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青岛加快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的战略选择.2010年1月,青岛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青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对于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青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核心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论述了中心城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枢纽,其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活力,影响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兴衰走向;提出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必须发挥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动力源的作用、选择若干中心城市进行建设试点的观点及其理论与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的任务、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构建城市科技创新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以2010年的截面数据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测算了我国20个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水平。将20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横向比较和综合评价,明确我国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设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是推动城市创新的重大举措.本文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角度出发,考察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设立双重差分模型,利用2007-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出口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试点政策对属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属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这一影响在企业层面、行业层面和城市层面均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的检验表明,"政策效应"和"创新溢出效应"是试点政策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5.
滨海简讯     
《时代经贸》2010,(3):38-39
天津市滨海新区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天津滨海新区等20个城市(区)被科技部确定为2010年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按照《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国家创新试点区方案》到2015年,滨海新区将初步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研发转化基地,成为国家重要的国际化、研发转化—体化的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6.
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合考虑创新的经济产出、科技产出和社会环境效益,构建CCR和BCC模型,测算了2013- 2014年53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综合效率及其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对非DEA有效城市的投入冗余进行了对比和原因分析,并根据创新型试点城市创新效率测算结果,提出了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协同创新是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基于中国2001—2020年280个地级市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和科技金融相结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实施双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双试点政策组合能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双试点通过促进风险机构集聚、改善制度环境和发展金融科技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双试点存在协同创新效应,双试点比单一试点能更有效地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且对先行实施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城市和非东部地区的城市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本研究探索了政策组合的协同创新效应,为完善城市创新治理体系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晨  李平  王宏伟 《财经研究》2022,48(5):80-94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建设目标下,不同的科技创新政策不断推出。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目标,2006年推出了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政策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连同更早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成为助推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关键之举。文章在分析政策创新效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1)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呈现协同创新效应。(2)借助创新平台建设、政企关系改善、要素市场完善和服务环境优化等,创新型城市政策强化了创新型企业政策的创新效应;此外,通过为企业提供政府补助、增加税收优惠和缓解融资约束等措施,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和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呈现出协同创新效应。(3)借助自身资源基础,国有企业的政策协同创新效应强于非国有企业;此外,与中部和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政策协同创新效应和福利效应更强。文章分析了国家创新型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为未来创新型政策组合设计、...  相似文献   

9.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是推动城市创新的重要举措,自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78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这一试点政策是否影响了我国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呢?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17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倍差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总体上看,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属地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试点政策的影响在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规模、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是否具有出口业务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其主要显著影响了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技术进步是试点政策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路径,试点政策一方面通过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而抑制劳动收入份额。上述结论意味着,政府部门应进一步优化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推进试点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城市试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市创新集聚的积极探索。基于2003—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DID模型全面检验创新型城市试点的创新集聚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城市创新集聚水平;试点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创新集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通过匹配机会、创新公共设施共享及隐性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集聚产生正向中介效应,通过匹配质量和劳动力市场共享机制产生负向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6—2019年中国27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创新资本要素流动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创新资本要素流动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及其抵抗风险能力和创新转型能力,对其适应调整能力无显著作用;异质性研究发现,创新资本流入导致了“趋向创新”的韧性提升,而创新资本流出导致了“趋向保守”的韧性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推广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在创新资本要素流动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甚至创新资本要素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交互作用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的适应调整能力,而这种作用单独依靠创新资本要素的流动是发挥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2-2020年中国25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更为显著地促进中西部地区以及一般城市共同富裕发展。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城镇化、人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对共同富裕产生影响。文章的研究不仅拓展了创新型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分析,也为新时期促进共同富裕发展提供政策启示,还为下一阶段继续扩大创新型城市试点范围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4—2020年中国地级市与A股服务业上市企业匹配数据,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试点政策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试点城市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工具变量检验、逐年匹配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试点政策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集聚程度等主要路径助推服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企业与城市特征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对高知识密集度、低融资约束企业以及位于沿海城市、高法治水平区域企业的政策效果更显著。研究结论可为现阶段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政府创新政策的扶持与资助是中国创新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作为区域创新的载体,提高城市创新水平对发挥城市在国家创新活动中的基础作用与支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新型城市创新道路,中国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在梳理试点政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多期差分模型对试点政策进行检验,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有效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同时,了解试点政策对中国创新发展的效用机理,以期为确定创新政策的评级指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张扬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12):116-123
科技人才推动城市创新发展,创新型城市试点是促进区域及国家整体创新水平提高的重要政策。以2003-2018年全国240个城市数据为样本,并将创新型城市试点设立作为一项准实验,使用倾向值匹配及连续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试点政策对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的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科技人才集聚水平,但在时间上政策效应存在异质性;试点政策通过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与产业结构水平两个途径作用于科技人才集聚水平。最后,从政策视角就城市人才“争夺”下如何增强人才吸引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汉欣 《经济地理》2008,28(1):73-78
深圳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文章分析了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阐述深圳经济发展的三大转变及深圳自主创新经历的三个"台阶",指出高科技园区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深圳区域创新体系有鲜明特色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与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力量之源,低碳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将创新型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18年全国275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创新型城市试点对降低碳强度的政策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在降低碳强度的基础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各类试点政策的推动效果依次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创新型城市政策>智慧城市政策>低碳城市政策>环境保护重点监控政策;第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与结构转型效应3条路径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第三,城市特质会影响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效应发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碳强度的抑制效果呈现由东到西递增的地理空间差序格局、由高到低递减的城市等级差序格局,在人口规模与抑制效果之间呈现倒U型作用,并且资源型城市的抑制效果显著大于非资源型城市。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枢纽,其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活力,影响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兴衰走向,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地方化和具体化,也是我国城市面向未来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抉择。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合理的政府作用是推动城市创新的基本力量,创新型城市呼唤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可以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反过来,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的水平又能够检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情况。对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树立创新观念、改革政府机构、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使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高长春  朱冲逸 《经济论坛》2023,(11):127-140
智慧城市试点和创新型城市试点是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基于2009—2019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智慧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双试点的设立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试点的设立能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且对比单试点有更深远的影响;双试点实施的先后顺序不会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科研投入和数字技术创新是双试点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双试点的数字经济效应在东、中部城市更有效。为提升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应注重政策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投入和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统筹兼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城市建设当中科技人才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如何客观科学的评价科技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唐山市作为国家创新型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在研究科技人才的评价体系时,首先要了解科技人才在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从而提出建设科学化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