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情况截至2015年底,闵行区所有村的清产核资、农龄统计等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80%以上的村实施了改革。闵行区累计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村级组织为133家,较上年增加16家。全区共成立了129个新经济组织,其中公司17家,社区股份合作社13家,村经济合作社9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6家。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我国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后脱贫时代,继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一是稳定产权结构。产权结构的不稳定必然会影响组织运行效率,影响后脱贫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效果。二是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需要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经济合作社的长期发展机制,要建设一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保证集体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无锡市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和标准化,全市已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改革任务,共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966家。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建设更加开放、更加高效、更高水平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浙江省许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变更登记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的经营性资产全部纳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股份合作社的理事会负责管理和运营,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公司化运营管理。很多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都利用集体留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这为浙江省如何在城市化、工业化深入发展中,加快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全省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现状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解决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不清、管理不严、效益低下、民主监督失效等问题,增强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苏州市从2001年开始,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以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市所有乡镇98.3%的行政村已完成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累计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1285家。  相似文献   

7.
正明晰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产权并探索政经分离,是江苏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最大亮点,江苏通过先行先试走在了全国前列。苏南农村大多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明确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关系。在兼顾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利益公平前提下,积极开展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和股权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改革,重构了股份合作社、经济合作社、股份公司等新形态的集体  相似文献   

8.
正股份合作社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应运而生,并已成为再造农村新集体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截至目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已有12个村建立了社区股份合作社,总股东39641个,其中,农民个人股东39629个,村集体股东12个,股金总额2.7万元。近期笔者重点对这12个社区股份合作社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主要形式存量资产股份量化型。首先,进行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集体成员身份界定、核实人口  相似文献   

9.
<正>南京市高淳区围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革试验主题,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强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一、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工商登记试点工作累计向16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社区股份合作社营业执照,使其获得合作社法人市场主体资格,其中部分社区股份合作社已开始运作,探索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海市各区县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1 1年底,全市已有7个区21个镇(含街道、工业区)的69个村(组)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65个公司或社区股份合作社,占总村数的4%.松江区新桥镇、中山街道和新浜镇还探索完成了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上海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利益的有益探索.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本市闵行区虹桥镇部分村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资产以股权形式量化到人,并按股进行收益分配.此后,上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形式不断拓展,改革层面不断扩大.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已有7个区30多个镇(含街道、工业区)的13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了126个公司、社区股份合作社和经济合作社.已改制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2011年分红3.3亿元,人均分红4240元,比上年4084元增长3.8%.闵行区改制后的30个村3万多农民人均持股3.2万元,人均分红6000元.松江、闵行等区还积极探索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发展力度,逐步探索推进以有限责任公司、社区股份合作社及社区经济合作社等为模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上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现状据相关部门统计,2016年上海启动19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当年已完成改制163个村,其中,闵行区完成4个村,宝山区完成4个村,嘉定区完成59个村,浦东新区完成1个村,青浦区完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合作社年,也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五周年,如何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探索合作经济新模式,已成为国外专专家学者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上海市充分发挥城市化发达地区优势,把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制度创新的根本,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的内涵和特点1、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的内涵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是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农民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2021,(4):127-137
农村股份合作经济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推广模式,是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有偿退出权"则是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所享有的六项财产权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难点之一。《民法典》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交换及征收补偿等事项进行了规范,间接肯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退出的权利,但总体而言,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东退出权的规定尚未明确,相关立法规定也较为零散。建立健全农村股份合作社股东退出机制,需要厘清股份合作社股东退出机制的法理基础,进而清晰勾勒"退出条件、退出原则、退出方式、退出保障"的基础框架,把保障农民股东退出权利落到实处,促进农村股份合作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四大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动因是工业化、城市化推进中农民失去土地保障和集体迅速增加的货币资产,根源是集体资产产权模糊和村干部对资产的集权管理,外力是成功的乡村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革经验和不断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结果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集体土地被征用,土地资产基本转为货币资产的一些地方,大胆进行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土地被部分征用或没有被征用的部分地方,也作了改革探索和尝试。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发展速度不快、进展不均。究其原因主要存在法律政策、制度安排、思想认识、机制建设四大障碍。  相似文献   

16.
<正>山东省高密市醴泉街道辖14个城中村、62个农业村,耕地面积9.1万亩。自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压茬推进宣传发动、清产核资、成员资格认定、股份量化、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等工作,至2018年底,76个村全部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目前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颁证工作全面完成。规范推进,保障改革实效。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运行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村级集体资产产权不清,收益分配不规范,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难度增加,与集体资产市场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东部一些地区对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了股份合作制改革,逐步成立了一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践表明,合作社的成立,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增加了村民收入,也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民主管理水平,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构建了规范的发展平台。从村级集体股份合作社运转情况来看,当前面临着如下一些问题一是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身份问题。由于我…  相似文献   

18.
<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能否规范分红、健康发展,事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能否巩固,事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感、幸福感能否增强。因此,必须靶向发力,坚持依法照章办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可分配收益,使更多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分红,有效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财产性收入,维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乡村集体企业改制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次重大突破。1993年5月杭州市西湖区益乐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诞生,标志着浙江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拉开序幕。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地方纷纷将村经济合作社(《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定为村经济合作社)改革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少数改革为股份制公司。到2008年6月底,浙江已建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044个,累计量化集体资产208.4亿元,享受股份社员149.2万人;2007年社员按股分红9.6亿元,人均698.18元。  相似文献   

20.
江阴市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工作,于2004年10月在长泾镇花园村试点起步,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 58家,占全市241个行政村总数的66%;共有农民股东46.5万人,占全市77.18万农民总数的60%.经过8年的稳步推进,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障了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先后涌现了长江村、通运村、江锋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长江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分红水平连年创新高,2012年人均分红达到2万元;江峰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作为全国合作社建设的先进典型,"十八大"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运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作为全省100家优秀合作社之一,入选《江苏省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