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和建立新的企业理论及其治理结构,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腾  史金平 《全国商情》2008,(10):38-39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内容以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以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内容以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以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谋取自身及其股东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履行某方面的社会义务。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资本和劳动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利益相关者和谐共赢的内在要求;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5.
企业和谐,贵在人和,而企业人和的关键在于利益关系的和谐。建立新型的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应加强制度建设,使新型利益关系制度化;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生活经常化;打造先进企业文化,使和谐理念内在化。  相似文献   

6.
和谐企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规模的长期工程。深刻理解和谐企业的伦理内涵,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和关键。道德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主观条件。企业领导提高道德素养,加强员工道德教育,建立伦理惩罚机制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伦理视角。  相似文献   

7.
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和发展,中国的劳动关系已逐步演变为以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即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关系为主。劳资关系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却不断恶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漠或缺乏。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是构建劳动与资本双赢的和谐劳资关系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加强社会建设,是对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受益主体地位和价值主体地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企业作为“经济人”,不仅要承担发展经济的责任,还应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其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也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当前我国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现状,应引导企业强化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和谐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是根本动力,稳定是前提条件。缓和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企业对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环境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不和谐问题大多产生于单位内部,如果企业能把这些问题和隐患都解决在企业内部,那么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就铲除了不安定、不和谐的土壤。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的改革发展,必须把稳定摆在重要位置。企业深化产权制度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力度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应考虑企业和职工的承受能力。超过企业和…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和谐,企业有责.中小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社会责任不可缺少的承担者.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企业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履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是国际的时代话题,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缺乏公正的价值判断标准、政府监管缺失和体制滞后等方面;为此,目前,我国应着重采取六项履践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五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蕴涵着用于“天下治理”的深刻而丰富的和谐价值现。以《周易》“保合太和乃利贞”为核心的中华传统和谐价值观,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泉。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古为今用的精神,挖掘和诠释《周易》的和谐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探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和身心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石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探讨了石油企业作为特大型骨干的社会责任履行。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及东亚人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儒家“和生实物,同则不继”的“和合”思想体现了多样性的统一、多元素、各成分的协调共处。这在全球一体化、多元共存的现代社会,比西方“天人二分”的价值观在处理人与人、入与自然、不同民族之间关系时,更符合时代的精神,更有利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的文化特性使它成为一个不同于一般社会形态的特殊社会群体。但在现代社会,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果不能主动地和一般的社会形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则势必丧失自己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地位,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高等学校创造了这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极好条件和机会。高等学校应主动的参与这种作用和促进,以使自己的文化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发展。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高等学校和社会和谐了,高等学校的文化功能也变成了社会生产力。但高等学校本身的文化特性却改变了,它要求高等学校在自己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与社会和谐地解决自己的本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如何理解社会公平以及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本文试图澄清公平或正义的内涵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而对如何选择符合效率的公平原则提出建议。社会公平的本质是社会和谐而不是平等,由社会公平的本质可推出,社会公平的内涵至少包括正义的本质、正义的形式原则、正义的具体内容与实现正义的机制等四个要素。公平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所适用的社会公平或正义原则应当是在强化“权利平等”和“按贡献分配”两大原则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偏向社会贫困群体。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主要是从与人相关的4个方面的关系来论述的,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身关系和谐的四维度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当今社会,我们只有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和谐社会”的这四个维度,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问题的关键,是搞好以民主法治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中国的制度变迁是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变迁,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改革型的变迁,在由权力集中到权力分散的制度转型过程中,稳中求进是中国实现社会和谐的经验总结,制度的设计不宜过于完美。民主政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归宿,是执政合法性的来源,没有民主政治就没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关系网络和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两个基本要素。基于工作关系和家族关系的双重关系网络和源于血缘亲情关系的家族信任和泛家族信任,使得家族企业成为一个蕴含丰富社会资本的组织形式,家族企业正是运用组织内丰富的社会资本实现企业的内部治理。和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相比,家族企业的这种社会资本治理模式能降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节约组织内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