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我国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在本质上给外资和内资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制环境,这种管理模式顺应了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相契合。在负面清单模式下,我国政府监管体系在理念、体制和效果上面临重重挑战。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以开放投资为起点,以开放促进改革,政府管理由事前审批逐步转为事中事后监管,最终落实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负面清单模式的完善不仅应着力于修订负面清单文本,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自贸试验区的事中事后监管在理念转变、立法完善、监管主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从转变监管理念、完善立法、构建信息平台、监管主体多元化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等方面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龚柏华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3,(6):23-33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是其亮点也是难点。"负面清单"模式是国际贸易或投资协定中做出义务承诺的一种方式。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模式是正在进行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谈判模式的先试先行。本文将探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相关的法律问题,如"负面清单"是否包括了未来出现的产业,"负面清单"内容是否可增加及这样做可能的理由,对"负面清单"内容发生理解纠纷的解决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5.
6.
7.
在推动区域自贸协定的签署上,日本算是比较积极的一个国家。截至目前,日本已经形成了CPTPP、日欧EPA、RCEP、日美双多边自贸协定谈判四位一体的格局。本文对日本已签署的20个双多边自贸协定(FTA)中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归纳,对负面清单所涉及的行业进行了归类分析,总结了日本FTA中负面清单的发展变化以及针对不同国家表现出的不同点,阐明了日本的做法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市场》2017,(19)
在开展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的过程中,存在最为显著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就是需要做到先行先试,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实现全国的、可复制的、可推广的相关制度样本的构成。本次研究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基于经济园区的"梯度对接"战略,对其进行针对分析,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推广的"梯度对接"战略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进而促使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复制得到最大限度的推广。在实际工作中,需从根本上掌握界定梯度对接战略的相关基本内涵,之后对其进行相应的论证,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将全国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经济园区作为空间的载体,同时还需要将其作为制度试验创新的相关重要平台。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以各种类型的经济园区为基础的载体实现自贸区改革的对接,这是历史经验跟现实基础密切结合的基础表现,具有非常显著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所以,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促使自贸区改革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同时增快其制度推广的速度以及提升推广的效率,同时进一步转型以及升级经济园区自身。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旨在摸索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的制度体系,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制度创新成为上海自贸区各项改革措施的重中之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到的探索建立外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更是成为备受瞩目的亮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对我国新型外资管理制度的大胆尝试,是一次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上海自贸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制定是落实《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顺应国际服务贸易规则重构的重要举措之一。国民待遇的例外、市场准入的例外以及当地存在的要求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的涵盖范围;市场准入的例外不仅包括形式上的管理措施,还包括效果上的管理措施;当地存在与商业存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跨境货物贸易与跨境服务贸易之间的界限值得厘清;兜底条款可纳入清单但适用应当谨慎。 相似文献
12.
鉴于我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未明确允许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在上海自贸试验区适用,区内的企业难以真正享受自由贸易区的零关税或优惠关税政策。这不仅会抑制自贸实验区吸引外资、引进技术、扩大就业的政策预期,也不利于上海建设国际性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应通过原产地规则的立法完善尽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适用,让区内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获得出口退税、进口保税和自由贸易区优惠关税等更多的叠加性政策支持,加快政策的衔接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国际多式联运业的外资准入牵涉到向外资开放东道国的整个国内运输市场,所以相对于GATS体制下的海运业外资准入更为敏感和复杂。我国国际多式联运业外资准入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GATS体制下的归类困境、国内法下的外资准入多轨制难题以及外商独资企业的经营资格疑问等问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负面清单》并没有直面和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相关部门在制定自贸区航运业外资准入规定时应当关注我国国际多式联运业准入法律制度可能因此受到的影响,并作出有效回应。此外,中外双边海运协定在自贸区的适用问题也需要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平台经济理论,首先构建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平台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据此框架,以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参照区,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功能定位进行反思。结果表明:当前以"金融+服务贸易+科技"的功能定位模式超前于现实中的自贸区平台经济条件,并认为至少在5~10年之内,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定位重点应该以金融服务创新和投资便利化为中心,通过货物贸易和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来促进金融改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当前政府重点要对平台企业或平台提供者在合同的组成、规则及结构等内功环节上狠下功夫,同时要大力提升自贸区的供需双边市场环境。这一研究为推进中国其他省市区自贸区的稳步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空箱调运需求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货源流向的动态变化与不均衡。近年来,随着上海自贸区洋山深水港吞吐量的逐年快速上升,从港口将集装箱空箱调运至货物集散地的需求日渐旺盛,形成了回程车"飞单"交易摊点,对当地交通秩序与环境卫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给洋山保税港区的区域投资环境与对外社会形象造成了负面效应。上海自贸区高度重视集装箱空箱调运"飞单"交易整治工作,整治方式亦逐步从单纯的现场驱赶转变为以网上交易为主。目前,洋山保税港区通过建立空箱调运交易平台治理"飞单"取得了有效进展,但日常整治机制尚未建立,疏导"飞单"的物理场所尚未落地,"飞单"交易灰色利益链有待破局,后续阶段仍需加大整治力度。为更好地推动"飞单"交易治理取得实质成效,一要加强机制建设,搭建日常工作机制,成立综合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二要加强业界引导,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引导业界逐步取缔"飞单";三要加快集散中心建设,推动集卡集散中心规划建设尽快落地;四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集装箱空箱调运交易平台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17.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软实力"发展相对进展缓慢,而自贸区设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升"软实力"提供了良好契机。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优化为研究对象,从航运主业、辅业与衍生服务业3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红利",通过与伦敦、香港、鹿特丹和新加坡等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比较与经营借鉴,提出在自贸区条件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重点发展和优化航运辅助业和航运衍生服务业,系统布局航运服务网络,提升航运服务业水平,持续完善航运金融、仲裁和信息平台发展,不断加强航运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8.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肩负着打通北方城市"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服务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使命。在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增长效应检验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济驱动效果及其动力机制。结果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有效驱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且沿海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效果明显好于内陆型,为国家实施自贸区战略、为自贸区选址提供了参考。从整体看,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区域经济发展驱动效果不明显,其重要原因在于其未能充分发挥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应有的"贸易效应"、"资本效应"以及"高端产业集群效应",而且出口驱动力、外商直接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驱动力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力等均处于"失灵"状态。 相似文献
19.
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管理模式创新和探索扩大开放新途径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而对于外商投资采取负面清单模式管理是其中最大的挑战。当前中美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最大难点同样是负面清单的谈判。作为为国家对外开放探索新途径的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的制定必然要与中美BIT谈判中涉及到的负面清单谈判进行联动,本文将对两者之间联动的必要性、负面清单模式的形成过程、核心内涵以及如何实现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中美BIT的联动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亚洲区域经贸合作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国主导、诸多发展中国家合力拓展南南合作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经贸法治化对现有国际经济规则带来创新,包括国际经济规则理念的更新与内容的拓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需要涉及贸易、金融、能源、投资、争端解决等领域国际法路径的完善。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还需要国内法的先行先试来推进。就中国而言,上海自贸区作为国内经贸法治改革的试验田,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济规则创新,形成投资、贸易与金融管理法律规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