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惯例是构成组织能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组织领域越来越重视对组织惯例的内涵及其变革性的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组织惯例的概念特征、变革及其对组织的影响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组织惯例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了惯例的内涵以及重复互动、群体性和背景依赖与路径依赖性等特征,认为惯例能够提高组织效能和促进组织学习,强调未来的研究应该侧重于战略转换与组织惯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知识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而吸收能力则是影响企业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研发投入、先验知识、学习强度、组织结构和整合能力这五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企业吸收能力大小对企业知识获取的影响,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新来源于知识的应用,因此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依据,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需要企业文化中存在变化,而这种变化作为企业文化中不安定的因素,也会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针对企业文化对知识吸收的影响,探讨企业文化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为企业建立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动态匹配的角度分析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揭示了在要素投入的"有效区间",资源,以及资源配置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月  姜苑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1):85-86
江苏省是中国技术引进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现阶段利用技术引进来提高江苏省的技术水平仍将是本土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外商投资能否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主要取决于东道国的学习吸收能力如何,江苏本土企业要在引进学习吸收的基础上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基于组织学习的动态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旺盛 《财贸研究》2006,17(2):118-122
作为能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企业的动态能力具有知识性和学习性的特征,它的形成和组织学习密切相关。本文从组织知识学习的过程性着手,构建一个基于组织学习的动态能力的理论模型,分析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开展组织学习提升动态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技术多元化影响知识吸收能力与绩效,但是对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也较缺乏基于中国高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技术多元化的广度与深度视角探讨其对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吸收能力在企业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的视角,阐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对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吸收能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吸收能力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文化、先验知识、学习机制、知识网络位置和网络组织关系,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开展标杆学习活动和采取产学研合作创新方式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Zahra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动态能力观对企业吸收能力的理论模型进行构建,同时指出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作为吸收能力的两个部分是在动态循环的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在知识的转化和利用阶段,产生的新的知识需求通过刺激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再次获取和消化,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并最终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陈彦亮  高闯 《财贸研究》2012,23(6):95-103
以认知理论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对企业惯例演化的重新梳理和解读,引入团队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团队互动,在探讨团队互动与企业惯例关系的过程中,引入以形成共同知识为目标的"知识共享",构建出一个认知视角下的基于团队互动的企业惯例演化的结构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以知识共享为中介的团队互动与企业惯例的关系模型和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12.
组织惯例是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约定俗成的、指导组织开展工作的各项规范。本文通过回顾组织惯例的含义、演化、复制和变异机制等主要几个方面的内容,对组织惯例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与此同时,根据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可知,目前关于互联网条件下组织惯例演化特征的相关研究相对较为欠缺,这是未来此领域值得探讨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了单一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但在产业集群的背景下研究企业吸收能力的较少。本文以产业集群为背景,探讨了群内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构建了相关关系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14.
生态和经济的双赢是再制造追求的目标,知识共享是再制造组织模式高效运作及赢利的关键。本文在达文波特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理论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从参与主体、交易规则、交易货币、交易环境四个层面,分析了原制造企业主导型、再制造企业主导型和联盟合作再制造型三种再制造组织模式下的知识市场,然后探讨了再制造组织模式下知识市场的有效运作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斌 《财贸研究》2013,(5):139-147,156
在对189家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收集样本数据,选取组织惯例作为中介变量,运用相关分析和嵌套模型等方法,实证考察社会资本对终极股东控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惯例在社会资本影响终极股东控制的过程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社会资本中的认知维度能直接对终极股东控制产生显著影响;社会资本中的结构、关系维度只有通过组织惯例的中介作用,才能间接地影响终极股东控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深以及社会发展的速度,当前的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环境都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在当前的网络环境背景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需要充分的认识网络化环境对于企业所产生的影响。但是企业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获取资源呢?网络密度与知识吸收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两个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网络密度以及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宋婷  夏雨  邓文婧 《商》2013,(10):276-276
吸收能力理论提出20多年来,一直是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的先验知识,组织内部机制以及组织与环境的作用机制对吸收能力产生重要影响,成为企业提高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颖  崔健  张潇  刘志国 《商业时代》2012,(23):98-99
个体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重要基础,本质是个体掌握的与知识吸收有关的隐性知识。本文应用隐性知识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知识吸收的实际,通过对个体隐性知识存量进行定量测评的方式设计了个体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个体知识吸收能力进行整体分析和评判。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对成熟的企业吸收能力调查问卷构建了具有中国情景的测量项目,形成了由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4个维度组成的企业吸收能力量表。结合184家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究发现:消化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关系非常重要;利用能力在提升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代表的企业绩效时效果明显。建议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提升企业吸收能力时,首先管理层要重视,其次是提升消化能力,从而提高利用能力,最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企业中的作用需要给予更仔细的审视;文章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强调知识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在企业能力观中的核心地位,将“能力”具体化为“组织惯例”;为构筑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可操作性建议。文章认为从知识的视角理解企业问题,必然会为理论研究注入新鲜观点,为管理实践者提供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