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甘肃省主要畜产品生产区域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科学评价甘肃省主要畜产品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方法]文章运用资源禀赋指数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甘肃省主要畜产品牛肉、羊肉、猪肉、禽肉和牛奶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平凉市、甘南州、庆阳市、临夏州和张掖市肉牛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临夏州、张掖市、武威市、酒泉市和白银市羊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甘南州、张掖市、临夏州、金昌市和酒泉市牛奶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定西市、陇南市、天水市、白银市和武威市生猪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酒泉市、张掖市、白银市和天水市家禽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结论](1)甘肃省目前主要畜产品生产布局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各优势产区可依托资源、技术集聚要素,使区域内畜牧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特色品牌优势,积极走好产业化之路。(2)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草食畜产品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应充分结合区域自然、气候、草原、牲畜等资源禀赋,实现产业的科学合理布局,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努力打造民族特色牛羊肉品牌,促进畜牧产业跨越式发展,带动少数民族贫困区农牧民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产品生产效率、消费行为与贸易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经济获得了极其快速的增长,生产方式、需求结构和流通环节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但与此同时,畜牧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回答的深层次问题。如何降低畜产品生产成本、实现畜牧业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国畜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究竟如何?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和途径在哪里?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促进畜牧业生产效率提高、保证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在修订中国畜产品生产与消费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畜产品增长与波动的特征以及中国畜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其区域差异,重新估计中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中国畜产品进出口的品种特征与结构特征进行了客观描述,测算了中国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以及出口的竞争优势,前瞻性地预测了对中国畜产品贸易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历来是个难题,生产少了难,多了也不行;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高伤民,价低伤民。只有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畜牧业的发展才能走上现代化的快车道。畜牧业是农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条件,在保持生产扶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使用多样灵活的市场手段,最大限度发挥金融、保险、期货等市场手段的作用,建立起有效的畜产品生产调节机制,为现代畜牧业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要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是世界畜产品生产大国,研究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两个指标,对我国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得出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普遍不强且呈下降趋势的结论。同时,本在具体分析影响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主要畜产品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产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畜产品出口也是我国传统的和重要的出口商品。经过15年的艰苦的谈判与磋商,我国终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入世后,我国的畜牧业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来自世界市场的更加激烈的竞争。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的畜产品出口的情景又将如何呢?为此,我们在分析世界与我国畜产品生产、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生产与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并论证了供应链组织模式下生产、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三位一体"的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良好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的良好生产行为、生产行为之间的良好协调关系是供应链生产的三个关键要素,具有形成畜产品质量的功能;内部监管选择良好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并消除合作伙伴的不良生产行为,发挥提升畜产品质量的作用;外部监管约束供应链的生产与内部监管行为,发挥保障畜产品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采用CMS模型、市场占有率(PRM)、畜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ESI)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利用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COMTRADE)的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主要竞争对手在世界最大的畜产品贸易市场--欧盟市场的竞争优势及劣势.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畜产品的竞争力不足,但少数畜产品的比较优势仍然明显,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历来是个难题,生产少了难,多了也不行;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高伤民,价低伤农。只有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畜牧业的发展才能走上现代化的快车道。畜牧业是农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条件,在保持生产扶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使用多样灵活的市场手段,最大限度发挥金融、保险、期货等市场手段的作用,建立起有  相似文献   

9.
一、畜产品生产 近五年来,世界畜牧业增长速度高于种植业,发展中国家畜牧业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五年来世界畜产品生产增长10.2%,平均每年递增1.96%;种植业增长4.5%,平均每年递增0.9%。同一期间,发展中国家畜产品生产增长23.9%,发达国家只增长5.6%。由于人口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价格在一定范围内的正常波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也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但近年来,我国畜产品生产一直呈现出增长型波动状态,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养殖户的正常生产。本文对我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稳定畜产品价格波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一代与老一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流动人口管理和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OLS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两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结果 (1)住房面积、社会保险、个人收入、对所在城市印象以及城市医疗影响两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但是在不同生活满意度分位数水平下,影响因素存在差异;(2)在低生活满意度水平下,务工年限、个人收入显著地影响老一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而住房面积、社会保险及对所在城市的印象显著地影响新老两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3)在高生活满意度水平下,社会保险、对所在城市印象显著地影响老一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而务工年限显著地影响新一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结论 新一代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高于老一代流动人口,在不同生活满意度分位数水平下,两代流动人口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因此,制定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政策需要考虑代际差异,还需要考虑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农民是农地产权制度最重要的参与人,其认知会影响到改革中制度效率的发挥。该文重点分析了成都市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中农户的产权认知状况。研究表明,农户对农地产权的各项权能具有不同的认知,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分析了农户产权认知中存在农地集体所有观念淡薄、承包经营权认知不清、产权知识获取渠道单一以及欲实现农地抵押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户产权认知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业结构优化的多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确定了农业发展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2005年为基期,建立了黑龙江省2010年农业结构的线性规划模型,同时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结构现状和宏观环境的影响,提出了3种侧重点不同的结构调整方案,并进行优化分析,为制定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具体的数量参考。  相似文献   

14.
Economic growth of farm firms depends on the manager's ability to know profitable opportunities, the desire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ability to acquire the needed resources. Knowing profitable opportunities is the ability to define problems and analyze data so that resources are used for maximum profit. Desire for economic growth is determined by the goals of the manager and his family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decisions. Growth in firm size requires the acquisition of capital to purchase livestock, machinery, or land, or acquire land by renting. Three groups of Kansas farmers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resource productivity and adjustments in their group. Grea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both the marginal value product of resources and the adjustments made. The fastest growing group made large increases in enterprises that were very profitable, which suggests their ability and desire to grow. The slowest growing group made relatively small resource adjustments, although profitable adjustments were available to them as for younger farmers. The goal for economic growth is related to the manager's age and family needs. The fastest growing group studied was the youngest, whereas the slowest growing group was the oldest. The oldest group had the largest size farm in 1950 and thus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growth. Possibly these older farmers did not recognize their profit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younger farmers, or their desire for growth was less because they had already achieved their objectives, and need for family income had diminished because children were grown. L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 ?entreprises agricoles dépend (1) de la capacité du gérant à reconnoitre les situations qui peuvent lui porter profit (2) de son désire de développer son entreprise el (3) de son habiletéà obtenir le capital nécessaire. Reconnoître les situations qui peuvent porter profit consiste en étant capable de définir les problèmes el ?analyser les fails pour pouvoir utiliser les resources disponibles de façon à realiser le profit maximum. Le desir de développer ?entreprise est déterminé par les buls du gérant el de sa famille et par les conséquences de décisions prises. ?extension de ?entreprise exige ?acquisition du capital pour acheter bétail, machines, terres oupour louerdu terrain. line étude faile sur trois groupes de fermiers au Kansas monlre ce qui détermine la productivityé et les ajustements dans chaque groupe. Dans ces groupes il y avait de grandes différences dans la valeur marginale produil des resources et dans les ajustements faites par chaque groupe. Le groupe dont le développement était le plus rapide avail fait des extensions importantes à leurs entreprises el avail réaliser de larges profits. Le groupe dont le développement était le moins rapide n'avait fail que de petits ajustements à leurs resources même que les occasions profitables leur étaient aussi disponibles qu'aux jeunes fermiers. Le but de développer son entreprise dépend de ?âge du gérant et des besoins de sa famille. Le groupe dont le développement était le plus rapide dans cette direction était le groupe le plus jeune et vice versa. Le groupe le plus vieux possedait les plus grandes fermes en 1950 done ce groupe avail le plus grand potentiel. Il se peut que ces fermiers n'ont pas reconnu les occasions profitables aussi bien que ?on fail les plus jeunes, ou encore se peut-il que leur désire ?agrandir leurs entreprises nétait pas aussi marqué parce qu'ils étaient déjà arriver à leurs buls et que les besoins de la famille avaient diminué avec la maturation des enfanls.  相似文献   

15.
There will be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additional capital as the pattern of landownership changes. In the past it was easier t o acquire on the death of a landowner a large block of land but as this land becomes broken up and becomes less homogeneous as far as landownership is concerned, this will give rise t o many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Undoubtedly the dead hand of the past lies heavily o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pattern of British agriculture. There is a need for a change in attitude towards the new class of landowners, and for research on the implication of continuing policies that were initiated in times when there was reaction against landownership held by a few privileged individuals. It is hkely that if attention is not paid to these aspects we are likely to see landownership being transferred to institutional bodies. The past system of landownership on a personal basis will be replaced by variou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n a very impersonal basis. Owner-occupiers (particularly those above 600 S.M.D.) faced with increasing charges for purchasing and servicing of landlord responsibilities will be forced to intensify their production and may demand greater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sources. It is suggested that as an immediate measure in addition to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n a net farm income basis, data should be collected on the networth of individual farm businesses as well as of the industry as a whole. Non-agriculutural presswes en on land values need tc be considered. In the marginal areas part-time farming, together with tourism, or integration with other pursuits such as afforestation, appear to be sound enough proposals in general, but difficult to implement for the individual. More research work is required to assist us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of change of landownership and its interaction on the competing demands for capita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疫情的冲击为农户的生计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了解当前农户生计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农户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陕西省杨凌区及其周边农户调研数据,将主客观恢复力结合,构建了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心理感知4个维度的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诊断模型,测度新冠疫情冲击下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生计恢复力现状并识别其影响因素。结果 (1)新冠疫情冲击下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整体偏低,从高到低依次为综合生计型、兼业主导型、务农主导型、务工主导型,各维度水平均偏低且分布呈现一定差异;(2)主观恢复力指标对各类型农户生计恢复力影响较大,主观恢复力对农户总体生计恢复力的影响不容忽视;(3)不同生计类型农户障碍因子差异较小,技能培训参与程度、个人风险认知感受、个人风险认知能力、家庭存款、社会网络支持度等对农户生计恢复力产生影响。结论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生计恢复力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基于此,可为不同生计类型农户提出差异化的生计恢复力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生态农业价值评估的操作困境及思路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4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农业价值评估面临的操作困境,以及解脱评估操作困的思路;一是明确创新方向与目标;二是多学科的支持与配合,三是理论与科研相结合,四是加强必要的基本建设;五是提高研究群的计旦分析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生猪养殖环境规制的地区差距和演变趋势,为学者们度量生猪养殖环境规制提供方法借鉴。[方法]文章统计了2000—2019年国家级、部委级、省级、厅局级和县市级与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有关的环境政策数量,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环境政策数量的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了生猪养殖环境规制的地区差距及演变趋势。[结果]样本考察期间,我国生猪养殖环境规制强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随着时间推移,生猪养殖环境规制的总体区域差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趋势。地区间差距是导致生猪养殖环境规制总体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而超变密度和地区内差距是次要原因。[结论]总体来看,我国各地区的生猪养殖环境规制日趋严格,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南方水网地区、传统生猪主产区等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相对较大,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地区间的差距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说明各地区的生猪养殖环境规制强度在未来会趋同。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阶段是客观存在的.同样,现代农业也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本文在诸多专家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各时期的政策背景农业生产形势,结合《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 ~2015年)》提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等几大现代农业发展量化指标,将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经济复苏阶段、高速起步阶段、波动上升阶段、整顿调整阶段和全面提升阶段,并概括描述了每一阶段的主要特征.通过对现代农业的历程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的不协调状态的4种表现,即粮食连年增产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不协调、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增长速度不协调、农业GDP在国家整个GDP中的比重与国家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比重不协调、农业科技进步率的连年提高与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下降不协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加速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北大荒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对粮食安全影响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提升北大荒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完善我国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建议。方法 文章以北大荒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为研究对象,根据粮食安全本质要求和北大荒集团发展战略,基于粮食安全视角构建了北大荒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目标层、准则层(5项)、因子层(17项)、指标层(71项)构成,采用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对其评价分析。结果 (1)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较强,主要体现在种业科研投入强度居于全国前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农技应用推广体系完备;(2)生产经营服务能力较强,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资料统一供应服务、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粮食生产能力和较强的粮食加工转化能力;(3)粮安保障服务能力较强,主要体现在金融保险服务总体完善、农机与基础设施服务健全、数字农服覆盖率高和航化作业服务能力较强、农业绿色发展服务方面突出、收入保障能力较强;(4)粮食收储分销能力中等偏上,但仓储能力和市场交易服务偏弱;(5)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很强,但科技研发投入及研发人力资源建设偏弱;(6)品牌价值及认证服务水平中等偏上,但品牌认证服务能力一般。结论 根据综合模糊评价结果,目前北大荒集团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处于较强水平,但在科技研发、仓储等基础设施和品牌认证服务能力等方面尚需改进提升。总体上,北大荒集团农业社会化服务对落实我国千亿斤(1斤=0.5 kg)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组织增效,尤其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规模种植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示范推广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