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徐春 《新财富》2009,(11):114-117
本轮金融危机中,伯克希尔动用巨额自有现金储备积极投资,其中仅高盛、通用电气、瑞士再保险三笔投资就超过100亿美元,从这三笔投资中,我们足以解读出巴菲特的投资秘诀:在熊市里投资,成功是大概率事件;以最有利的条款投资最好的公司,是获取超额回服的捷径;手持一定现金是捕捉下一个投资机会的前提。中国投资者要膜拜巴菲特,需要学会其价值投资理念并持之以恒,尤其在熊市中要冷静、坚决地投资股市。那些不具备“股神”素质的投资者!则需要听进巴菲特投资低成本指数基金的忠告。  相似文献   

2.
于欣  陈永谦 《新财富》2011,(6):38-46,48,53-56
近几年,“朝圣”巴菲特股东大会的中国投资者队伍日渐庞大,成为“中国的巴菲特”是证券投资界各路精英孜孜以求的目标。深人分析巴菲特的投资足迹及伯克希尔的整体投资布局,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成功的实质,并不在于其深谙价值投资和每每被聚焦的股市投资神话,推动伯克希尔增长的也绝不仅仅是股票,而是在“产业+股市”大布局下,凭借持续正收益所打造的一条以保险为核心的产融价值链条。在巴菲特构建的这一投资模式中,  相似文献   

3.
陶冬 《新财富》2007,(11):48-48
巴菲特尽抛中国石油,一定是看到世界其他地方有更具投资价值的机会。在次贷危机下,资产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现象已比比皆是。但笔者仍十分看好新兴市场,看好H股的未来,也看好中国的基金管理业。假以时日,中国出现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奇才,完全有可能。但是中国的巴菲特,一定不是靠炒内幕消息、炒认股权证起家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家真正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和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其财报应该是怎样的?《巴菲特教你读财报》一书,通过对巴菲特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的简炼、透彻的诠释,为人们揭示出,如何能够从财报中“见微知著”,判断出一家好公司。  相似文献   

5.
《商务周刊》:您对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怎么看,介意外界称您为"女巴菲特"吗?刘央: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第一人,他是过了36岁才成为基金经理的,他是在美国GDP达到5万亿美元时起步,在15万亿—20万  相似文献   

6.
研究在简要介绍行为金融投资原理和投资策略的基础上,从行为金融这一新的视角对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包括投资哲学、投资理念和选股准则这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巴菲特投资理论的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价值投资是一种重要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这种投资理论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是否适用呢?依据沃伦.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试图对此做出实证分析。首先对该理论做了剖析,然后根据各项评价指标进行选股,并运用现金流贴现模型来估计企业的内在价值,最后做出分析。结果表明,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适用性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8.
17年前,一个叫唐炜臻的中国大陆移民来到北美,一不留神撞到金融界,从此弄潮金融,以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气概与豪情在北美金融投资领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006年,他又用《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这一专著来解读财富的理念和理念的财富;带给人们一种灵魂的荡涤、一种对生命的开启和一种对梦想的勇往直前。2007年11月,《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又再版,以飨读者;这一版,作者结合自己这一、二年的实践经验与操作体会还有不少感悟和思考,带给广大读者更多新的思维增长点;时金融投资有更精进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新财富》2011,(6):52-53
现年81岁高龄的沃伦·巴菲特的继任者一直是近几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的热门话题。根据巴菲特的计划,退休后他在伯克希尔的职位将一分为三,设立非执行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投资负责人。目前,非执行董事长一职巴菲特推荐由其长子霍华德·巴菲特出任,CEO职务也有多名优秀候选人,但真正体现巴菲特投资衣钵的投资业务负责人却仍是个悬念。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 巴菲特豪赌中国石油 4月份,巴菲特的投资公司Berkshire Hathawgy分几次收购增持了中国石油的股票。一些人认为,巴菲特收购中国大陆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的13%的股票,清楚地表明了他对中国大陆接受市场经济和推进改革的姿态的认可。就在巴菲特收购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与索罗斯、巴菲特齐名的世界三大投资大师之一,杰姆·罗杰斯的名字于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因为近年来大力推广中国与亚洲的投资机会,他的投资观点不时此诸报端.  相似文献   

12.
田立 《商界》2008,(1):96-96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被大家推崇备至。但生活中似乎总是存在这样一个规律.越是人们不绝于口的,越容易被模糊化、程式化,甚至被讹传。  相似文献   

13.
《新财富》2011,(6):47-47
说到巴菲特选股术,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发现被低估的股票和高成长性的股票。这些已被中国投资人学以致用。然而,中国投资人无法实践的是,一旦买入就可以长期拥有。  相似文献   

14.
陈文 《21世纪商业评论》2008,(5):114-116,118
巴菲特在自己和相关利益者之间搭建了充分信任的桥梁,才能使他人把自己的身家托付给巴菲特。他对信托责任义务的理解,才是他所有投资秘诀中最核心之处。  相似文献   

15.
读书     
2008年9月29日,当今世界首富沃伦&#183;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The Snowball)新鲜出炉。书中内容不言而喻,读者可一窥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和决策力。传记作者是投资分析师爱丽丝&#183;施罗德,她有幸获许近距离接触这位“当代最成功的投资者”,并将点点滴滴积累成册。与以往不同,传记展示了一个身着旧毛衣的巴菲特,一个透着古灵精怪而又令人顶礼膜拜的巴菲特。以下是传记中部分有趣的节选,让我们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16.
4月底5月初,大家公认的投资谨慎的美国“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凭借雄厚资金,增持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股份,一时间成为海外投资市场的热门话题。华尔街日报认为,巴菲特收购中国大陆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Ltd.(Share H),简称:中国石油)在香港上市的13%的股票,清楚地表明了他对中国大陆接受市场经济和推进改革的姿态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分享     
《销售与管理》2007,(3):83-83
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白手起家,仅靠投资便积累了数十亿美元的财富。但两人的投资风格截然不同,投资方法也有天壤之别。巴菲特的招牌式策略是购买那些他认为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企业,并“永远”拥有它们。索罗斯则以在货币市场上做神出鬼没的高杠杆赌博而闻名。两人的区别实在不能再大了。  相似文献   

18.
一个赌注正在巴菲特和索罗斯当年的大将德鲁肯·米勒之间进行:德鲁肯·米勒做空IBM,做多亚马逊;而巴菲特大笔买入IBM的股票。德鲁肯·米勒做空IBM是因为它在云计算上落伍了,而亚马逊是目前全球最好的提供云服务的公司。巴菲特买入IBM是因为IBM有大量现金,并斥资160亿美元回购股票。这明显是两种投资逻辑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商界》2010,(12):26-30
约书 尊敬的巴菲特先生:您好!我是中国《商界评论》杂志的主编。作为价值投资的倡导者,我从您的理论中受益匪浅,也非常敬重您。但是敬重不等于盲从。  相似文献   

20.
《新财富》2011,(6):10-10
中国有了以投资为职业的群体后,巴菲特成了大家言必称之的导师。每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巴翁必然亲临现场,并做演讲,中国越来越多投资者想法设法拿到入场券,以能厕身其中聆听为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