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战后日本的低利率政策对其经济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战后日本的低利率政策对其经济的负面影响上海财经大学,杜士平利率作为资金分配的杠杆和调节经济景气变化的金融政策工具,在现代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战后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与其实行的低利率政策密切相关。但是,这种低利率政策挽杂了过多的...  相似文献   

2.
1954年,农历甲午,这一年的12月,被认为是日本经济史上“神武景气”的开始。所谓“神武景气”,意即“神武天皇(传说中的第一任天皇)以来从未有的景气”,从这一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一直延续到80年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2013,(10):21-21
3月20日,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两天会议后宣布.0—0.25%超低利率在失业率高于6.5%情况下保持不变,每月采购850亿美元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量化宽松政策不变。联储对未来3年经济的预期略微下凋,但失业率的预期小幅改善。  相似文献   

4.
一、原因 1、低利率是流动性过剩的温床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之后,为了促进经济复苏美联储不断降息,日本则长期执行零利率政策,其它主要经济体也一直执行较低的利率。尽管最近一年多来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开始加息,但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已经形成,我国自然受其影响。从国内情况来看,今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负利率状态,这必然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持续上涨的股市和房地产,  相似文献   

5.
1990年,与不大景气的日本金融市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经济仍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到1991年3月31日结束的1990财政年度日本经济增长率可达5%,与前三个财政年度大体持平。但日本经济前景都不容乐观。原来预测1991财年经济实际增长率在4%以上的经济学家现在也改变初衷,纷纷认为日本1991财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骤降至3%以下。据民办的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估计,就整体而言,1991财年日本进口增长率将由1990财年的6.9%跌至4.9%,降低两个百分点.虽然由于日本采取了降低出口的政策而使得出口增长率从1990年5.4%锐降至1991年的1.4%,因此仍将会使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由320亿美元剧增到500亿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景气在1992至2000年期间,曾10次推行刺激对策,追加了130多万亿日元的公共投资,但由于种种原因,投资乘数效果降低,经济长期处于低迷,景气刺激对策及其效果值得研究和深思。  相似文献   

7.
国际扫描     
《中国经贸》2014,(3):6-6
美联储主席耶伦强调继续实行低利率政策 北京时间2月11日消息,新任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近日称,市场应预期美联储将继续遵循上任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所出台的低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8.
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利率政策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童适平一,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利率体系日本战后在高速增长时期实行了低利率政策,但是该时期的低利率政策并不是通常意义上为了刺激经济、放松银根而降低利率的政策。而是指将利率压到低于反映资金实际供求水平的均衡利...  相似文献   

9.
【日本《经济学人》7月22日】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至今,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年均9.9%的高增长。其间唯有1989年天安门事件发生当年及随后的1990年,经济增长率在数值上表现为罕见低下的4%。  相似文献   

10.
张捷 《环球财经》2012,(10):28-35
北京时间9月14日凌晨,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宣布,0~0.25%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并将从9月15日开始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现有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FOMC还指令公开市场操作台在年底前继续延长所持有证券的到期期限,并把到期证券回笼资金继续用于购买机构MBS。FOMC强调,这些操作将在年底前使委员会所持有长期证券持仓量每月增加850亿美元,将给长期利率带来向下压力,对抵押贷款市场构成支撑,并有助于总体金融市场环境更为宽松。  相似文献   

11.
失去的10年: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1991年初“泡沫经济”破灭为转折点,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经济低迷时期,即所谓“失去的10年”的长期经济萧条阶段。造成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长期萧条的根源还在于日本自身僵化的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02年开始,日本经济出现景气恢复的趋势,但同时阻碍因素尚存。  相似文献   

12.
日本超金融缓和政策的长期实施及解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零利率和缓和货币数量是日本治理通货紧缩的两项超金融缓和政策。通过这两项政策的长期实行和慎重解除,日本的金融市场保持稳定,个人消费有所改善,景气得以持续恢复,使结束通货紧缩进入临终阶段。日本实行和解除零利率、缓和货币数量政策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也由“平成景气”转入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长期低迷萧条局面,尽管这期间日本政府采取了多次大型景气对策,但都没能扼制住日本经济的颓势,但在这种一片萧条声中,日本经济也并非毫无生机可言,其中集贸易,筹资和收集信息三种职能于一身的日本综合商社,凭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将其业务范围内金融领域扩展,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提供金融商品,一定程度上为日本经济增添了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记得日本经济界预测1995年和1996年景气状况时常常使用的语言是:“缺乏真情实感的恢复。”时至如今,在对景气的现状和前景做评价与预测时,一个惯用的语言却是“原地踏步不前”,今年9月份朝日新闻社对100家企业做了景气调查,其中59家认为日本经济处于“原地踏步不前”的状态。对1997年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当时估计为0.1-1.5%的企业达58家,同样,本年度11月日本兴业银行预测1997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只有1.3%,而对1998年却预测为1.1%,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20日】全球通胀可能终将推高日本的超低利率——有些投资者认为,日本银行将从这一趋势中获利。日本银行的贷款账面将会出现转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从世界范围来看,泡沫经济已经取代经济衰退成为经济增长的梦魇。从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至今,日本经济一直在不景气中挣扎。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香港房地产泡沫的破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后不久,在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就开始显现出一些通货紧缩性征象。对此,日本政府虽也一再告诫“日本经济下面临着陷入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的危险”,但始终都未承认日本经济已经处于通货紧缩状态之中。直到今年3月16日,代表日本政府的经济财政大臣麻生太郎才在讨论2001年3月《月例经济报告》的阁僚会议上公开认定:“现在的日本经济正处在缓慢的通货紧缩之中。”日本政府关于通货紧缩认定态度的这种变化,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对通货紧缩定义的改变--在此前政府一直沿用原经济企划厅的定义,将通货紧缩界定为“伴有物价下跌的景气低迷”,而在本月初内阁腐却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物价下降持续两年以上)对其进行了个性,重新将其界定为“技术的物价下趺”。而其更为深刻的背景则是,在美国经济减速、股市暴跌已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条件下,森喜朗政府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物价下跌对景气持续回升的恶劣影响,并逼迫日本银行进一步采取金融缓和措施以制止物价持续下跌。在去年8月,日本银行曾以“日本经济已摆脱了通货紧缩威胁”为由,不顾政府方面反对坚持取消了“零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上海经济》2011,(10):72-72
日本政府9月20日发表9月份月度经济报告,把日本经济景气基调判断维持在“震后出现回升迹象”,同时强调海外经济疲弱是景气下行的主要风险。这份报告对景气基调、生产、出口、个人消费这四个项目均维持与8月份相同的判断,但下调了企业收益和世界经济这两项景气判断基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日本经济正处于长期低迷状态,而日本政府的景气对策一直收效甚微,这里,日本的政策研究机构本应发挥其政策提案,评价的职能,但事实上却很少看到有关机构对此有所作为,这是因为,日本的政策研究机构虽然在机构数和人数上都有增势,但究其实质并没有真正达到作为这一机构所 具备的独立性和公益性,其研究成果水平低下,政策影响力甚微,在此,我们就日本政策研究机构的困境做一考查,以为我国的政策研究事业发展提高一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通缩并经历了给日本经济造成重伤的大地震之后,日本经济处于通缩均衡的状态,实现了通缩、日元升值、低利率及低增长率四方面的均衡。然而从安倍政权成立前后到现在,日元贬值了20%。日元的贬值打破了这种均衡,让日本经济进入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