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TO经济导刊》2009,(12):12-12
中国公布2020年减排目标 据新华网11月26日消息,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相似文献   

2.
至2011年,联合利华24%的农业原材料实现了可持续采购;在欧洲100%的用电采购来自于可再生能源,这每年可为公司减少2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卫宝香皂健康洗手项目成功覆盖4800万消费者;90%以上的植物奶油产品饱和脂肪低于1/3”。  相似文献   

3.
节能减排就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导致了全球对能源的忧思,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主要的石油进口国,开始重视能源节约利用,提倡提高能源效率:同时,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当时并没有关于碳排放国际上统一的意见和协议,许多欧盟国家就采用了自愿减排的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4.
今年和“十一五”期间,灵宝市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3182吨和5100吨以内。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降低。到2010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控制在2766吨,比“十五”末下降1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1564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化工科技市场》2008,31(12):45-46
“中美绿色能源论坛”在京召开。 全球变暖、生存环境恶化、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由此,发展绿色能源,建立新的能源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成为人类努力的方向,绿色经济将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7月11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要求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柬眭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水运大国之一.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0多亿吨。每年在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靠泊装卸货物的船舶数量巨大.据测算.如果船舶在港口靠泊期间关停自身的燃油发电机而改用岸电.每年减少燃油消耗约300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1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6万吨.减少氮化物排放19.5万吨。其中.减排的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36%0.相当于180万人口一年的排放量:减排的二氧化硫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4%。.相当于720万人口一年的排放量。为实现绿色航运,目前.交通运输部已把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列入“车、船、路、港”干家企业低碳交通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尽快促进国际岸电技术的发展脚步.如今.中国海事界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将“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篇,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要实现能耗强度下降16%、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  相似文献   

9.
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和日本常石造船(Tsuneishi Shipbuilding)已联合研发出一种称为“MT-COWL”的能源节约技术,可减少船舶上层结构的风阻力。利用模型进行的风力测试表明,该技术可减少10%的风阻力,这意味着如果运用至1艘18万吨散货船,每年可减少52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提供燃料效率。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意味着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意味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人类社会解决当前全球气候恶化与能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WTO经济导刊》2012,(6):33-33
项目目标:通过推动电源侧节能、电网侧节能和客户侧节能,到2020年,南方电网将带动上下游实现较2005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亿吨,南方五省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因此下降12%,对五省区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目标贡献度达到30%-27%。  相似文献   

12.
王强 《商务周刊》2009,(15):30-30
相对于传统能源来说,太阳能无疑具有环保的绿色优势。所以,中国政府希望大力发展这一产业以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有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达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300亿千瓦时,这相当于少建了30多个大型煤电厂。  相似文献   

13.
MAN Diesel & Turb02月9日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已与瑞典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能源与环境技术公司Opcon签署合作协议.在其柴油机上采用Opcon公司的“Powerbox”废热回收(WHR)技术.以使其柴油机燃油消耗量减少5%~10%.同时减少其废气排放。  相似文献   

14.
德国能源转型方案为气候变化的应对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德国联邦政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2020年和2050年要比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降低40%和80%以上。德国能源转型的宗旨是:2050年提供安全的、可支付的和环保的能源。德国能源转型为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创新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丁慧 《江苏商论》2016,(10):81-85
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过去的20多年里,广州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当中,二氧化碳排放呈递增性增长。一般而言,二氧化碳排放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分析影响广州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找寻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非常有意义。文章通过建立扩展的STIRPAT模型,依据广州1985年—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深入分析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因素,发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五因素之间确实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影响因素按其影响比重大小依次为:人口规模、能源强度、产业结构、人均GDP和能源消费结构。为此,要发展低碳经济,广州需要在人口结构、能源结构及效率、技术创新等领域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经济的命脉。生物能源是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绿色可再生新能源,但其污染排放及社会责任问题日益严峻,所以,开展对生物能源企业污染排放及其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能源企业的概况;其次给出了生物能源企业污染排放的现状;然后分析了生物能源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物能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在此之前,为实现节能减排,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的财税、货币和产业等政策及专项工程推动节能减排。但是与宏观调控政策相比,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待于加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电动汽车的能耗及排放追溯至电力供应环节,计算不同能源供给模式下电动汽车的综合能耗及排放,并对各类汽车能耗排放展开对比分析后发现:如果完全采用火电供给充电,电动汽车综合能耗及CO_2综合排放高于其他类型汽车;随着近年来国家火电发电比例的减少,电动汽车综合能耗及CO_2排放大幅下降,已经低于燃油汽车;如采用太阳能电池直接为电动汽车充电,其CO_2综合排放仅为火力发电模式的1/28。由此预期与清洁能源有效结合的电动汽车将成为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商》2015,(51):199-201
基于2001—2012年我国工业行业的环境数据和经济数据,采用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分解技术构建行业规模、行业结构、能源强度和技术效应四个影响因素分解模型,揭示这四个影响因素对我国工业行业S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2年,行业规模扩张是导致SO2排放继续增长的主要原因,SO2排放增长71.2%,达到3853.43万t;治理效应和能源强度减排SO2效果明显,分别减少排放26.6%和17.80%,短期内仍是SO2减排主要贡献因素;行业结构调整促使SO2排放经历了从正增长到负增长的转变,减排量和减排潜力较大。不同时段中,2001-2004年,行业结构和行业规模增加SO2排放;2001-2004年、2005-2008年和2009-2012年,治理效应和能源强度促进SO2减排,排放量呈明显下降的负增长趋势,行业规模呈现下降的正增长趋势;2009-2012年,行业结构的SO2减排效果最好,其它两个时段减排效果欠佳。未来要实现我国SO2减排目标,在短期内工业行业应继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依靠先进技术,改善能源使用结构,在长期应加快工业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吸纳清洁能源35.8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广州地方发电标准煤用量1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1.8万吨;协助客户节能8431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951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726吨;节能发电调度节约标准煤149.35万吨。这是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2012年交出的"绿色"成绩单。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已成为社会共识的当下,对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守与传播,既是一份责任,也成为负责任企业形象的必选项。广州供电局认为,作为仰赖能源的电网企业,树立亲善环境形象,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