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31):F0002-F0002
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尽管与以往单纯的需求扩张式经济调控相比,带有明显的供给学派的特点,这是由目前中国正处于典型的结构转型期的国情所决定的。所以,把李克强总理的经济政策理念单纯地归结为供给学派或其他单一学派的判断,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33):F0002-F0002
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尽管与以往单纯的需求扩张式经济调控相比,带有明显的供给学派的特点,这是由目前中国正处于典型的结构转型期的国情所决定的。所以,把李克强总理的经济政策理念单纯地归结为供给学派或其他单一学派的判断,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大部制改革紧锣密鼓,国际经济减速已成定局,金融动荡时刻威胁着中国的经济安全。面对如此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谁在为中国经济布局?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将如何作为?  相似文献   

4.
倪金节 《资本市场》2013,(10):30-32
"李克强经济学"的本质是"改革经济学",是指新一届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反映了公众对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的期待。尤其是在7月,李克强先后主持召开了部分省份经济形势座谈会和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在这两次会上,李克强"定调"区间管理的宏观调控新思路,进一步系统阐述了"李克强经济学"的精髓。改革家的经济学"李克强经济学"成为热词,其本质应是"改革经济学",乃是  相似文献   

5.
张茉楠 《商周刊》2012,(17):20-20
中国由"超高增长"到"次高增长",甚至是"中速增长"的长期拐点,任何逆周期的调控和刺激性政策都改变不了这一趋势,接受现实,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把经济增长的重心放在推动整体战略转型和深层次改革上面,才可能避免中国"经济偏轨"。  相似文献   

6.
胡祖六 《商周刊》2011,(17):29-29
"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规律,而是人为结果。如果开始盲目自大、不思进取、停止改革,让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绑架经济政策,中国可能不知不觉地走入一个自设的陷阱。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政策到法治、从数量到质量、从低效到高效、从灰色到绿色、从物本到人本、从私享到共享的全方位升级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率稳中趋缓,为新一届政府预留了释放发展潜力与改革红利的动力空间。而垄断竞争造成的产能过剩,以及地方土地财政等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亟需通过制度性改革予以纾解。  相似文献   

8.
张茉楠 《商周刊》2013,(17):21-21
有人怀疑"底线思维"是不是改革已向增长低头了?并非如此,经济改革需要未雨绸缪,经济政策需要宏观审慎,"底线思维"恰恰为下一步改革铺路。  相似文献   

9.
1980年代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改革引发了大量关于改革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为经济改革政策的制定与推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宏观失衡和对这种失衡的迅速调整能力的缺乏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华盛顿共识不是改革的教条,各国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制定改革政策;改革要有一个较强的政治基础,避免政府干预中的寻租行为有利于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制定经济改革政策;改革不一定是危机的逻辑延伸,改革与否是各利益团体博弈的结果;在改革目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改革政策推进的顺序安排直接影响改革的进程等。这些历史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2013,(11):18-24
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应该是财富创造能力的升级版,因此政府宏观调控的发力点应该更多地向供给的角度倾斜。新一届政府对未来施政方针的阐述已经显现出加强供给管理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深化政府改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主要原因是政府改革不到位,政府职能没有很好转换。因此,深化政府改革就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当前,深化政府改革的主要任务有:政府要把资源配置主导权交给市场,致力于履行应由政府履行的职能;建立全面评价政府和干部绩效的指标体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完善财税体制;逐步减少政府对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的管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审批经济体制;实施促进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等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韩继云 《经济纵横》1992,(12):59-61
<正> 1984年11月上台执政的以马尔罗尼为首的加拿大进步保守党政府审时度势,对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国际舆论盛赞马尔罗尼政府的经济改革是一次"结构性改革".一、马尔罗尼政府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促使马尔罗尼政府进行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一)财政赤字和国债数额巨大.从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初,加拿大政府一直受到巨额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困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执政的由自党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采用扩大财政支出和增加社会福利开支.以1983~1984财政年度为例,政府财政赤字约达324亿加元,国债总额约为1640亿加元.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负担极大地削弱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新政府(马尔罗尼政府)如不采  相似文献   

13.
刘胜军 《经济导刊》2013,(Z5):70-7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出,引发全球关注。这是由于上海自贸区被广泛视为重启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新一届政府改革的练兵,更是观察三中全会改革、克强经济学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转型的窗口。改革固然值得期待,但必须以理性的视角去分析。改革不是革命,注定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奇迹能否延续,经济新常态是关键,而经济新常态则由政治新常态所决定。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启示是,政府主导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前提。然而政府对经济的监管,在官僚自利主导下逐渐异化为政府管控,由此造成市场化进程中的机会主义盛行。与中国经济奇迹相伴而生的是扭曲的经济结构、不规范的市场以及政府掠夺性行为。中国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深化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红利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新一届政府以作风建设和强力反腐作为突破口,推动政治变革,加速经济转轨。与经济新常态相伴而生的是政治新常态,究其内涵,除了规范市场和强化法治外,服务型政府及专家治国体制均是必要的。一个监管而非管控市场的政府、一个崇尚法治的服务型政府、一个官员精于治理而不背政治包袱的政府,主导着规范而非扭曲的市场经济,构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习近平、李克强为首的新一届政府先后提出了中国梦、市场决定和新型城镇化等施政理念,区域经济研究热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结合2013年以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及2008年以来先后发布的国家层面区域规划,提炼总结出区域经济研究热点的变化规律,这些变化既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现实需求,也是区域经济研究内在规律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以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作为突破口,开启了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的改革新方向。在改革的新阶段,政府改革的重要性凸显。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政府改革意味着削自己的权、割自己的肉,但我们仍然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7.
《商周刊》2012,(18):24-25
中国必须坚定地走"内生性循环"之路,做大本土市场,做强本土企业,像当年的美国一样,依靠中国国民收入倍增、消费升级,来培育和养活中国自己的高端制造产业链,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循环向上、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宏观经济出现了以经济增速下滑、杠杆率上升以及政策空间收窄为特征的联动性风险,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全新挑战.笔者认为,中国的联动性风险内生于经济体制之中,是特定发展阶段下经济政策与市场机制双重失灵的结果.中国近四十年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在于,始终能够根据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现实需要,来不断调适和完善政府经济职能.防范和化解联动性风险,需要立足于更高层面进行审视,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逐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不当干预,推动政府由市场参与者向市场维护者的角色转换.未来通过深化改革和职能转变,政府应继续保持并强化对宏观经济的驾驭能力,实现对系统性经济风险的有效防控;同时,政府也应更加尊重市场机制,秉承审慎适度的市场干预原则,更好地承担起市场维护者职责,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了民营化改革,其结果是提高了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效率.中国加入WTO后,自然垄断产业必须对外开放,允许国内民营企业进入,这必然也使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成为一种客观趋势.由王俊豪、周小梅著的<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资料,对政府制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程春生 《经济研究导刊》2011,(4):166-166,176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不仅需要国家的经济战略、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相应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更需要树立"低碳理念"。对政府、企业和个人而言,低碳经济又有着各自的实现方式:政府的产业布局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企业可以着力发展低碳技术;个人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低碳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