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都市主义与新市镇建设理论是旨在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于美国。这种全新的理论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都被积极实践,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如何引入该理论发展我国的都市和市镇成为一个探索性较强的课题,用何种方式在理论和我国城市发展实践之间形成对接,也就成为值得细化研究的系统性任务。天津市东丽区"十一五"城市建设规划中首次引入了新都市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表示东丽区城市化规划建设将在"在城市化的郊区发展中,对城市边缘区进行重构"这一新都市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这是很有意义的探索,需要全面的理论准备和研究支持。《天津市东丽区新市镇建设的内涵与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从宏观的历史、现状到微观的区内条件因素分析,对东丽区的资源禀赋、运行模式、制约因素等众多问题做了多方位解读。本期<专题研究>栏目刊登了该课题组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供读者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都市主义与新市镇建设理论是旨在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于美国。这种全新的理论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都被积极实践,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如何引入该理论发展我国的都市和市镇成为一个探索性较强的课题,用何种方式在理论和我国城市发展实践之间形成对接,也就成为值得细化研究的系统性任务。天津市东丽区"十一五"城市建设规划中首次引入了新都市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表示东丽区城市化规划建设将在"在城市化的郊区发展中,对城市边缘区进行重构"这一新都市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这是很有意义的探索,需要全面的理论准备和研究支持。《天津市东丽区新市镇建设的内涵与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从宏观的历史、现状到微观的区内条件因素分析,对东丽区的资源禀赋、运行模式、制约因素等众多问题做了多方位解读。本期<专题研究>栏目刊登了该课题组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供读者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新市镇建设与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都市主义与新市镇建设理论是旨在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于美国。这种全新的理论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都被积极实践,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如何引入该理论发展我国的都市和市镇成为一个探索性较强的课题,用何种方式在理论和我国城市发展实践之间形成对接,也就成为值得细化研究的系统性任务。天津市东丽区“十一五”城市建设规划中首次引入了新都市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表示东丽区城市化规划建设将在“在城市化的郊区发展中,对城市边缘区进行重构”这一新都市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这是很有意义的探索,需要全面的理论准备和研究支持。《天津市东丽区新市镇建设的内涵与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从宏观的历史、现状到微观的区内条件因素分析,对东丽区的资源禀赋、运行模式、制约因素等众多问题做了多方位解读。本期<专题研究>栏目刊登了该课题组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供读者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2月,因天津市东丽区新市镇建设需要原金钟街辖区内的欢坨小学、大毕庄小学的教师及原欢坨小学、大毕庄小学、南何庄小学、南孙庄小学的本地学生迁入了新市镇配套学校金钟小学,原南何庄小学、南孙庄小学的教师及以上4所学校的外地学生迁入大毕庄中学原址,组建新的大毕庄小学。地处天津市东丽区的最北端的这所"小学校",由于学校硬件条件与新市镇其他学校相比差距较大,教师和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浦东新区为了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完成城市化布局,总规划面积近70平方公里的川沙新城、唐镇、曹路、外高桥四大新市镇齐齐亮相。浦东新市镇的规划目标是将川沙、唐镇、曹路、外高桥这四大新市镇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就业充分、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配套齐全、居住舒适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市镇,成为功能区域的核心区。浦东新市镇规划方案一落定,就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而国外在小城镇建设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呢?为了取其精华,本文特选取了美国、德国、日本、英国这四个国家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供我们的浦东新市镇规划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官员在线     
《中国老区建设》2013,(3):21-21
我们规划的新市镇,是要老百姓欢迎的新市镇。——江苏省南京市市长季建业 在南京市全面提升新市镇规划设计水平动员大会上,季建业批评了一些地方在新市镇规划中贪大求洋、不切实际,把城市规划理念照搬到农村,把乡镇规划成城市的怪现象。他说,"新市镇的设计,不是要把新市镇变成城市,建成高楼林立,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7.
正杨效国同志自1998年至今担任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街塘洼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在军粮城新市镇建设的过程中,他以身作则,积极推动军粮城新市镇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实际行动做新市镇建设的先锋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与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目前香港新市镇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香港新市镇建设是香港解决经济发展、缓解城市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到目前为止,香港新市镇建设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变迁,并正在进行着"第四代"的建设;从新市镇建设中可以看出,香港新市镇实质上是霍华德花园城理论的延伸,它对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依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大部分省会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都市农业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中,作用越发显著.文章从我国都市农业的内涵入手,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昆明市西山区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实例研究,并提出了空间布局的建议,最后得出各大城市必须因地制宜、依托自身比较优势,探索独具特色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课题组 《天津经济》2006,(12):34-38
由于天津市东丽区各新市镇将建成区域内的中心性城镇,其规模大于一般乡镇,为丁充分发挥集聚与辐射作用,成为天津市Ⅸ和滨海新区的反磁力中心,在规划中凶地制宜地将多个有经济、社会、文化联系的乡镇(街道)统一规划建设成了一个新市镇,如军粮城(无瑕)新市镇和新立(幺六桥)新市镇。此种统一规划中,各利益主体问容易产生矛盾。常用的方式就是调整行政区划,即将各个乡镇合并来解决相关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见效快,新市镇集聚能力能得到显著增强,但其中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行政区划作为上层建筑本应保持相对的稳定,不宜进行频繁调整;同时,区划调整成本高,调整后干部分流、资产清理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因此新市镇开发中需要探索其他更为高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然后从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资源保护"与"发展优先"并重、"乡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建立并健全城乡一体化规划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探索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模式,最后强调了"城乡一体"与"城乡一致"的区别。笔者希望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模式的探究,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都市圈农业发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都市农业(亦即城市农业),成为风靡全球的一种农业现象。在我国"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首先引入都市农业的理念。上海市并于1994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纲要的城市。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都市农业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城市及其近郊。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特别是几千万,甚至近亿人口集中的城市群(大都市圈)的形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伴随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智慧城市以及注重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等城市规划发展新趋势的出现,城市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城市规划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城市规划人才发展规划,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全覆盖培训工程,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加大人才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规划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郭嫱 《天津经济》2015,(9):21-24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并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发展经验,提出东丽区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及规划策略,以期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就借鉴西方居住区理论在亚洲创造性地拟定了一套新镇发展模式并开发了23个新镇。经历了"邻里组团中心"、"棋盘式"模式之后,新加坡以榜鹅新镇为试验点开创"21世纪新镇"模式。榜鹅21世纪新镇在继承"田园城市"思想的基础上,汲取新城市主义的TOD模式和景观都市主义理念,以分层TOD为构架建设景观基础设施,在社区层面全面实践生态策略与技术并普及群众环境意识。学习总结榜鹅21世纪新镇模式的先进之处对我国新城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本文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由此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在解读城市化过程、构建城市结构的优势所在,提出了一些对中国城市发展建设有借鉴意义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长青村位于河北区与东丽区结合部,对于发展经济有着一定的区位优势。但近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长青村连年受到国家修路,建桥,城市建设拆迁的  相似文献   

18.
陈行 《重庆与世界》2013,30(2):11-13
解读香港新市镇建设的历史过程,分析新市镇建设与轨道交通的关系,梳理香港"TOD"开发模式的经验与不足,总结"TOD"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为采用"TOD"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案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深圳经过20年的发展,人们对这片神奇土地的关注发生了变化.在经济指标之外,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更多进入深圳人的视野.从"花园式园林式城市"发展目标的确立,到"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文化内涵与品位"的吁求,再到获取"国际花园城市"的殊荣,,无不显示出这座新兴城市在日益走向成熟.在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被称为"特区后花园"的龙岗区悄然崛起.在城市建设尤其是村镇规划与管理方面独树一帜,引来了世人惊叹的目光.从总书记到老百姓,从专家学者到青年学生,凡是到过龙岗参观的人们,总是对其城镇规划和建设留下深刻印象.最近,由蒋尊玉、冯现学主编的<为了美好家园--深圳市龙岗村镇规划管理与实践>一书由海天出版社出版.这本凝聚龙岗规划建设者心血的文本,对龙岗区城市化进程与村镇规划及问题进行深层次的阐释,为提升城市规划的内涵与品位,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褚思真 《中国经贸》2012,(24):130-131
新城市主义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针对无秩序城市化、环境破坏、交流丧失等现代城市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城市病,因此新城市主义理念及其倡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对我国城市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