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深刻理解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政府采购的制度本质和目标,最大程度地实现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竞争原则,推动政府采购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2.
对行政成本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君 《辽宁财税》2000,(12):32-33
  相似文献   

3.
本文强调一个与税收制度相关的政治成本概念,并利用西方公共选择理论就税收政策的若干方面进行探讨。文章认为,与课税有关的政治成本可以通过将税收制度置身于一相对固定不变的财政规章中来达到最小化。尽管公共选择理论已表现出了这一洞察力,但大多数的税收政策分析却通常未将公共选择因素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4.
一、安徽省行政成本控制取得的主要成效近年来,为了建设节约型政府,加速安徽崛起步伐,安徽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在控制行政成本上采取了一系列扎实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精简机构奠定了行政成本控制基础。安徽省一直把精简机构作为行政成本控制的主要抓手。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安徽省全面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至2004年底,全省乡镇总数由1846个减少到1542个,行政编制精简10%,其中芜  相似文献   

5.
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大量应用于政府行为分析和公共财政活动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当前建立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共选择学派有别于主流的最优税制理论,一方面运用政治决策机制,联系财政支出来研究最优税制,从而为遏止巨额财政赤和规避财政风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存在无法于收入再分配的税收收入,税制缺乏实际操作及忽视经济对税制的决定作用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行政成本是指党政机关及财政开支的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人员成本、办公设施成本等,也就是直接成本。从广义上说,行政成本还包括政府决策过程中引发的公共资源和环境资源方面的成本,也被称为“间接成本”。财政预算是政府施政纲领得以具体实现的首要途径。也是影响政府部门组织行为最有力的工具。要控制行政成本,确保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既要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财政部门更要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实行绩效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制度,从管理机制上加以保证。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政府会计中存在众多改革议题,面对我国当前及未来政府会计改革,在具体设计时应坚持何种取向,改革路径的设计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探讨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取向定位,并对改革路径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政府会计中存在众多改革议题,面对我国当前及未来政府会计改革,在具体设计时应坚持何种取向,改革路径的设计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探讨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取向定位.并对改革路径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0.
胡娟 《投资与合作》2014,(6):357-357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以机构改革作为主线和中心,而贯穿机构改革过程的一条主线则是精简政府机构和缩小政府规模的理想.文章拟采用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对这种机构病予以解读,给出解决政府机构改革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Explaining Welfare Reform: Public Choice and the Labor Mark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seeks to identify factors which could plausibly have led to the contractionary welfare reform initiatives begun at the state and federal levels in the U.S. in the 1990s, initiatives concentrated on the AFDC program. A review of aggregate time series evidence, cross-section regression research, and studies of attitudes toward welfare spending and toward welfare recipients suggests a role for three types of factors. First, a major expansion of the U.S. welfare system in the late 1980s in terms of expenditures and caseloads may have led voters to desire to retrench by cutting back on the AFDC program, even though that program was not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expansion. Second, declines in the relative and absolute levels of household income, wages, and employment rates among the disadvantaged population may have driven up caseloads and costs, increased the social distance of voters from the poor, heightened concern with work incentives, and may have led, more generally, to a decrease in the perceived deservingness of the poor. Third, a surge of births to unmarried mothers in the 1980s is suggested, by cross-sectional and attitudinal evidence, to have led to a reduction in voter support for the AFDC program.  相似文献   

12.
多重竞争模式和我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的公共服务必然要求供给主体的多重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可能提供公共服务的参与主体有政府组织、盈利企业、第三部门和社区自治组织。它们可以通过功能优势互补,来形成一种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多重竞争运行模式。我国的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要实现政府和社会间的"非零和博弈"的双赢局面,就必须在明确政府"掌舵人"的角色定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政府以外的公共服务主体,实现一种形式多样、和谐竞争的多重供给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运用凯顿的预算模式理论研究了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主要结论是,中国现阶段仍然应该以建立一种"控制取向"的现代公共预算体制为目标,中国预算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将政治控制与行政控制纳入预算过程.最后,虽然新绩效预算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预算模式,但是,中国目前并不具备实行的条件.即使对于实行新绩效预算来说,先实行一种"控制取向"的预算体制也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有限政府与财政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场经济要求公共财政能够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物品,然而,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等原因,公共供给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本文以政府介入公共品供给模式作为逻辑分析起点,认为要解决这些矛盾,实现财政服务均等化,有限政府理念的确立是关键,同时还有赖于其他相关制度的跟进及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15.
We show that Yaari's dual theory of choice under risk may be derived as an indirect utility when a risk-neutral agent faces financial imperfections. We consider an agent that maximizes expected discounted cash flows under a bid-ask spread in the credit market. It turns out that the agent evaluates lotteries as if she were maximizing Yaari's dual utility function. We also generalize the dual theory of choice for unbounded lotteries.  相似文献   

16.
公共消费包括政府自身消费和社会性消费,以公共风险为逻辑基础,并兼具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既有利于维护经济稳定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保障。目前理论界对公共消费问题的探讨大多基于经济视角,基于经济与社会双重视角审视公共消费理论,应树立“消费者主权”意识,明确我国公共消费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公共品视角下的审计委托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审计委托模式是造成“独立审计不独立”,进而导致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现代企业的“社会企业”特征,使会计报表及其审计信息具有公共品的属性,审计失败很大程度上是会计报表审计信息这一公共品私人供给模式的失败。公共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其公共供给模式较私人供给模式更有效率;税务机关作为特殊的公共部门,令其作为会计信息审计的委托人在独立性、激励和实践上更具优势。当然,会计报表审计的税务机关委托模式作为一个新的审计委托模式,其制度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真实反映经济业务实质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盈余提供了机会.分析和检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与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选择为切入点,选取符合我国企业特征的契约变量,运用均值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选择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实证会计理论中的政治成本假设和报酬契约假设.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路径是由客观环境制约下的公共选择机制所决定的 ,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并因势利导 ,平衡好利益矛盾 ,使之迂回渐进地趋近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规范目标 ,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遵循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的SCP范式的分析思路和理论框架,对传统的共谋假设、相对市场力量假设和效率结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由原来的高寡占的市场向适度集中的市场发展,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银行总体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市场份额、银行效率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间正相关关系显著,而市场集中度与盈利能力则呈负相关。实证结果支持相对市场力量假设和效率结构假设,但不支持共谋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