建方式进入,在新建投资成本充分大的情况下选择以并购方式进入;在新建投资和非股权安排可置信威胁的条件下,外国企业倾向选择并购方式。  相似文献   

2.
服务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是一项多目标的复杂决策。基于进入模式内在特性的系统测度结果表明,独资进入是服务国际化的首选方式。文章在综合分析了服务产品因素、企业特有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服务企业高控制度倾向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一般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中,进入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一种适合的进入方式可以直接促使企业的投资成功,反之,则有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败。本文在现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建立数理模型,对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服务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决策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是一项多目标的复杂决策。基于进入模式内在特性的系统测度结果表明,独资进入是服务国际化的首选方式。文章在综合分析了服务产品因素、企业特有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服务企业高控制度倾向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一般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5.
跨国企业母子公司的知识整合已经成为母公司和子公司组织创新、核心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产生的主要方式。本文详细论述了跨国企业母子公司间知识转化及知识整合的内容,跨国企业母子公司知识整合需要穿越的三个边界,以及跨国企业母子公司间边界渗透和知识整合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集中表现在知识创新能力,而企业要实现知识创新,必须向外部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开展知识转移活动。企业发展处于一定的供应链系统之中,供应链之间的知识转移绩效将影响企业知识创新,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围绕供应链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供应链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别从供应链企业的知识转移主体、知识转移情景和知识转移媒介三个方面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企业是以知识资本为主导生产要素的,这就给知识企业的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课题,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同样面临诸多挑战.知识企业管理对象的重心必须转移: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工业企业以财务资本为核心的管理转移到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企业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的管理上来.知识企业管理重心的转移,必然导致工业经济时代反映财务资本的财务会计转移到知识经济时代反映知识资本的知识会计上来,以适应知识企业管理对象重心转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存量占其对整个世界直接投资存量的70%多。中国跨国企业为什么主要选择在东亚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文章从制度和传统经济学的视角来探讨中国跨国企业在东亚地区直接投资选址的多重原因,提出有利于中国跨国企业在东亚直接投资选址的对策建议。诸如加强与东亚各国的政策、制度的协调和文化的交流,政府要对跨国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咨询,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东亚投资区域,加强企业在东亚直接投资的广度和深度等。  相似文献   

9.
由于竞争全球化、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的不连续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转型成为其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企业转型和再造技术能力的过程中,企业知识的转移和利用是企业转型获得持续成长的关键,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在明确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分析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企业知识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跨国并购中的知识转移问题已成为当前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热点,而隐性知识转移问题不仅是跨国并购知识转移问题的焦点,而且也是现实经济实践的难点所在。本文从企业知识观出发,将跨国并购企业隐性知识转移机制阐释为转移触发机制、转移动力机制、组织扩散机制和知识创新机制,在此基础上对隐性知识转移问题提出了一个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据此分析框架,我们发现影响跨国并购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主要包括隐性知识的特性、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企业的隐性知识整合能力和并购企业文化的兼容性,这为政府和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跨国并购中隐性知识的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跨文化环境的跨国公司360度绩效考评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60度绩效考评作为一种有效的考评工具,能够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评价,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善行为、提高绩效等目的。从理论上对基于跨文化环境视角的跨国公司360度绩效考评模式进行了分析,然后以两家跨国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逻辑回归分析法作为工具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跨国企业360度绩效考评中各个考评角度的相对权重以及不同考评角度之间的关系。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对跨国公司360度绩效考评模式的构建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组织的决策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和知识之间的匹配程度。当知识与决策权不匹配的时候(一是将决策权转移给有知识的人(这面临着代理成本;二是将知识转移给有决策权的人(这面临着信息成本。企业采用集权还是分权的组织结构(是对这两种成本的权衡。专门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且具有难以转移的特性(导致组织的信息成本高于代理成本(所以组织一般是将决策权转移给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即采用分权的组织结构。本文就从知识的角度为组织的分权化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论证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经济全球化对知识管理研究的影响.指出知识管理的研究重心必须进行迁移,迁移的方向是由局部隐性知识向全球化显性知识转移,从微观知识向全球化宏观知识转移,从描述性知识向方法论知识转移,同时指出了新一代知识管理的智能化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阐明代工企业二元性创新平衡的机理,揭示在跨国企业技术封锁下,代工企业跨越集群边界,与集群外非跨国企业建立跨界联结,分析代工企业合作网络知识多样性对二元性创新的影响机理,同时,结合当前代工企业升级,提出集群内代工企业通过跨界联结实现二元性创新平衡的路径,促进代工企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从2007中国制造500强国际化经营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分布状况,各方式选择的企业规模特征和行业特征,我们发现,影响国际市场方式选择的决策变量应从系统性和动态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系统性看,影响国际市场方式决策的变量有外部因素的目标国与母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行业环境等变量和内部因素的企业战略、资源能力和行业特征等;从动态性看,企业国际市场方式的决策还应根据企业竞争优势的转移能力、目标国市场的吸引力以及目标国市场的合作者诚信水平等变量的变化,对所选择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做出相适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东道国文化是影响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7—2018年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了东道国国家文化多样性特征对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内部文化多样性有助于提高中国跨国企业的海外经营绩效;相对于合资经营模式,文化多样性对独资经营的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东道国正式制度质量越好,文化多样性对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绩效的正向促进效应越显著,文化多样性与东道国正式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文化多样性程度提高引致的东道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和中国企业在东道国的合法性提高是提高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宏观层面阐述了知识管理的流程视角,对中外合资企业母子公司及其网络内的其他成员间的知识流动的过程进行了探讨,包括知识流动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类型(技术知识、当地市场知识和管理知识)、知识管理的流程(知识转移、知识转换、知识收获与知识扩散)。在此基础上,借鉴知识转移分析(KTA)框架,提出了知识管理分析(KMA)框架,进一步剖析了中外合资企业知识管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知识资源的角度论述现代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文中对知识资源的特点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知识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作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以海外投资进入方式的选择与股权比例安排为视角探讨影响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内在机制。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为了更有效地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跨国企业应调整单一对外投资模式,探寻股权模式与非股权模式"双管齐下"的跨国投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企业研发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微观基础.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深入研究影响企业研发决策的关键因素显得极为重要.企业间研发竞合模式是产业组织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其核心认知是企业的研发决策被外界企业研发所带来的两种不同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与来源于产品市场竞争的偷生意效应)所影响.如何在实证中识别两种效应是一个难题.通过提出多维空间邻近概念,并基于Bloom et al.的思想,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两种效应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偷生意效应与知识溢出效应均能显著促进本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与其他邻近模式相比,来源于地理邻近企业的知识溢出更能促进本企业研发;高技术企业的研发行为主要被偷生意效应所驱动,而非高技术企业的研发行为主要被知识溢出效应所驱动;两种效应对国有企业的研发决策均无显著影响;偷生意效应对东部、西部及东北地区企业的研发决策无显著影响,知识溢出表现为从发达地区溢出至欠发达地区的趋势.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现阶段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降低知识溢出门槛,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合理规划产业集聚区,这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