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沈晗耀 《上海经济》2011,(10):16-19
日前,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中国房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就中国房产业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在城市和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素有研究,颇有造诣.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老市长汪道涵的统领下,他是最早研究和推动浦东开发的几位青年学者之一.进入新世纪后,又最早研究和倡导大虹桥开发,这两项均已成为现实.近几年来他又倡言迁都信阳或岳阳,建立新首都特区,以引领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型.此论一出旋即引发"迁都"热议.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前一大热点,本刊记者就此专访沈晗耀,请他畅谈新型城镇化的构想. 记者:沈教授,能否先简单讲一讲城镇化及其好处? 沈晗耀:城镇化主要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居住地向城镇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海外团队的管理主要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招聘.培训、控制和支持。”美世(Mercer)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北京分公司高级经理李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总结说。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与《上海经济》首席经济学家沈晗耀进行了讨论,沈晗耀认为,上海的产业升级可走两条新路:一是上海的既有产业走“首钢道路”,走出去升级;二是上海没有的产业走。尚德道路”,直击世界级新技术、新产业,引进来升级。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未来中国经济管理陪都的最佳候选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万  魏晓 《湖南经济》2002,(1):14-17
我国首都北京,在1948年城市人口仅151万人,到2000年达1382万人,已成为一个具有很高威望遥国际大都会。但同时也出现了城市严重缺水,沙尘笼罩,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三废污染等问题。以致近几年有人在报刊撰文:“迁都成为中国的潜在危机”、“中国会因北京缺水而迁都吗?”,“沙漠不遏止,中国迟早要迁都”,并提出中国首都迁往何处等重大问题。我们则认为迁都没有必要,在我国的人口经济中心地带,建立经济管理陪都却势在必行,而且越快越好。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减轻北京城市的总体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经济管理,并促进陪都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6.
“两会开幕前一天下午,西安市市长孙清云专门到北京新街口正觉夹道的胡同口对背街小巷的整修进行考察。”这则发布在网上的消息让记者采访孙清云的心情更为迫切。几天后,孙清云利用晚间休息时间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当他谈到要努力将西安建设成为一个幸福的城市时,记者感到暖意融融。  相似文献   

7.
在灾后重建中,解决灾区500万老百姓住房问题凸显重要。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合作蓝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资建房的倡导者于凌罡先生,他提出了“两分法”方案。首先,解决5%的最困难受灾群众(主要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儿童和残疾人),也就是25万人的实际生活问题,具体操作流程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新西部高层论坛”召开期间,本刊记者就西部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珏林。  相似文献   

9.
“目前洛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主要特点是‘大病统筹’.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洛川县卫生局局长、合疗办主任党秋纹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0.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已经4年多了,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除了北京以外, 还有上海、青岛、沈阳、秦皇岛、天津也是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的举办城市。9月5日至11日,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五环映五城”新闻采访活动,组织境内外20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者前往北京2008年奥运会京外协办城市采访参观,了解这些城市为北京奥运所做的筹备工作。采访团的第二站就是青岛。采访团成员在青岛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参观采访,无论是在奥帆赛建设工地采访,还是在滨海步行道漫步,中外记者无不被青岛的美丽所吸引、为奥帆赛给青岛带来的激情和活力所感染。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广西灵山茶叶产业发展面临困境与挑战。为有效促进广西灵山县茶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新常态”的形势,针对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以“七个着力”为抓手的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对开开发以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这主要归功于我国充分根据我国国情,积极主动地吸引和利用外资,对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国民就业、扩大出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人简要分析国外投资情况及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险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保险业发展的新趋势将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保险业在经营理念、发展模式、扩张路径和运营模式等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农地流转参与主体与社会福利的关联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集体土地转用为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提供的资源支撑。然而,我国存在的农村与城市二元土地制度、国家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模糊等土地制度和政策缺陷,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在充分考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各参与主体利益及社会福利变化的基础上,应引入农村建设用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模式,建立和规范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要素的流动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赵海霞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148-150
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增强,特别是我国"入世"后,社会对管理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教育发展缓慢,会计教育培养方式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应该从创造管理会计教育新的外部环境,加快会计教育整体改革步伐,改进管理会计教育本身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收入差距正在加速扩大的非均衡格局,已经对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缩小差距,保持区域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对三大地带、六大区和各省市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提出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有助于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中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近几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提出了很多的政策、优惠措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促进了就业的增加。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已经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2010年中国经济步走入偏热区间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文凯 《南方经济》2021,40(9):52-69
铁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均集中于短期经济影响,且很少关注铁路在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使用中国1980年的铁路线研究了铁路在中国转型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铁路开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长期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以2000年数据为例,1980年铁路线对以GDP为衡量指标的经济发展的年均促进作用为1.16%。排除了无法观测因素和溢出效应、控制县级异质性、以及使用"三线建设"作为外生冲击的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发现,铁路促进了县域层面的工业化,同时还显著增加了县域层面的外商投资和出口,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不仅提供了铁路的长期经济影响的经验证据,同时也揭示了以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对经济转型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马清 《特区经济》2010,(6):205-20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很大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特别是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和结构都面临较大影响。鉴于改革开放30年,外资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需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