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借助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城市层面数据,本文研究了外资区位选择因素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早期阶段,优惠的引资政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对于三大经济圈吸收FDI都有决定作用。近年来,政策的优惠已经不是决定这三大经济圈吸收外资的主要因素,集聚效应和基础设施,尤其是邮电通讯设施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用地成本过高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三大经济圈外资流入。研究还发现: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外资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但是珠三角地区依旧是劳动密集型外资占主导。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然而FDI在我国的分布极不平衡。本文通过现状层面、实证角度的分析,比较东、西部吸引FDI的区位差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有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总量在全国的份额仍较低,投资环境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地区差异性分布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投资环境的区位因素以及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政府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发展本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然而FDI在我国的分布极不平衡。本文通过现状层面、实证角度的分析,比较东、西部吸引FDI的区位差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1997-2006年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动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格局表现出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空间集聚,二是空间不平衡,且后一特征在整个考察期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环境管制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把环境管制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内在机制。利用2003年-2006年我国192个城市的数据,通过建立Panel Data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管制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管制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不均的原因,环境管制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负效应,且这种负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引进外资已具有相当规模 ,但在地区分布上却极不平衡 ,这不利于消除我国地区经济的二元结构。本文概述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状况 ,并从投资国和东道国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归纳总结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 ,并给出了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实际利用FDI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的数量和质量差异,这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不利于发挥中西部的区位优势。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利用FDI规模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质量和效率差异及省际差异,发现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这些差异的形成,包括集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成本因素、产业级差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和区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FDI优化配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5,(2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外商直接投资(FDI)显然是全球经济进程的重要一环,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交流互通。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推动发展,如何吸引和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布进行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按照FDI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并建立数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迅速发展,但由于国家的开放政策造成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差异,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差异也在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区域上的差别的原因和变化的研究,探讨如何真正让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东西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长三角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利用空间计量学方法对其1991-2008年的FD I区位决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近20年来长三角城市FD I区位决定因素及其作用发生了动态变化,一些传统因素如市场规模、城市化水平、产业发展、工资水平、与上海距离等影响不再显著或有弱化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外资集聚经济和工资效率因素上升为主导地位,其作用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因素影响日趋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邻域空间关联效应一直是影响长三角城市FD I区位分布的重要因素,城市吸引FD I不仅取决于自身区位条件,还受周边城市FD I聚集的影响。上述发现对于长三角各城市利用FD I和跨国公司投资都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2.
税收竞争的空间相关性和FDI效应:一个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各地吸引外资程度的加强,税收优惠政策被政府广泛使用,从而被认为是吸引FDI的有效工具。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具有相似地理位置的省份在税收政策上具有税收模仿性,税收竞争呈现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是这些税收竞争在促进FDI上并没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影响外资选址有效性的是市场化程度,而市场化程度的建设离不开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Christos Georgiou Fragiskos Archontakis Eugenia Petridou 《Journal of East-West Business》2013,19(3):233-255
The study examin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eek SMEs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Balkan area,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location as a selection criterion in their FDI decisions. Data aimed at capturing SMEs’ perceptions with regard to incentives affecting their FDI based on location criteria. We find that lo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with regard to the benefits that firms gain, highlighting OLI paradigm's theoretical relevance in the examination of FDI, while presen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trends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Findings further contribute to the adaption of effective practices to enhance firms’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more rational and targeted investment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4.
MoranI检验和空间相关系数检验都表明,FDI的技术进步作用存在空间相关。空间相关的主要原因是外资高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引致模仿效应和竞争效应,而市场的选择并不局限于FDI投资地。这种空间相关性在1997年开始显著,到1999年达到一个相对的稳定值。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表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超出挤出效应,FDI的技术进步作用的关键在于FDI的有和无,不在于量的不断增长,量太大反而产生挤出效应。因此当前应重视欠发达地区的外商投资,发达地区的外商投资则应避免其形成垄断。国内因素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大于FDI的作用,研发人员的流动对技术进步的作用非常重要,而资本存量、RD资本投入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地理局部性。 相似文献
15.
宁波的外商直接投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器”,它在宁波的经济发展历程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它在给经济建设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宁波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外商直接投资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了解其现状,探讨其对宁波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宁波日后如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Markus Leibrecht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2013,22(8):1206-1237
Based on a spatially augmented gravity model, the current paper isolates spatial interrelationships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to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CEECs) not only across the destination but also across the origin country dimension of FDI. Results show that (i) spatial interrelationships across destination countries are present and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ominance of vertical-complex FDI in total FDI; (ii) spatial correlation across origin countries is given in earlier years of transition, while spillover and competition effects cancel over the whole sample period; and (iii) agglomeration forces gain in importance for FDI to CEECs. 相似文献
17.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China, emphasizes national or regional inward FDI, and largely depends on secondary data. This study reports findings from the analysis of primary data provided by 43 managers of Western Australian companies that are either operating or planning to invest in China reveals market size, labor cost, and business ethics we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promoting foreign investment to the Chinese marketplace; while gender, organizational size, and networking have potential to play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role in investment decisions. These exploratory observations are a departure point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是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二者都会影响参与国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变。通过构建两个相同市场容量的完全垄断市场下的古诺模型,对国际贸易与FD I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水平的效率问题进行比较,认为国际贸易较FD I对提高国民社会福利水平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FDI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直接投资(FDI)的迅速增长,很多学者便开始将研究的目光放在了国际直接投资上。但总体上说来大部分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证文献主要是基于投资国和受资国的双边联系,而对第三方在这种关系中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没有进行相应的探讨。本文借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方法,从地区之间的空间关系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地区之间在国际直接投资上互相影响的模式,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空间作用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推动下的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照“产业时空观”,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出现两种类型的边际产业。技术创新对产业时间方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品寿命周期上,对产业空间方向的影响则受到国内市场因素和国内资源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存在着要素节约型和要素节约与耗费复合型的技术创新,两种创新都会导致边际产业。促进中国经济边际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