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作为债转股政策的直接产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只有十年的暂定存续期,其所持股权只是一种“阶段性”持股,最终须实现退出与变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的退出变现方式与结果将直接决定债转股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效果。本文通过对债转股政策基本目标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与变现方式对政策目标兼顾性的分析,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与变现应主要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并且提出了几种可行的股权转让方案。股权退出与变现的几个基本目标由于国家实施债转股的特殊背景与目的(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企脱困),以及债转股企业的特殊构成(以资  相似文献   

2.
刘伟 《经济管理》2003,(23):65-67
债转股是中国搞活国有企业的重要改革举措。但是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地位,债转股公司出现了反效率效应。必须通过界定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深化债转股企业的改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退让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债转股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高志谦 《经济论坛》2001,(24):45-46
一、债转股的本质债转股是指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合法债权依法转变为对债务人的股权投资,变更债务人的注册资本或债权人以债权出资与债务人新设公司,并取得股权的投资行为。就我国实践而言,是以国家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依法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贷款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债转股不是将企业的债务变为国家资本金(贷改拨),更不是将企业的债务一笔勾销,而是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与实施债权转股权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罡 《经济问题》2001,(3):22-23,36
债转股指的是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此,原来的银行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5.
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行债转股,对于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提高银行的资信度,降低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是有益、可行的。“债转股”是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它不是企业债务转为国家资本金,更不是将企业债务一笔勾销,而是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6.
伍中信  文学 《经济导刊》2003,(12):65-68
债转股是以国家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权转股权,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债转股  相似文献   

7.
缪喜玲 《经济论坛》2003,(13):28-28
一、“商业性债转股”的特点及实施条件“商业性债转股”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债务转化而来的股权。我们首先要把这种商业性的债转股同我国正在进行的在国企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特定的、政策性的债转股区分开来。“政策性债转股”,就是将国有企业欠国有商业银行的钱转换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对企业的股权,由原来银行同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投资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AMC依法行使企业股东权利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政策性债转股”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来运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企业债转股这一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指出债转股成功的关键是改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指出要大力培育资本市场,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有的巨额股权变现流通提供积极的市场准备.  相似文献   

9.
穆仲 《时代经贸》2007,5(9X):37-37,39
介绍了企业债转股这一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指出债转股成功的关键是改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指出要大力培育资本市场,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有的巨额股权变现流通提供积极的市场准备。  相似文献   

10.
萧文 《资本市场》2001,(1):12-16
<正> 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步履维艰。作为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它出现在中国的那一天开始,就与这部分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国家赋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债权转股权的职能和手段,也就是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部分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就被列为债转股的对象。正因为如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实现国企脱困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辛作义 《经济经纬》2004,(2):139-142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近几年的股利分配政策、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危害。提出要规范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一方面要提高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财意识;另一方面要为上市公司创造良好的理财环境。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   总被引:128,自引:1,他引:128  
本文以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是否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我们采用剩余收益模型计算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分别以披露总体质量与盈余披露质量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发现,在控制β系数、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杠杆率、资产周转率等因素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样本公司边际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还发现,盈余平滑度和披露总体质量是影响样本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主要信息披露质量特征。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管层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机制,是极为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之一。高管层股权激励加强了公司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公司高管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益。就此,以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高管股权激励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历史亏损企业所有者权益结构具有高股本、高资本公积、低盈余公积与高负向未分配利润并存的失衡特征。合理设计历史亏损企业所有者权益内在结构,既有利于协调股东、债权人、管理层之间的契约关系,又有利于提高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历史亏损企业而言,历史亏损越高,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差;股本越大,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好;资本公积(特别是股本溢价)越大,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差;盈余公积占比较小,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聚焦历史亏损企业,首次从所有者权益结构视角探讨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旨在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董事、监事及高管团队对企业创新战略的方向、组织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他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变得必要和迫切。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分析企业技术董事比例和股权激励(分为高管股权激励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两个维度)对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技术董事的比例越大,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越高;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授予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越高;然而,高管股权激励授予比例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并无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伟彬 《当代财经》2006,(11):36-42
基于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本融资偏好问题的重新审视,我们发现:(1)如果将短期债务考虑在内并剔除首次公开募股的影响,股本融资偏好就不复存在;(2)在企业债务比率的调整过程中,融资缺口所起的作用超过了传统的企业特征因素,这意味着顺序偏好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的融资行为;(3)股票市场状况和政府管制政策会对企业外部融资的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上经验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并不像原先所想的那样独特,主流的资本结构理论对企业的债务政策具有相当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董事、监事及高管团队对企业创新战略的方向、组织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他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变得必要和迫切。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分析企业技术董事比例和股权激励(分为高管股权激励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两个维度)对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技术董事的比例越大,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越高;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授予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越高;然而,高管股权激励授予比例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并无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18.
高管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98年到2008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高管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薪酬对企业价值有非线性的"U"型影响,在高管薪酬超过一定的额度后,高管薪酬激励明显呈现出边际递增的激励效果.高管持股比例对企业价值只有线性正向影响,并未发现高管持股对企业价值的非线性影响关系.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发挥了一定的激励效果,上市公司应该合理的对高管进行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19.
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差异一直是家族企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现有的研究多是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从家族性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则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视角对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以2008年年报中的100家家族上市公司与100家非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高管年薪和高管持股比例这两个方面探讨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表明:非家族上市公司与家族上市公司除了在高管年薪上差异不是很大,其余变量皆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家族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企业绩效皆高于非家族上市公司。家族上市公司与非家族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对公司绩效影响都显著,且都呈正相关,但家族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比非家族上市公司大。高管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影响则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刘林 《财经科学》2006,(8):43-51
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过度包装"现象普遍存在,一个根本原因是当IPO公司的价值被高估时,对IPO公司的高定价行为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本文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分析了初始公司面临发股收益、持股收益与控制权收益组合时,IPO公司价值被高估没有约束机制以及引入约束时对于公司股票发行定价决策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一个发股收益与控制权收益不可兼得的治理机制,可以把IPO盈余"过度包装"的融资行为内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