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严重问题,通过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还存在着缺乏客观、可信的评级资料;信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有效的监管体系;信用评级的相关立法工作明显滞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等问题.因此应大力发展评级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拓宽业务范围;完善管理制度,促进行业发展;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建立资信评级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科学界定信用等级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2.
信用评级利益冲突行为及其规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谭中明 《商业研究》2011,(10):29-33
信用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行为会影响评级独立性,致使评级结果准确性较差。收费模式偏差、评级机构治理管理存在缺陷,法律责任追究不力、监管不当和市场声誉机制缺乏约束力等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制定了许多措施以规制评级利益冲突行为。为达到好的效果,规制策略应具有系统性,涉及修正收费模式、建立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监管等一系列内容。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信用评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用评级的认定机构与监管机构混乱,法律体系不健全;评级市场过度竞争,评级机构良莠不齐;国内信用评级市场过度开放,外资对本土评级机构渗透严重等方面。政府应从明确监管机构,构建监管体系;整合现有评级机构,削弱外资股权,加强信用评级本土化、标准化;建立有效的防火墙机制,杜绝违规行为;积极参与国际信用评级事务,推动建立信用评级新秩序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现代化信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信用评级业监管的滞后与不足,在此次危机中需要重新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用评级监管的调整,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促进信用评级业重新发挥其金融风险防范的功能。我国是信用评级发展的新兴国家,信用评级业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国外信用评级监管存在的问题给我国以极大的警示,我国应吸取此次教训,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保障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提高公信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收费经营模式存在缺陷,信用评级机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监管和规范评级机构行业的法律法规滞后等。我国应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加速改造目前存在利益冲突的商业模式,建立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引导内外评级相结合,刺激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看信用评级机构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让许多国家认识到现行国际评级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美国评级模式及由其控制的国际评级体系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本文提出在此次危机中需要重新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用评级监管的调整,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促进信用评级业重新发挥其金融风险防范的功能。我国应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信用评级业改革的经验,加快现有信用评级机构的整合重组和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7.
各国因发展阶段与国情不同,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各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过程也存在一定差异.从评级市场的集中度看,国内外评级机构市场集中度都比较高,世界上主权评级中超过90%的业务由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机构经营;我国尽管真正具有规模的评级机构数量有限,但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评级技术方法上看,目前以三大机构为代表的美国评级机构,除了业务量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之外,评级技术也非常成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之下,我国评级业业务品种匮乏,评级技术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从评级机构监管制度看,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业尽管也不是完美无缺,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场格局,在信用评级业监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信用评级业监管尽管在主要内容上与国际监管实践基本一致,但监管措施仍然是粗线条的,缺乏可操作性,与较为成熟的国际监管模式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更好地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应扶持大型本土龙头信用评级机构,增强信用评级机构创新意识,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管协调体系.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看门人",具有风险预警和稳定市场的作用。而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评级机构推波助澜的行为反而加剧了危机的蔓延。因此,对危机视角下探讨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信用评级行业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具体指出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着信用评级机构数量多、规模小、业务范围狭窄,评级结果的社会影响力较小,核心竞争力不足,信用评级业缺乏独立性和有效的监管体系等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业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监管体系、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评级标准、增强信用评级意识、培养专业评级人才的对策,以此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评级市场长期以来存在诸多法律问题.欧盟于2010年12月正式出台针对信用评级机构更为全面的监管规则《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本文建议在吸取欧盟立法的基础上,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加入针对性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信用评级市场发展发达的美国为例,通过考察美国对信用评级监管的历史演变和主要特点,对照我国当前信用评级监管中存在主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借鉴美国先进经验改进我国现阶段信用评级监管。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不公正表现受到了广泛的批评,甚至被认为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用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博弈模型对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看,以标普、穆迪和惠誉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可以起到降低社会经济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然而,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仍然存在着一些功能扭曲的表现,尤其是在此次标普将美国主权债务评级调低的事件发生之后,关于评级机构的争论便愈演愈烈。即以信用评级机构为对象,对标普下调评级事件引发出评级机构背后的运作理念及可能存在的独立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完善信用评级机构运作机制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在现代金融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近年来的几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却因发放的信用评级不断丧失客观公正而广受质疑本文通过对评级机构的起源、经营、监管和所处市场环境的讨论,对其受质疑行为所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引发出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信用评级业通过对各种金融资产的偿还能力或投资风险作出优劣评级,为金融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其投资行为,从而直接影响一国金融资产的定价、资本市场利率的形成和货币汇率的波动。再联想到之前欧洲债务危机时期,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其主权信用评级,加快危机的扩散,沉重打击了欧洲金融秩序的稳定。我们更加坚信本土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对本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中没有履行好揭示风险职能,暴露出种种问题而备受指责,各国纷纷认识到发展本国信用评级的重要性。论述了中国发展本国信用评级的必要性以及发展阻力,最后提出应由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共同推动我国信用评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评级是广大投资者识别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信用评级机构是对资产质量进行分析和把关的重要平台。然而调查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出现的诸多失误,使金融市场失去了可靠的“防火墙”,最终酿成了全球金融海啸。通过解读美国政府改革及发展委员会听证会的各项材料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剖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此次危机中的疏失。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评级制度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改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提升市场的交易效率,但评级的真实性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有待商榷。基于2010-2017年的信用债券交易数据,本文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进行检验,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在对发行人评定评级时存在"顺周期"行为,即经济繁荣时期评级机构具有高估主体评级的正向"冲动",这一行为在对国有企业、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的主体以及高偿债能力企业中更为明显;评级市场寡头竞争以及低评级主体的"评级购买"行为,或是推动评级机构高估评级的重要因素。因此,保证信用评级的真实性的关键在于消除评级机构的激励扭曲机制,提升综合信誉机制对评级机构行为的约束,增加评级透明度。  相似文献   

19.
夏颖 《财经界(学术)》2010,(16):50-51,53
信用评级不仅能够为市场提供风险信息还能够增强市场时企业的约束,因此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活动既影响着投资决策也影响着监管行为,其公信力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但是中国的评级行业发展历史较短,其内在技术实力和外在发展环境较国外都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中国本土信用评级的认可和依赖程度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本土信用评级对债券回报率的影响.利用国内最大的三家评级机构在2007至2009年间发布的评级公告分别建立正面和负面的事件研究模型,考察公告前后的债券价格反应,分析信用评级在二级市场中对债券回报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信用评级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及内在的利益冲突,因此,仅靠自律及市场机制难以保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及评级质量。本文借鉴欧盟做法,分析了目前我国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就构建中国特色的评级业监管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