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思路决定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看到一则故事: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相互交换了车票,去上海的那个人到了北京,去北京的那个人到了上海。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要收钱,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前不久,到了上海的那个人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手伸过来时,两人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交换过一次车票。看完这则故事,沉思良久。从表面看,两个人都相互改变了主意,去了不同的地方,是他们各自的行为决定了…  相似文献   

2.
你看完这篇短文后,可以马上起身去擦桌子,或洗碗;可以把文章放一边,闭起眼睛沉思一会儿;也可以把这篇短文剪下来,传真给很多朋友。当然,我最希望你选择最后一项,也许因此你会改变很多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改变是一种常有的状态,在人生过程的许多时刻,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企业发展的各个时期.改变有两个显著的阶段性结果,急转直上或者急转直下.改变创造的这两个结果总是导致很大的差别,总是会有很多人去总结,总结出很多故事来,故事常常很精彩.但是,改变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常态,那就是不死不活.不死不活的状态常常很不精彩,常常有挣扎相伴,常常有疲惫相随,常常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情去关注有没有故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常常就有"世界小姐"、"环球先生"甚至"超男超女"等诸如此类的活动晃来晃去,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使无数挣扎得很疲惫的人们常常在无意识的情形形中抽出精力去放松心情,看看热闹.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商业时代,这样的活动也许在策划之初就已经被异化为一个个纯粹的商业工具.热闹过后,成功的组织者兴高采烈地清点着他们挣得的一沓子又一沓子钞票,不成功的组织者看着那么多人享受了热闹,自己却血本无归,欲哭亦无泪.我们生活的社会常常表现为菱形状态,置身塔尖,或者辉煌,或者惨烈,供别人总结出故事来,让没有精彩故事的人们琢磨出精彩.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做房地产;如果你恨他,也让他去做房地产。”这是张宝全在一次电视访谈中的表白。作为今典集团的董事长,“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之一,背靠二十几亿财富,此话多少给人一些在天堂里讲恐怖故事的感觉。但略知中国房地产历程与内幕的人都会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中国人到美国去的故事之中,最能够让人心跳加速的,则是到美国去上市了。无论是纽交所还是纳斯达克,这十几年来.美国资本市场上先后有至少四拨中国概念股的热潮。而这一次,主角轮到了马云掌控的阿里巴巴。  相似文献   

6.
《莱辛寓言》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燕子为了筑巢,飞到羊身上去啄羊毛。羊愤怒地跳来跳去。燕子抱怨说:“你允许牧人把你的毛通通剪光,可连一小撮毛都拒绝给我,这是为什么?”羊回答道:“这是因为你不像牧人那样懂得用好的方法来取我的毛。”实际生活中,管理者也许无须付出多少成本,只要改变一下空间位置,就可以提高员工士气、缓解员工心理压力,实现一箭双雕。  相似文献   

7.
品牌基因—品牌核心价值设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一个人而言,他的性格是有可能改变的,他的人生定位也是可以变化的,不变的只有他深藏于体内的基因。 基因是永恒的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登山队在一次行动中,偶然发现了一具被冰雪掩盖的尸体。经专家鉴定,这具尸体至少生活在距今几千年前,可能是在一次雪崩中被大雪埋葬。经年不化的积雪保护着这具尸体,使他“活”到了今天。有趣的事还在后面,专家们通过从尸体上提取的基因,竟然找到了他生活在今天的后代。 这个故事似乎有点遥远,可是在我们的身边,在现实的生活中,类似的故事同样在上演。如果一位父亲怀疑看上去不太像自己的儿子是不是自  相似文献   

8.
孟天婴 《活力》2011,(10):91-91
新闻故事化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的(60分钟》栏目,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把“讲故事”理念带人新闻报道。从而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也许有人会说,新闻是传播信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讲故事”是一种文艺娱乐,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新闻,这不是把新闻娱乐化了吗?当受众是最底层的老百姓时,它如何去承载太厚重的东西?其实,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9.
奉献与索取     
先说一则听来的故事:从前,有十个人凑到一块喝酒。他们约定,每人从自家各带一瓶酒来,掺在一起喝。张三想:我带一瓶水去!反正九瓶酒兑一瓶水也还有酒味,别人发现不了。谁知,李四王五赵六等其他九人也同怀此心,并依计而行。自然,他们喝出的只能是寡情薄义与苦涩尴尬。 这则故事也许是杜撰的,但这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没有。有的人叹息人间少真情,缺热情,自己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对人对事冷若冰霜;有的人抱怨单位效益不好,个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一件事情60%、70%的人都认同。那是绝对不可以再做了的:如果有50%的人说这件事情值得做,可以试一次,但是不鼓励做;但是如果有30%的人觉得值得去做,我们要赶紧去做,但是不要等大家都看明白了再做”  相似文献   

11.
翻看中国古代的典故时,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鲁国人擅长织葛,他的妻子擅长织绢。在当时,葛一般用来做草鞋,而绢一般用来做帽子。有一天,这个鲁国人决定举家搬到千里之外的越国去谋生计。鲁国人刚一做出这个打算,身边便有人取笑他说,越国是蛮夷之地,那里的人出门是从来不穿鞋不戴帽子的,像你们夫妇这样编鞋做帽子的人到越国去干什么呀?写这个故事的人的用意主要是为了嘲笑鲁国人的愚昧无知,数千年来,看到这个故事的人们也都会对故事中的鲁国人报之轻蔑的一笑。但读完这个故事,我又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个国外小故事,是关于两个推销员的。故…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一切都在瞬息万变,要顺势而变,顺时而变,不学会去变,没有能力去变,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人的一生,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就是改变.然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改变都可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想说明,对于已经形成习惯的东西尤其是对于感觉中的顺水又顺风的状态进行改变不仅仅是痛苦,更是一种煎熬.传统的思维理解改变往往是从不好变好,这种改变是进步,从好变得更好的改变则是飞跃.改变使人进步,飞跃让人荣耀,而飞跃每每依赖于先知、先觉、先行.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不断演绎着众多而大小不同的财富故事,有的甚至一年左右就鹤立鸡群,让人刮目相看。其实,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用思维、用智慧,去创业、去拼搏,命运靠思维去改变。财富法则:在特定时间内所做的投资,正好符合特定时间内的市场发展规律。财富的获取不是有思维的分析介入符合财富法则的项目,就是无意识的介入符合财富法则的项目。例如:网络公司  相似文献   

14.
黄大路 《经营者》2013,(7):49-81
为什么那些1959年前西方生产的汽车至今还在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奔跑?它们将向何处去?如果要看30多年前的中国,就去古巴;如果要看40多年前的中国,那就去朝鲜。某种意义上,这可能是一个正确的说法。朝鲜近在咫尺,关于它的故事,我们已经听说很多,但是古巴,对大多数人却依然模糊。今年的春夏之交,《汽车消费  相似文献   

15.
这是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讲的故事。有个传统故事,讲的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最近有人新编了"三个和尚多水喝"的故事,这也是靠创新。这里有三种创新的办法:一种办法是让三个和尚搞接力赛,每个人挑一段,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这是协作的方法,叫"机制创新"第二种办法是老和尚立了新庙规,谁水挑得多,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结果三个和尚都拼命去挑水。这个办法叫"管理创新"。第三种办法是三个小和尚商量着天天挑水太累,就用山上的竹子做成管道引水到庙里的水缸里。这叫"技术创新"创新让三个和尚不再为喝水发愁。(胡引定荐)  相似文献   

16.
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开玩笑地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劫匪截住一辆汽车,本来要杀人的,后来一看车里有毛主席像,心想当着主席像不能来这个,就算了,车上的人由此活命。今年65岁的王蒙说,“我相信这个故事。我认为这可能的,你说这是个迷信观念也可以,你说毛主席威力无穷也可以。”  相似文献   

17.
手握幸福     
朋友在一起聊天,常常聊到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烦心事:工作的压力、同事之间的关系、婚姻恋爱的矛盾等等。说起来就是一大通,可是却很少说到一个词:幸福。我们总是在抱怨,在诉苦,却很少听到有人说自己幸福。是我们真的不幸福吗?还是不去体味幸福?美国大学一份关于“幸福”的研究课题报告,对幸福下的定义是“主观感到适意的程度”,具体说就是“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有意义、满意和舒适的一种积极的状态。”由此可以自问,你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有意义吗?满意吗?舒适吗?幸福吗?如果你感到不满意,你就努力去改变现状;如果你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你就去做点…  相似文献   

18.
<正> 某老师在一堂咨询课上重点讲了两个故事:其一,有人去买警犬,香港的要10万元;而德国的要100万元。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买主拿了一包海洛因给它们闻,然后藏起来。两条警犬同时被放出,它们同时找出了海洛因。"10万元和100万元也差不多嘛!"买主说。但卖警犬的人提议再试一次。同样是藏海洛因,但这  相似文献   

19.
陆建华 《英才》2003,(12):33-33
波导老总的经历和他讲述的故事,似乎是中国企业家必读教科书中的一章,这一章现在还是缺少的。企业家处理人际关系,始终是一个现实的难题。我们说企业经营管理者至少要对三部分人负责,一是股东(投资人),一是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一是企业员工。这样的负责多被放到了经营管理冷冰冰的流程中去了,而徐立华揭示的,却足活生生地处理好与这三部分关系的故事。对股东们,他用的一招似乎不新颖,因为一个著名的房地产公司的老  相似文献   

20.
对内的控制,马云深知如何进退;而今年几次猝不及防与失控,都是在对外关系上今年是阿里巴巴的本命年。12岁的阿里巴巴,即便说不上危机,也是挑战重重。股权改造问题、业务模式问题、业务牌照问题、团队老化、得力干将紧缺问题、文化与管理再造问题,全纠结在一起,压在马云身上。一年之中,本刊记者四次专访马云,其中三次他都提到了改变现状的努力。第一次,是在春节前说股权结构,"如果有机会能改变,我不改变那是我愚蠢。对吧?要等待机会,我们不能听风是雨,不能恐慌。有(可以改变的)这么一天来的时候,非我莫属。"春节刚过,马云以卫哲引咎辞职和价值观"整风运动"显示了他对阿里巴巴无人能及的控制力(价值观控制,这是他擅长的)。马云认为卫哲碰了阿里巴巴的高压线——诚信的价值观。"这个一亮,谁都跑不掉的。当我发现公司内部员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