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芳  王凡摄影 《新财富》2010,(11):98-105
无论是对冲基金SAC Capital Advisors在中国的招兵买马,还是索罗斯香港办公室的开幕,都显示出海外对冲基金正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本土对冲基金的爆炸式发展,可谓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2.
国际热钱与国际资产价格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冲基金规模与主要证券市场指数及代表性商品价格变动的相关度具有时变性特征,相关度的聚集意味着资产价格泡沫发起;国际热钱与国际资产价格之间基本上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数月间的短期冲击与运动作战是国际热钱的主要运行模式;金融危机高潮之后,国际热钱开始聚集能量,对冲基金规模开始回升,石油与黄金成为其投机的重点,这意味着国际资产价格已经从底部抬头.因此,监测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国际热钱,有助于我们监测国际资产价格走势和泡沫的形成,结合国内实体经济的供需状态,可以监测通货膨胀的抬头.  相似文献   

3.
文芳 《新财富》2010,(7):88-93
拥有10多年对冲基金组合投资经验的聂军认为,要推动萌芽中的中国对冲基金行业茁壮成长,不仅要避免走日本的弯路,更要改变人们对于对冲基金的错误认识。在他看来,被妖魔化的对冲基金其实风险更小、回报更优、杠杆可控,比传统投资策略更优越。他同时指出,中国乃至亚洲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往往集中于股市多/空头策略,策略同质化不仅摊薄盈利机会,更增加系统风险,因此,对冲基金经理们需要扩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关注对冲基金的人.不难发现.那些善于运作资金的人却很少能成功地经营公司。20世纪90年代的恒星对冲基金现在却难以进入前10位。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的量子基金在经过一笔失败的日元交易后,利润开始下降;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旗下的老虎基金遭受网络泡沫的沉重打击;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呢?无需再问。  相似文献   

5.
杨燕 《现代商业》2007,(21):220-221
本文对对冲基金的定义、内涵、特点作了详细介绍,对其风险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对冲基金对进入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我们关注。最后还就对冲基金的监管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绍峰 《新财富》2006,(10):100-100,102,103
目前在中国的外资对冲基金,大多在开曼群岛等避税天堂注册,并借用QFII通道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其中在上海有10家左右的对冲基金,规模最大的有八九亿美元,小型的也有几千万美元。而这些对冲基金经理人也多为“海归”,大部分有在美资或欧洲投行任职的经历。由于中国市场还缺乏对冲工具,目前投资A股的对冲基金并不放空,而跟共同基金一样做多,有时通过券商融资,发挥杠杆作用。随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挂牌,首个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浮出水面,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对冲基金加速了布局中国的步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杨晓清  徐春 《新财富》2010,(5):218-221
步入对冲时代的中国私募基金行业面临爆炸式发展,但基金投资策略界定不清晰、净值披露日期凌乱,仍对投资者造成困扰。一方面,私募基金必须通过行业自律解决这两大乱象,以免重演早年封闭基金杀鸡取卵后的多年萧条;另一方面,个人投资者要避免重蹈马多夫骗局受害者的覆辙,必须与时俱进,在战略上以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为指导,在战术上吸收行为金融学的精华,实现资金在资产类别、投资策略、经理人等层面上的合理配置以及长期战略与中短期策略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8.
刘玮楠 《中国市场》2014,(37):31-3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资金的流动更加频繁和迅速,对冲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中迅速崛起。对冲基金可以运作巨额的国际资本并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影响,它的杠杆之高,曾让投机者赚了个金钵满盆,也一不小心赔了个血本无归。对冲基金不同于传统的投资基金,它可以利用金融体制的空隙和一切不稳定因素掀起一场金融风暴。有关对冲基金的博弈会推进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不断革新,从而推进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冲基金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曙松  王超 《新财富》2006,(9):94-98
日本2000年通过立法允许对冲基金在日本正式开展业务,其后5年的时间里,日本市场上的对冲基金规模迅速膨胀了10倍。除了部分富裕阶层之外,大量的养老金、保险公司也都成为对冲基金的投资者。最大的两类投资者,一是追求分散化、低风险的金融机构、养老金,二是追求高收益的富裕个人,因而分散化、低风险的对冲基金组合基金和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型基金构成了最主要的两种策略,一直占据着日本对冲基金一半以上的份额。目前日本对于对冲基金的立法尚属空白,为了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养老金的利益,监管当局正在建立对冲基金的监管机制。日本在对冲基金的法律定位、监管原则和监管模式方面的选择,可以为中国未来的对冲基金监管机制设计提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陈翰铮 《商》2014,(43):194-194
摘耍:随着基金托管和两融创新业务的开放,大型券商纷纷抢先开展PB业务。从海外发展经验来看,PB业务更多的是涉及有大额量化交易需求的对冲基金。而在国内,近两年来随着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PB业务越来越受到券商的重视。本文通过简述国内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来分析我国PB业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几次金融危机中,对冲基金起到了导火索和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此,对冲基金广为人知,并几乎成了金融动荡的代名词。近年来,对冲基金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不断向新兴市场国家扩展。  相似文献   

12.
袁铭良 《新财富》2004,(10):75-79
内地房地产公司融资渠道有限,银行贷款又受到新的政策约束,这为海外房地产基金提供了更多进人的机会。虽然目前对外资基金运作还存在很大限制,但近年来,来自欧美、东南亚和香港等地的房地产基金接连“试水”,正逐步完善着自己的内地地产布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当前国际对冲基金重返亚洲寻找商机的现实,在分析其近期主要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国际对冲基金及其他短期投机资金,投机套利的应对措施是: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外汇监管;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加快金融外汇制度改革;慎重开放资本项目。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发展对冲基金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积极影响,然后阐述了我国发展对冲基金必须考虑的问题,最后就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在对冲基金监管问题上如何监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财富》2006,(9):100-101
尽管目前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公募与私募基金还没有进行明确的区分,但是基于现实的市场需求,事实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对冲基金,通过各种合规或者不十分合规的渠道进入了金融市场,或吸收国内资金投资境外或直接投资国内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业务规模。  相似文献   

16.
对冲基金是一把“双刃剑” ,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力 ,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因此用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对冲基金 ,加强监管 ,减少其负面影响 ,使其为经济发展服务 ,才是科学的态度。由于对冲基金仍有待完善和发展 ,特别在会计信息披露以及跨国之间的监管方面有待完善 ,因此既要堵塞世界金融体系上的漏洞 ,又要防止对冲基金的过分投机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冲基金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舜 《价格月刊》2007,(3):73-75
本文研究对冲基金对我国金融体系影响后认为:对冲基金如运用得好,对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的调整等方面会带来正面影响;如运用不好,会加大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要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对冲基金的定义、内涵、特点作了详细介绍,对其风险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对冲基金对进入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我们关注.最后还就对冲基金的监管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芳 《新财富》2012,(6):66-68,70-72
张承良所率领的睿智华海基金从生意角度研判投资标的,对低市净率指标极为青睐,并创造了屡试不爽的“低市净率+催化剂”的“张氏投资法则”。自成立之日至2012年2月底,其基金年化回报灞.17.66%,在所有海外中国对冲基金中,排在首位。不过,“张氏法则”在熊市中并不能御寒。  相似文献   

20.
庞宝林 《新财富》2006,(1):24-26
2005年11月25日挂牌的香港首只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领汇(0823.HK)上市即飙升,由10.3港元上升至12月9日的14港元,短短两周上升接近四成(图1),一时风头无两。在领汇的交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英国注册的对冲基金The Children's Investment Fund(TCI)在领汇上市的首4个交易日即吸纳3.74974亿基金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