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国大陆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的统计分析,台商进入大陆20年来,投资主要集中在大陆东部沿海,目前台商在东部沿海省市的实际投资金额占总额的81%左右。以地区来分,台商投资主要集中在江苏、福建、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等地,在中西部的投资仅占总额的19%左右,其中以江西、湖南较多,占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8%和2.5%。  相似文献   

2.
经贸信息     
中国上半年进出口持续增长外经贸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707.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出口1420.5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进口1286.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进出口顺差134.08亿美元。从地区来看,上半年进出口总值最高的是广东省,为978.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9%,紧随其后的6省市依次是: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山东、福建。在这7省市中,进出口增长最快的是福建,比去年同期增长21.3%;北京的进出口总值则较去年同期下降5%。7  相似文献   

3.
《天津经济》2009,(8):73-74
1~6月份,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88.5亿元,GDP增速达到9.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在东部沿海发达省市中仅次于江苏的11.2%,排在广东(7.1%)、浙江(6.3%)、上海(5.6%)之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88.5亿元,GDP增速达到9.9%,接近山东省年初确定的10%的全年增长目标。在东部沿海发达省市中仅次于江苏,排在广东、浙江、上海之前。  相似文献   

4.
“国有大象企业缺乏症”显现 一季度,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4632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同比回落8.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同为发达地区的江苏、山东、广东情况要好于浙江,其中江苏为10.2%,山东为7.0%,广东为5.8%。同为发达地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发展速度为何出现如此之大的落差呢?浙江经济抗风险能力为何不如其他发达地区呢?  相似文献   

5.
近5年来,浙江投资一直落后于东部沿海主要省市,投资平均增速比全国低15个百分点,比江苏、山东低10个百分点,比广东低5个百分点.尽管浙江2008年投资势头良好,但增速相对仍不高.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投资增长33.4%;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上海的全社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4.9%、23%、17.9%、17.9%、14.1%,投资率分别为55.7%、60.5%、23.2%、56%、36.5%.浙江投资增速比全国低20个百分点,六省市中仅稍高于上海,仍处于相对落后位置;投资率45%,低于山东、福建、江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两方面构建区域商务成本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东部沿海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山东六省市为比较对象,结论是东部沿海六省市商业设施及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总体呈现出上升态势,但具体指标上升速度存在明显差异;政府运作效率、市场化和信息化程度、基础设施和研发能力明显提高,但少数指标却呈现逐年下降态势,如合同外资金额占GDP比重等。  相似文献   

7.
一、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有关数据表明,占全国企业总量99.3%的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也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无疑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福建等省份,成长型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成长型中小企业的61.81%。而500家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则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福建6省市,其所占比例为全部500家企业的68%,浙江一省独占21%。以上数字表明,凡是经济发展活跃的省份或地区,无不以中小企业的强势发展为重要特征。同样,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又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与动力。  相似文献   

8.
一、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等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日趋拉大。从工业发展情况来看,1986年—1995年,全国工业平均每年增长25%,东部沿海诸省如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广东等地,工业增长都在2...  相似文献   

9.
东部沿海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最快的地区,总体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沿海地区内部发展差异在急速拉大。1995年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上海6个省市共有421个县市级单位,其中人均GDP大于10000元的有67个县级单位,人均GDP5000-10000元的有130个县级单位,人均GDP小于5000元的有224个县级单位,半数以上县市还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属于经济低谷地区,这些地区的崛起需要一定的理论来支撑。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浙江的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其出口增幅居沿海主要省市第二,排在江苏之后。浙江进入了对外贸易快速扩张的重要发展阶段,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分析浙江在进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的表现,本文概括归结为以下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宏观·国内     
《首都经济》2013,(10):10-10
民企500强东部沿海省份超六成 由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3中国民企500强”日前揭晓,统计发现,500强企业中307家集中在浙江、江苏、山东、广东4个东部沿海省份,占500强总数超六成。从地区分布来看,浙江共有139家食业进入500强,连续第15年在上榜企业数上居全国首位。其次是江苏、山东、广东和湖南,分别有93家、  相似文献   

12.
今年1季度,中国总体经济增长率降至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最低点,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势头存在惊人的差异。如果以1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标准,将中国各省市区分为“寒冷”、“阴凉”、“温和”、“炎热”四种类型,立刻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1季度经济增长率低于5%的省份为“寒冷”型地区,集中于两个区域:一是出口导向型的沿海区域,如浙江和上海;二是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西部地区,如甘肃、宁夏和山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少数“炎热”型地区,包括天津、内蒙和贵州三个省市区,其1季度同比经济增长率均高于15%。1季度增长率在1O%和15%之间的地区为“温和”型地区,主要集中于中部,但沿海省份江苏也属于此类,其增速高于其他沿海省份。总体而言,西部和沿海两区域均以“阴凉”型省份(1季度增长率在5%和10%之间)和“寒冷”型省份为主。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位于环渤海西岸中部.拥有487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99公里的岛屿海岸线,总长599公里.可以说河北省是一个沿海大省。然而近年来.河北省的GDP年均增长率明显低于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其它沿海省份,并且差距在不断拉大。可见河北省作为沿海地区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河北省还远不是一个沿海强省。  相似文献   

14.
从区域经济理论看四川经济发展的优劣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社会经济发展,无一不是首先从那些优势相对较多、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起步,并快速发展的,而一些落后的地区则随后加快发展,逐步追赶发达地区,达到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从我国来看,东南沿海地区7个省市(广东、上海、福建、江苏、浙江、山东、海南),以占全国7.3%的面积、26.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42%的GDP,成为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而从东南沿海地区的各省经济发展看,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江苏的苏锡常地区,福建的福厦泉漳莆地区,浙江的杭嘉湖和温台地区,山东的胶东半岛区,等等,都是以该省较小的面积和较少的人口创造了60-70%的GDP,成…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笼罩下,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之一的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华交会")吸引了各方的视线。每年3月,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安徽、江西的进出口形势情况往往会首先在华交会这支"外贸温度计"上显示。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建明 《北方经济》2011,(13):53-54
所谓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即"具有垂直和水平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支持机构的地理集聚"。我国的产业集群形成于近20年,且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无论规  相似文献   

17.
黄忻 《中国经贸》2006,(5):36-37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对日农产品出口约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左右。中国是日本农产品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国,进口额仅次于美国,2004年,中国农产品占日本进口总额的13.9%。2005年,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793亿美元,占比29%,其中,食品70.6亿美元,全国从事对日农产品出口的企业有6200多家,直接就业约140万人,对日出口的主要地区是山东、浙江、辽宁、福建、广东、北京和江苏等省市,主要出口产品为水海产品(占35%)、园艺产品(占28%)、畜禽产品(占15%),对日农产品出口中69%是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  相似文献   

18.
旅游吸引半径体现了旅游供给对旅游需求作用的有效范围,是旅游目的地识别目标客源市场、探究旅游业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基于距离衰减规律和效用论,运用旅游效用、旅游成本、旅游距离等概念通过数理推导构建旅游吸引半径模型,以我国沿海11省市为例,采用2007年、2011年样本数据,建立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算各省市旅游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对沿海11省市旅游吸引半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沿海11省市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旅游吸引半径却缩小;山东、浙江、江苏、天津等省市旅游吸引半径已延伸至区外,兼顾短、中、长线旅游发展的同时可着重发展长线旅游,而福建、辽宁等省市旅游吸引半径较小,可着重发展中、短线旅游。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与国有经济比重高和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根据调查及统计资料分析,西部地区(包括西北、西南和内蒙古等12个省、区、市自治区,以下简称西部)与全国及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6省市,以下简称东南部)相比,非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7年来,我国的产业集群已经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沿江地区初具规模,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和不同类别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了沿海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大量外资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浙闽沿海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集聚.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