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企业管理》2012,(12):36-45
从2012进入下半年,房企巨头集体出击,跑马圈地,相比之前的土地流拍.开发商拿地热情不高,不可同日而语。如此迅猛的拿地势头是否预示着土地市场开始回暖了呢?房企拿地热情再起,竞相拿地为哪般?究竟该如何拿地,才能在此战役中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2.
芒果台     
《楼市》2016,(4):11
求关注,求辟谣【土地市场火热大佬们为什么要减少拿地】一季度的杭州土地市场可以说高潮不断,杭州市区(含余杭、萧山)成功出让31宗土地,且无一流拍,平稳收金234.63亿元,相当于去年一季度土地成交金额的两倍有余。春节后各房企的业绩会上,大佬们已经纷纷表示要减少拿地,担忧杭州地价冲太高,毕竟历年地王困局的前车之鉴仍在。  相似文献   

3.
目前,土地市场虽然已经降温,但一些房企依然在拿地。由此可判断,目前离开市场的仅仅是一部分炒作资本,下一步政府有必要把调控的重点集中到投资性需求上来在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之下,土地市场已经有了明显的降温气息。一些城市开始出现土地流标(流拍)现象,房企拿地开始变得谨慎,热情明显有所下降,高价抢地的案例已在减少,市场  相似文献   

4.
贾卧龙 《楼市》2013,(Z6):27
房企疯狂高价拿地导致地价暴涨、"地王"频现,这个信号非常危险。地价不断上升与"地王"的出现,容易形成新一轮房价上涨心理预期,进一步推高房价。每一轮地王的频繁出现,都预示着更严调控的来临。近来,土地市场回暖,房企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疯狂拿地。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北上广深的土地出让金已经接近  相似文献   

5.
一、房企“下沉”非一线城市现象分析 由于一线城市面临严峻的调控环境,加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和规范,处于增量市场同质化产品的白热化竞争状态,使一线城市的扩张空间有限,房企在一线城市的发展将面临拿地难、拿地成本高、资金门槛高、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土地     
房企九成资金投向大城市开发商弃子三四线城市房企拿地据北京商报报道,截至3月1 6日,销售额排名前20的上市房企,把全部拿地资金中的92.5%花费在了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也是该数值历史上首次突破九成。其中在京沪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拿地比例更是高达62.5%,创下历史新高,2014年这一比例只有38.8%。与开发商在一二线城市抢地相比,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明显趋冷。2015年1-2月,全国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27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7%;土地成交价款699亿元,同比下降30.2%。财政部3月1 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1年2月17日至今,“京十五条”执行已逾一年。一年以来,北京商品住宅交易走弱,市场预期不明。楼市呈现的颓势直接波及土地市场。这一年里,房企在北京拿地的信心明显不足,住宅土地市场上激烈竞价场面更是鲜见。  相似文献   

8.
《中国房地产》2022,(5):45-49
受集中供地新政和市场下行的双重影响,土地市场成交规模较2020年同期有明显下滑。“国企托底”和“流拍撤牌”成为贯穿2021年下半年土地市场的关键词。2022年,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将继续发挥作用,预计土地市场整体热度会延续2021年末低位运行的趋势。在“因城施策”政策指引下,部分城市会适度放松部分调控,但整体房地产政策面偏紧仍是大势所趋,2022年企业拿地态度将会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9.
媒介视点     
《上海证券报》的评论文章认为,和上一轮拿地潮不同,央企和大型国企不再是土地市场的主角。对于一些热门地块,央企选择靠边站的原因并非不看好项目,而是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警示。这一方而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态度坚定,另一方面也说明土地市场价值正在显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非房企”所拿地块除了用于住宅开发,  相似文献   

10.
土地     
《房地产导刊》2014,(8):15-15
正土地市场溢价走低流拍扩大201 4年7月上旬,全国土地市场土地成交力度趋弱,共成交经营性地块607幅,同比下降31%;成交总建面积1523万方,同比下降35%;成交总金额为261亿元,同比下降55%;成交楼板价为1 71 6元/平米,同比下降31%。成交金额及成交量的走低主要是因为政府推地依然较为缓慢,房企拿地积极性也不高,而成交楼板价的下滑则与一线城市成交大幅缩紧有关。2014年6月以来部分城市底价成交及流拍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万科降价打破了楼市“死都不降”的“铁律”;土地市场“退地”、“流拍” “受冷” “底价成交”成为当前最新写照;资金造急,中小企业“钱荒”大企业“钱更荒”让很多房企举步维艰;“特价房”“一口价”“团购价”,营销手段花样翻新,消费者依旧不买账;一个拥有158年历史的国际资金大鳄雷曼兄弟,仅仅因为资贷危机便轰然坍塌……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导刊》2011,(8):13-13
受全年推地计划和地方债务还贷等压力,各地政府下半年推地将现高峰。 不过,目前房企参与拿地的热情仍然不高。截至7月中旬,高总价地块在今年土地市场中罕有,各地土地成交日趋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一、房企下沉非一线城市现象分析由于一线城市面临严峻的调控环境,加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和规范,处于增量市场同质化产品的白热化竞争状态,使一线城市的扩张空间有限,房企在一线城市的发展将面临拿地难、拿地成本高、资金门槛高、投资回报率持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导刊》2011,(4):15-15
随着限购令常态化,各地房企圈地步伐开始放慢。3月16日,以3.65亿元挂牌的佛山禅城区一幅地块,因无人竞拍遭遇流拍,当地房管局只得取消拍卖。相关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国土地市场新推出的土地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8.7%,但成交面积却下滑了43%,住宅用地推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  相似文献   

15.
去年十月以来,全国土地市场流拍达40多幅,即便成交也大多是以底价,超出底价成交者寥寥无几。从“地王”到“流拍”,这与去年全国疯狂的“土地盛宴”形成鲜明对比,却预示着疯狂的土地市场开始理性沉淀,土地甚至沦为“滞销货”。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导刊》2011,(10):15-15
进入9月,全国各地推地潮出现,但成交多以底价成交。有业内人士表示,土地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地王时代"正向"底价时代"转型。不过,在大多企业谨慎之余,那些资金储备丰厚和战略布局需求的企业,尤其是大型房企开始频频抄"底"拿地。多地拍卖遇冷9月1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9地块中的8块地在8分钟内,即被"瓜分"完毕,其中8块以底价成交;  相似文献   

17.
从拿地到产品进入市场,房地产开发的周期一般在一年半左右。楼市调控已经持续了两年,如果2013年市场能够恢复“正常”,则现在正是拿地的好时机 目前,部分研究机构判断楼市已经进入了底部期,一些房企也表达了借调控时机拿地的愿望,并已经在招拍挂市场上有所行动。  相似文献   

18.
“地王”退地、土地“流拍”、“底价”成交,三大关键词左右着2008年中国土地市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正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随着政府房企消费者三房的利益博弈不断拉锯,未来几个月的土地市场,将会继续冷静,直到新的转机出现。故事一直是这么讲的:市场上几乎不会出现面包比面粉便宜的情况。而在房地产市场,"面包"(房子)"面粉"(土地)的典故堪称房企拿地信心最佳写照:"面粉"的行情往往是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甚至是催化剂。但从今年第二季度的土  相似文献   

20.
土地     
《房地产导刊》2012,(10):121-121
土地市场现转机房企集体抢地 据南都报道,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土地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来底价成交占比几乎与2008年相当,房企拿地成本是近两年最低。部分资金链改善的龙头房企下半年以来积极储粮,8、9月更是创下高峰。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对10家龙头房企(万科、中海、保利、碧桂园、富力、恒大、华润置地、金地集团、龙湖、世茂房地产)的监测显示,从6月开始,龙头房企拿地步伐开始加大,6—8月,这10家龙头房企拿地金额都保持在15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