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人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作为先秦时期儒家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在天人观上提出了著名的"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等主要观点,在天人思想上做出了很大的创新与进步。傅山,明清时期实学时潮的主要倡导人物,提倡以"经子平等"的态度来研究先秦诸子思想,在对《荀子》加以批注研究的过程中对他的天人观思想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与阐发,为传统的天人思想添加了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作为“五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蕴涵着用于“天下治理”的深刻而丰富的和谐价值现。以《周易》“保合太和乃利贞”为核心的中华传统和谐价值观,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泉。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古为今用的精神,挖掘和诠释《周易》的和谐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探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和身心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3.
明代黄花梨圆直棍四出头官帽椅审美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东方之珠"之称的明代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表,黄花梨家具更将中国家具艺术带入巅峰。明代黄花梨圆直棍四出头官帽椅是明代家具的一个缩影,读懂它,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剖析,因为要想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仅仅背诵只言片语,而是要真正能体会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加速化、全面化的环境灾难后,在环境危机成为人类生存的严重危机后,返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是西方主观与客观分离、天人二分哲学思想框架的产物;与此相反,东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古老智慧,似乎可以弥补它的不足,拯救因它而来的环境灾难。然而,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根植于中国小农经济和宗法政治之上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必须冲出神秘主义和迷信盲从的羁绊,进而实现与理性和科学的有效结合,才能成为医治现代社会疾病的有效因子,这是我们必须冷静看到的。  相似文献   

5.
论者向来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论证了"君权神授",加强了传统专制主义的统治,但从其内在的逻辑而言,这种论调似乎显得很肤浅。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在内在逻辑上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其政治功能明显降低。汉代的"异姓改命"以及历代农民起义的"受命"主张都带有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痕迹,这与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粗糙有着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视觉传统文化中充满了丰富的隐喻思维。丰富的隐喻使得广告更加生动、形象、富有乐趣,它甚至被认为是现代广告基本传播形式的核心。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代广告创作对中国传统隐喻图像和符号的借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与广告视觉传播的整合以及中国传统视觉隐喻在广告中的现代转化几个方面。广告对传统视觉隐喻资源的借用要做到取"形"延"意"传"神",传统资源在如今新的文化形态、审美风尚和社会语境中还需要获得与现代性特征的新的结合,以此来适应当今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口味。  相似文献   

7.
"重农抑商"是我国的传统经济思想.该思想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它的形成蕴涵着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政治文化丰富的合理资源.这一思想促进和巩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久发展,对中国后世的国民意识、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天人合一、自然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这种观念,可以说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它对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法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浓厚的以追求"和谐"为目标的法律传统,内乡县衙中的法律文化正是传统的"和谐"法律文化在这个方面的体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历史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规律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与自然亲和、统一的传统,追求天人感应,人与自然的交融,欣赏自然的韵味、含蓄和恬静。她深情地钟爱着人类历史上最有魅力最为永恒的美——自然美。中国古典园林及相关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创造手法,及其所蕴含的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指导思想,它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当代的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要明确指导思想,要处理好知识文化和观念文化、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从制度建设、发展方式和观念转变等方面发展了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它以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发展创新丰富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它通过对"为了谁"、"依靠谁"和"满足谁"等三个问题的精辟解答,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进一步发展了中国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价值取向为核心,在整个文化价值系统中向外衍射,形成了"天人合德"的自然价值观、"德本财末"的经济价值观、"人禽之别"的人生价值观、"尽心知天"的知识价值观和"美善统一"的审美价值观,等等。总之,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因此打上了伦理道德的印记。  相似文献   

13.
人权是文明时代的产物,文化是人权理论形成的基础,不同的文化传统建构不同的人权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权理论的基础.中国人权自信源于人权理论研究摆脱"学徒状态"而走向"自我主张".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一方面,中庸所蕴含的"过犹不及"、" 和而不同"和"权变时中"等思想为中国人权理论走向"自我主张"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另一方面,中庸蕴含着丰富的人权思想,为建构中国人权理论提供了思想资源.中庸作为中国人权自信的文化之根,其时代局限性体现为对作为个体的人及其权利的忽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物质载体,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赋予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灵魂与品格。"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中和之美"的美学标准、"三纲五常"的礼制尺度等造物思想对古代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思想观念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气质、美学意蕴和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家族制企业文化基于原始血缘伦理关系,具有"和而统"的特点.要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就必须在普适法则的基础上包容多样性,并保持一种有张力的平衡,实现真正的"和而不同".这需要制度制衡机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精神制度化,创建竞争制衡的"和而不同"企业文化.广东温氏集团的成功就在于它实现了这种文化整合与创新,使传统家族制企业在普遍秩序中开拓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谦词与中国文化精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体体现刚健有为、家国观念、崇德重礼、中庸、天人协调的中国文化精神。纵观谦词所体现的造词心理、文化背景以及中国文化进程,我们可以正确运用谦词,以此促进中国文化精神朝着积极的道路上发展,推动社会建设与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大提升。但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亦不可低估,生态代价甚为严重。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在此背景下,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诗意命题。"美丽中国"尽管作为一个命题而言是在党的十八大才提出来的,但它却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元素"。在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因子"作深度发掘,并将其在现时代发扬光大。这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乡村曾经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结构单位多传统文化的土壤,但是在世界现代浪潮冲击下,传统乡村及其文化精神逐渐流失。"乐和家园"项目是社会组织"北京地球村"为重塑儒家传统伦理价值观、修复乡村传统文化所做的尝试。本文以乐和家园的活动为线索,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手段,描述乡村文化的现状,探讨当代中国乡村文化修复途径,并对该项目的功能及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典与中国足球的实际进行论证,提出了足球是一种文化现象,就必将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观点.从<易经>中"穷则变,变则通"也是中国足球发展坚持的信念,老子<道德经>中"有所为无所不为"的观点是中国足球当前尤其要借鉴的,佛家"定能生慧"的思想是中国球员在敬业方面尤其要提倡的等三个方面,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对中国足球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它孕育着悠远醇厚的华夏传统文化底蕴,且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生命产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以唯物史观批判地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悟化认知的划时代的历史飞跃,并丰富、充实和演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硕果,从而建构着中华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理体系的韵味隽永的审美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