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容 《商场现代化》2006,(17):288-289
本文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应允许两种方法同时存在,并尽快出台有关的会计准则,对权益结合法的运用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
邱红木 《市场周刊》2004,(2):88-88,95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作为合并会计报表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孰优孰劣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就国际上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权益结合法显然已不合现实,即将被淘汰,而采用购买法似乎已是唯一的选择。但笔者以为,就我国的现实状况来说,目前完全采用购买法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将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结合应用才比较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2006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该准则规定,企业应根据合并类型是否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而分别采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这与国际上废止权益结合法的做法有所不同。本文在对两种合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企业选择合并处理方法的理论因素,并对我国新颁布的企业合并准则提出几点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美国取消权益结合法的背号下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实质进行了探讨,从会计政策的角度,在对企业经营后果的长短期影响进行分析后指出,会计政策应该使其长期影响保持一致性,规范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关键不在于是否取消权益结合法,而在于缩小两种方法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企业合并方法的选择在会计研究领域引起了学者广泛的关注。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先后取消了权益结合法。然而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在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中依然保留了类似于权益结合法的方法,与购买法一起构成我国的企业合并方法。文章首先阐述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在美国、国际以及中国会计准则中的发展过程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其次以2015年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换股合并为例,探究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合并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最后指出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企业合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美国宣布取消权益结合法以来,我国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企业合并应舍弃权益结合法而采取购买法,但购买法的采用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目前应以购买法为主导,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但必须严格限制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合并后会计处理方法应在大方向上以购买法为主导,不立即取消权益结合法,严格限制权益结合法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瀚文 《现代商业》2012,(29):242-243
企业合并实际上就是组合两个及两个以上原本处于相互独立的企业,然后将其组合成为一个全新的企业。在实务操作中,一般将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本文首先分析了运用两种企业令并方法产生的弊端,其次,阐述了国际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同时,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从促进公允价值运用的策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会计核算;减少后期成本负担的策略;严格规定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适用条件等方面就如何有效应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玲芳 《北方经贸》2014,(3):120-12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间的合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也带来被并购企业及主并企业的财务数据的处理问题,对此目前有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本文将阐明两种方法的理论依据,并从会计后果、财务报表状况及经济后果这三个方面,运用实例比较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  相似文献   

10.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是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两者的选择产生的后果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在合并业务中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不同选择产生的不同后果,并对我国当前允许"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二元格局的合理性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金未 《商业时代》2006,(34):62-64
由于自身缺陷及实践效果等原因,权益结合法在国际上正逐渐走向消亡.而新准则保留了其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中的使用地位.权益结合法的根本性缺陷、我国目前条件下使用权益结合法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实践中会产生的消极影响及防范,本文对这些相关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杨晓玉 《商场现代化》2007,(28):347-348
文章通过分析权益结合法在美国被滥用的根源,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指出我国坚持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并存是为了真实反映企业合并的经济性质,主张通过消除两种方法之间的不平衡性,引导企业根据合并经济性质选择合并会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会计实务中,目前核算企业合并的主要会计方法有购买和权益结合法。本文结合最近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就我国目前对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晓丹 《商业时代》2007,(18):54-55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防止企业通过合并对利润进行操纵,只允许采用购买法一种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随着1998年10月清华同方吸收合并山东鲁颖电子首次采用权益结合法后,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关注,这使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讨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应用合并会计方法现状的分析和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提出了规范我国合并方法选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谎静 《商业会计》2007,(10):34-35
如何处理购买商誉是企业合并会计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购买商誉一般用购买法或权益结合法来确认,用超额收益法或超额成本法来计量,进入会计系统后用直接法或现值法分期摊销,而后进行减值重估。综合当前国际上常用的三种会计处理方法——永久性资产法,权益对冲法,资产摊销法的缺点,笔者认为:在对企业购买商誉进行摊销的同时,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商业价值重估测试是比较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入手讨论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发展的趋势,我国企业合并应采用以公允价值作为计价支出的购买法,限制权益结合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不同合并方式下的会计处理做出具体的规定。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如适用条件、合并日及合并日后合并报表的编制、商誉的确定与摊销等等。  相似文献   

18.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方法的选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结合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对合并会计准则制定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合并业务越来越多,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使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只涉及购买法,对于权益结合法的运用有很大的争议。本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揭示两种方法在理论基础、合并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并介绍我国两种方法并存的现实意义及缺陷。  相似文献   

20.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一直备受关注。企业合并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购受法和权益结合法,企业在选用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影响;被并企业的实际情况;国家政策对处理方法的影响;合并的价格问题等。在可能的情况下,企业都应该采用权益结合法来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